分享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

 长青马圆圆191 2016-12-05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复习古诗
   1.过渡: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羊羊小队一起连闯四关,你们高兴吗?我们在古诗海洋中采撷的那朵最美的浪花,你们背给爸爸妈妈听了吗?
   2.指几名学生背诵,全班齐背。
   3.小结:小朋友们背诵得可真好!这节课,老师带你们一起走进故事王国,一起分享一个有趣的故事,好吗?
    设计意图:孔子云:温故而知新。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而言,将背诵过的古诗经常复习,会加深学生永久记忆。
  二、初读故事,整体感知
   1.学生借助拼音尝试自己读故事,要求读准字音。读不准的做上标记。
   2.教师范读,要求学生听准读音。
   3.同桌一起读故事,注意读音。
   4.教师指导朗读。
   5.朗读比赛。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特别是一年级学生,教师要给予学生信心与鼓励,让他们敢于独立阅读,进而喜欢独立阅读。这样才能将阅读兴趣从课堂引向课外。
  三、复述故事,拓展思维
    指导学生按下面的提问进行复述。
    课件出示:
    1.老公公叫谁来帮忙了?(老婆婆)
    2.老婆婆叫谁来帮忙了?(小姑娘)
    3.小姑娘会怎么说呢?(来了来了)
    4.接着谁来了?(小狗)
    5.小狗会怎么说呢?(汪汪汪,来了来了)
    6.小狗喊谁?(小猫)
    7.小猫会怎么说呢?(喵喵喵,来了来了)
    8.猜猜看,后来怎么样了?(萝卜拔出来了)
    小朋友真棒,有谁能告诉老师,萝卜是谁拔出来的呢?对了,大家一起把萝卜拔出来了,大家的力量真大!
    设计意图:利用提问的方式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梳理故事脉络,同时在复述过程中更有助于学生对内容的理解。
  四、指导表演,感受道理
   1.指导学生在小组内尝试表演,提醒学生注意:
    (1)拔萝卜的动作和表情。
    (2)喊人的动作和对话。
    (3)老婆婆、小姑娘、小狗、小猫、小老鼠的走路动作。
   2.个别小组上台表演。
    设计意图:通过表演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现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五、布置作业,分享收获
    回家把这个故事读给你最喜欢的人听。
    设计意图:孩子都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东西与别人分享,知识也不例外。孩子会在分享中加深感悟,激发兴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