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拿什么来救助被无力感裹挟的孩子

 月明风清自在怀 2016-12-07

【予东田圃·教学随笔】:拿什么来救助被无力感裹挟的孩子

 

拿什么来救助被无力感裹挟的孩子?

 

程予东

 

已经上课了,那个女孩还在背书,我的心禁不住着急起来。“现在是数学课,你不去上课吗?”“我这个还没有背完,反正我数学也不好。”她云淡风轻地回应我。“正因为不好,才不能耽误,你不去上课,这一节不是落下来吗?”

 

或许,从我的角度出发,正在上的课是不能空的,再说这是一门主要的功课。可是她却没有心急的样子,大概在她心里,基础薄弱,听不懂什么东西,去了也是心神游离状态,去和不去没有实质性差别。更何况,另一学科老师的任务还没有完成,这门学科多少还是晓得一些的,何不抓住能提升一点的学科呢?这样相较,也就不着急了。

 

她认了这样的现状,一点反抗姿态也没有。她真的一点反抗都没有吗?我始终不相信,云淡风轻的背后是心甘情愿。可能她是乏力的,无奈的,想要赢得一点亮光,却因为在暗处呆的时间太久长了,竟然不知道如何走出暗角。“你一定也想学好的,只是有着很深的无力感,对吧?”女孩听了这句话,她没有抑制住自己的眼泪,抽噎着,像是一片寒冬中的枯叶。我一下心疼起来。

 

我素不知道她在什么时候出现了数学学习的断层,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她自己应该是有感觉的,可是老师不一定知道,父母也是不明晰的。也就是说,她的问题悬置了,没有谁在问题悬置的时候牵引她出来。我看到她的时候,她的数学成绩只有少许的分数,这是一个悬置很久的问题积下的必然结果。

 

现在的数学老师是尽心的一个,可是她的断裂谷太深了,一些数学常规性的思维是缺失的。如果要补,那是浩大的工程,而且她不是个例。有的时候失去了,没有跟上,就很难有补救的机会。一个被问题堆埋的孩子,你妄想通过一两次引力就能牵上来的。

 

可能在堆埋里,自己也是没有信心了,没有信心,那就只能胡乱做题,得可怜的分数。自己在反复的失意里,再也撩不起兴致。恶性循环就这样将之包围。优秀是一种习惯,糟糕也会是一种习惯。她在糟糕的习惯里沉着,白天多是昏沉状态。

 

记得有一次,课间操,她趴在桌位上沉睡,喊她课间操了。才一个愣怔,赶紧冲出教室,探着身子,脚步稍显趔趄。曾经问她为什么总是精神不济,她难过地对我说,自己晚上老睡不着觉,有的时候到凌晨一两点钟。一个豆蔻年华的女孩,怎么睡不着呢?她的心里一定有着重重叠叠的纷杂心事吧。父母在外忙于生计,让她住校,大概和同学相处有些不快,又搬离了学校,在校外择了一间房子住着。一个女孩,没有家人的陪伴,欠缺朋友的温情,孤零零一个,那漫漫长夜总是不好度过的吧。在这样的境遇里时日久了,本来就弱的一部分又在糟糕的习惯里固化了。

 

老师要对抗这样的习惯,需要的是一颗要透过湖面呼吸的心来呼应。我看她是绕着的,人对于自己不堪的一面是尽可能避开,不要提及。一颗热烈的心怎能追得上一颗不战而退的心呢?

 

可是,她的抽噎让我感到那些撤退都不是心甘情愿的,那是表象的苦闷,是一种故意屏蔽,是一种自我保护。骨子深处,她依然有着渴求改变的愿望。

 

第二天看到她的随笔,里面赫然记录着昨天发生的一幕。她提到了家长会,面对糟糕的成绩,她希望妈妈狠狠地批评自己一顿,这样她会有种痛快的感觉。可是妈妈没有,她总是鼓励我,安慰我。她越这样我越内疚,觉得对不住妈妈的关心。看到这里,我觉得这个女孩心里压着深深的自责、自卑,还有对妈妈的感恩。她承认自己的无力感,无助感,绝望着。老师,你能救救我吗?这是多么艰难而不甘的声音啊。

 

下课,央她来,她安静地伏在我的旁边,“妈妈为什么不批评你,你知道吗?她一定觉得孩子你受苦了,他们没有陪着你读书,充满了歉疚,一个星期才能见到你一面,心疼都来不及,还能责怪你吗?父母恨不得把自己全部的疼爱都给你啊。”她点点头,好像能够感受到父母的心意了。

 

“还有,学习这回事儿,你被不懂的东西漫卷住了,感觉不明白的太多,零零碎碎的堆叠着,像是一座座山。本身就有逃离的意念,即使想改变,也不知道该往哪里突破是吧。不过,谁能一下扫荡完这些障碍啊,程度好点的同学也时不时翻船呢,就拿语文来说,不妨从一次听写开始,力求减少错误,以致消灭错误。为什么要从听写开始呢?不信你去看看成绩比较理想的同学听写本,他们的出错率很低,偶尔有一两个。数学从最基础的题目入手,一定凭着自己的上进心拿下来,不懂的去问老师同学,当你解出一道题目的时候,你就能感受到自己的力量了。”

 

或许这样的任务是可以完成的,她显出了轻松的神情。为师者,还有什么比唤起一颗心的舒张更让人欣慰的呢?

 

孩子,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埋在一堆堆琐屑的小事情里面。埋着没有关系,你只要把这些琐屑的小事儿解决了,自己不就出来了吗?在这样的路上,你从来不是孤单的一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