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德西效应,强调的就是奖励制度如果滥用会就带来消极的影响。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在1971年进行过一次著名的实验。他让参加实验的大学生分三次解智力难题。第一次实验,所有的大学生不论题答得如何,都无奖励;第二次实验,他将大学生为两组,其中一组学生完成一个难题可得到1美元的报酬,而另一组学生和第一次实验一样,无论是否解题都无报酬;第三次实验,心理学家让所有的学生都在原地自由活动,干什么都行,并观察学生是否有兴趣再做题。结果发现,没有报酬的一组学生比有报酬的一组学生对解题更有兴趣,他们花了更多时间去做题。这个实验证明,在某些情况下,当一个人在做一件事时,对其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不但不 会增强其动力,反而会减少这件事对他内在的吸引力。这种现象被称为“德西效应”。这种现象常常发生在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上,“有偿教育”是有些家长惯用的方式,可是为什么最后都失灵了呢,甚至出现了副作用,答案就在这德西效应上。小的时候我们也经常会听父母说:“如果你考100分,就奖励你××块钱”“你要是考试能进前三名,就给你买你想要的××”“你如果能当班长,就带你去××玩”等等。家长以为这种物质的外在刺激会让孩子更上进,更专心学习。可是,在长时间的物质刺激下,孩子将对学习的兴趣都转移到了物质追求上,对学习本身的目的都扭曲了。 |
|
来自: 杨小森6w8lr8ih > 《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