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二适临 杨凝式《夏热帖》

 如 如水 2016-12-06

临杨凝式夏热帖 高二适

夏热帖   杨凝式

释文:凝式启:夏热体履佳宜,长饮酥蜜水,即欲致法席。若口口口(此三字残损)乳之供,酥似不如也,(下数字残损)病(下二行残损)。

默慈

杨凝式,字景度,号虚白,陕西华阴人,即黄庭坚所赞“下笔便到乌丝栏”的洛阳杨风子。五代短祚,似乎杨凝式一人谱写着这段承唐启宋的书法史。

杨凝式传世存四五篇作品:散朗如《韭花帖》,浑厚如《卢鸿草堂十志图跋》, 飘忽如《神仙起居法》,痛快如《夏热帖》……其书风貌各不相同,艺术表现力多样,不固化,不程式。想来其性情也多变,非一个“疯癫”所能囊括。

《夏热帖》是杨凝式写的一封信札,也是他唯一传世的草书作品。内容大致是,因天气炎热,送给僧人消夏饮料“酥密水”表示问候。后纸有宋王钦若,元鲜于枢、赵孟頫,清张照题跋及乾隆皇帝的跋文。卷前后及隔水上钤有宋“贤志堂印”,元赵孟頫,明项元汴,清曹溶、纳兰成德、清内府等鉴藏印。另有数方古印不辨。该帖书法兼取唐颜真卿、柳公权笔法,体势奇险,运笔爽利,遒劲挺拔又沉着痛快。

后高二适(1903—1977)有《临杨凝式夏热帖》。高二适长期在文史馆工作,博涉群书,是当代学者型书家,在文史哲研究、诗词、书法的创作方面成果卓著,1965年参与“兰亭”论辩,发表《兰亭序真伪驳议》和《兰亭序真伪之再驳议》等文,影响甚大。同时他还精鉴赏,眼光也高,为书取法乎上,深造探求。他对自己的草书很自信,自认天下第一。

二帖比较,原作因年代久远残破严重,如雾里看花,高二适临作则相对完整;原作方笔多,临作则以圆笔为主;高氏擅长章草,笔意高古,临作也颇为古拙。且高二适临作有一奇特之处:他并不如实临写,而是比较随意,第一行没写下,后面就任其所之。这种临写方式似乎存在争议,章法变了,相当于重新洗牌。高氏也许认为,在临摹经典初期,当是以无限接近原作为好,但之后可不按常理,甚至打乱顺序。似乎,任何一种尝试都是艺术创造,也是临摹转为创作的有效方法。

此外,高二适是研究性临帖,中间加了不少注释考辨性的文字,这当是老辈人的优良传统,此帖也因这些注释颇具文献价值。李可染曾回忆齐白石的话:我在画上常题“白石老人一挥”,你别信,那是给外行看的。高二适临帖颇具“白石老人一挥”的趣味——似不经意,经意之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