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沭阳吕氏文化》发刊词

 梁园处士 2016-12-06

渭水家声远;丰溪世泽长。

沭阳吕氏孝思堂先祖雪屋公的十八世孙——谦伯公于清朝康熙十年(1671年)迁居沭邑以来,距今已343年也。数百年来,族人在此繁衍生息,至今已达3万有余。

虞姬故里,花乡沭阳。悠悠沭河,承楚汉风韵,衔南北交汇;天风海雨育人性,山花林草怡人情。沭阳吕氏孝思堂族人在沭河的哺育下,保持着固有的淳朴刚毅和乐观豪放。其间既多慷慨悲壮之士,亦不乏锦心绣口之才。叱咤风云,纵横疆场,成就惊天动地之伟业者比肩接踵;穷研精搜,妙笔生花,创造鸿文巨著而独领风骚者绵延不绝。他们谱写了沭阳吕氏家族乃至地方历史上飞扬剽悍、灿烂辉煌的篇章。

岁月嬗递,时序更迭。吕氏家族世代多人为官,以吕又祥,吕昌际,吕士淑,吕恩湛为代表的“吕氏四杰”闻名遐迩;二十世纪以来,以吕继元、吕镇中、吕继英、吕梦林等先辈为代表的先行者,在大革命时期及抗击外辱、解放战争的峥嵘岁月里,将自己的智慧、才能和全部身心奉献给了党和人民,成为吕氏族人乃至老区人民的骄傲;以作家赤布、密码专家吕述望等为代表的新时期吕氏族人蜚声海内外;以吕继增、吕述皖等为代表的族人虽旅居台岛,仍心系乡梓,为家族团结、族谱编修不遗余力。正是世世代代的吕氏族人,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华,续写了“吕家有人”的无限荣光。

勤劳智慧的吕氏族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既创造了灿烂辉煌的物质文明,同时,也在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中孕育出无数独具特色的奇葩,蔚为大观,负誉海内。它们大都兼顾南北文化特质之优点,粗犷中不乏细腻,刚健中亦有柔美,体现了吕氏族人乐观开朗的襟怀,淳朴坚毅的性格。清代大诗人袁枚与沭阳吕氏情深意重,《重到沭阳图记》、《常德府吕君墓志铭》等诗文可见其真。以吕氏家族为代表诗人群体,对当地诗歌创作更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成为世人瞩目的“吕府现象”。吕氏书画艺术对世人影响深远。尤以吕封为代表的山水画,其焦墨山水技法,为我国一绝技。

历史车轮的流转,虽然湮灭了吕氏先民们的气息,但是他们曾经创造留存下来的名胜古迹,却是这一地区传统文化的折射与沉淀。“沭阳吕府”举世闻名,时为沭阳建筑之最,惜大多毁于战火。目前,沭阳县虞姬公园前身便是吕府的后花园。现园内还保留吕府建筑“逍遥厅”等建筑,并留下清朝“沭阳吕府花园”石碑一块;吕氏节孝坊原址位于现城北公园内,其时凌云矗立,颇为壮观,被称之“苏北第一牌坊”。

“忠孝济世远,勤俭治家昌。”源远流长的吕氏文化薪火相传,至今仍滋润着吕氏族人的心田。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优秀的吕氏族人伴着共和国前进的脚步,沐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走过了艰苦奋斗、成长壮大的峥嵘岁月。风光与美景辉映,产业与文化齐飞。他们励精图治,开拓创新,或在本土创业、或他乡创业、或旅居海外,为祖国的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继续创造着了令人瞩目的“吕府荣光”。

20133月,沭阳吕氏文化研究会正式成立、“中华吕氏文化.孝思堂”网站创办投入使用、20131118,沭阳吕氏孝思堂族谱增修发行恳亲会成功举行……沭阳吕氏宗亲加强宗亲联络、深入研究吕氏文化源流,积极组织开展吕氏宗亲文化研究活动,已成为中华吕氏中的一道靓丽风景。今天,沭阳吕氏文化研究会家族刊物《沭阳吕氏文化》成功创办,我们所致力的是,团结所有的宗亲,弘扬时代精神,放眼时代风云,以现代人特有的眼光,继承和创造地发展吕府文化,创造出更多的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业绩,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而努力奋斗,贡献力量!

家族梦、中国梦,祝愿每个梦想都开花!

 

                                                                             吕江淮   吕述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