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啖 | 等效焦距、等效光圈、等效ISO:最近怎么这么多等效?

 sh006b 2016-12-08




1
已被广泛接受的等效焦距


等效焦距各位已经基本明白:同一焦距的镜头装在不同尺寸传感器机身上,画面视角是不一样的。为了统一视角,网络上就有了等效焦距这一概念:


一支镜头在APS-C画幅的机身上,焦距乘以1.5(除佳能之外品牌)或者1.6(佳能品牌)就是全画幅相机上相同视角镜头的焦距。



 常规镜头标注的都是实际焦距,在非全画幅相机使用时需要换算为等效焦距

 

这么计算的好处就是便于大家买镜头。比如您要是佳能APS-C画幅机身用户,想用35mm人文广角视角,那就去看看标注24mm左右焦距的镜头;要是想买50mm标准定焦视角,就买标注28-40mm左右焦距的焦段。

 

2
又来个等效光圈值


说完了等效焦距,那等效光圈值又是什么呢?等效光圈值衡量的是虚化的效果。当拍摄距离相同时,不同尺寸传感器相机拍摄相同视角画面所需的焦距是不同的,那么相同光圈值彼此的虚化能力也是不同的。总结下来就是:


较小画幅需要更大的光圈值以匹及全画幅相机的虚化能力。


相同参数下,光圈值相同画面曝光理论上就相同,但较小画幅机身虚化能力弱于全画幅机身。



较小画幅相机普遍会标注实际真实的焦距和光圈值,但实际的虚化效果达不到标称的数值。

 

那等效光圈值怎么计算呢?当我们使用较小画幅相机镜头时,镜头标注的光圈值乘以焦距等效系数便是等效光圈值。在设置曝光时,等效光圈值可以不必考虑,按照镜头实际标注设定即可。而考虑虚化能力时,则要计算镜头的等效光圈值以进行考量。



这一原因主要是我们选择的参考系是全画幅,如果我们以APS-C画幅为参考系,相信能更容易被人接受。

 

到这里,等效焦距和等效光圈值相信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明白,但其实都不是争议的焦点,而是下面这个:等效感光度。


3
争议最大的来了:等效感光度


作为曝光三要素之一,感光度由于与画质水平有着巨大关系而被摄影爱好者们所关注。那么等效感光度又是怎么回事儿呢?

那些冗长的数学公式、佶屈聱牙的光学、电学理论我也不太想说(其实是我看不明白……),我力图用最简单的文字来说明。



我认为等效感光度更多的是一种简易衡量高感画质水平的工具

 

先抛出结论:同时代、技术水平相近的较小传感器的高感光度画质水平,与全画幅传感器相同感光度乘以等效焦距系数的平方后,计算出的新感光度下的画质大致相同。


等效感光度是一种为了便于计算高感画质水平的简单算法,不适用于曝光量计算。


例如:我自己的奥林巴斯E-M5 Mark II是一款M4/3传感器无反相机,等效焦距系数是2,那么E-M5 Mark II机身ISO800下的画质水平,大致相当于同时代全画幅相机ISO800×22=ISO3200下的画质。

 

4
我发明个词叫“全画幅原教旨主义”


现实非常残酷是不是?


仿佛只有全画幅才是政治正确、宇宙真理,永远伟大、光荣且正确?


画幅小于全画幅的相机都要被淘汰,谁买谁傻?


我觉得不是。


曾经在汽车圈一大V的尼康相机推荐微博上,我曾经这样写下:


我们生活的世界之所以美丽,是因为有着千千万万种色彩。同样,摄影器材之所以让我们着迷,是因为有许许多多不同的选择。倘若摄影器材只有一种选择,就好比世界上只有一种思想,那是非常可怕的。


我一直反对盲目崇拜全画幅相机的想法,还起了个名字“全画幅原教旨主义”,对网络上唯全画幅至上,鄙夷较小画幅相机和生产厂牌的言论非常反感,仿佛相机只由传感器一个部件组成,而外观设计、操控性、续航能力、运动拍摄能力等等一系列性能都根本不在乎。


其实隐藏在深层的,还是凝结在我们中国人深层意识中的站队思想:我的选择永远是对的,你跟我不一样,就肯定是错的。你的思想跟我不一样,就是我的敌人,用尽一切手段就是要让你说不出话来。


一个成熟的社会,公民有无需因跟别人不一样而恐惧的权利。

你买车只看空间大小吗?如果是的话,你为啥不买公交车呢?

那你买相机为什么只看是不是全画幅呢?其他的东西都不重要吗?


5
蛇尾

感谢网络上整理资料的各位媒体圈同仁们,谢谢你们针对这一话题进行的研究和争论,让我能够写下这篇文章。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

请在底部点个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