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太极拳,如果说下盘是根基的话,脚则是根中之根,动作转换,移步变招,脚都是一马当先,而脚的触地方式,被许多拳友所忽略,但是,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却对拳架却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概括起来,脚的触地方式有下面5种:
以上5种触地方式乍看差别不大,但其动作规范程度和体现的功力水平却有着云泥之别。如果以100分为满分的话,各种触地方式得分如下:
这样判分,是何道理? 当然有道理! 不过,讲道理之前,先得讲一个太极拳名词——转关。 太极拳中的“转关”,《现代汉语辞典》并没有收录,按照字义和太极前辈们的说法,包含内外两个层面的转换:即前后两个动作的接驳和劲路方向的转变,换成大白话就是“动作和力改变方向”。 太极拳依太极之理所创,故转关亦是阴阳转化,而无论是阴极生阳,还是阳极生阴,都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圆滑过渡、缓变渐进的过程。 如同黑夜向白天转变,依次是:凌晨(午夜后至天亮前)——拂晓(接近天亮)——破晓(天将亮未亮)——黎明(天刚亮)——清晨(天亮到太阳刚出来不久)。 半夜三更突然艳阳高照,一定会吓坏芸芸众生的。 那么,开步算不算转关呢? 开步是整个身体运行方向的变换,不但算,而且是极其重要的转关! 既然是转关,它的变化也应该是从无到有、缓变渐进,即悬空脚的某一点先落地,如叶落水面,之后脚掌其余部分如荡漾开的涟漪一般逐次落地,然后才是身体重心开始从实腿向虚腿移动。整个过程应该从虚到实、顺滑渐变、润物无声。 如果用黑夜变白天来比喻的话,应该是这个样子:
如果带着重心用脚“砸”地,则如巨石入水,夜半日出,有违太极之理。 当然,开步姿势规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对于初学者而言,由于气浮于胸和腿部力量不足,带重心开步,出现咚咚、啪啪、呲呲声是正常现象,但练拳日久,大腿结实有力,却依然不改用脚砸地、搓地之习惯,就该对拳理重新研究一下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