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生我与你,共有过千百次别离

 素1125 2016-12-08

                               

昨天,有荣迷朋友给我留言,说自己人在香港参加张国荣60岁生辰的纪念活动,如果我去不了,可以替我留言。我写了一句,“今生太短,来世愿从容相见”。



真的是太短了,今天是912日,如果他还在世,也不过才60岁,按照他的颜值,一定依旧是一个神采奕奕的中年人。眼角或者多了皱纹,但眼神会依旧清朗纯净。


到了我这个年龄,任何爱与怀念都已经不动声色。一个人在家,我翻出他演唱会的碟,让房间里响起他磁性的歌声。


听张国荣的歌一定不要听CDMV会好点,但也好不过现场演唱会。因为他的歌声、舞蹈、现场表现力,三者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才是他作为舞台巨星的风采。


他自己也经常告诉朋友,不要在家里看他的录像,要到现场去看,“比看录像不知要好几倍几十倍的啊。”可是不幸如我,只看过录像,已经沉迷至此,简直不能想象再好上几倍几十倍是什么样子。


在他的所有演唱会上,我最爱的就是1989年他的告别乐坛的那次。那时他正当事业最鼎盛的时期,33岁的人有着少年的容颜,声音却成熟得像蜜桃、像陶瓷,唱情歌、唱快歌,都是那么浑厚清越,舞姿更是登峰造极,整个人就像是一颗小太阳,散发着无穷无尽的热力。


33岁,33场,在巅峰时刻告别,一切都是最圆满的。全场都是挚爱他的影迷,不会再有一点点不和谐音。他唱,影迷鼓掌,他说话,影迷尖叫,他哭,影迷流泪。台上台下的这种深度融合,不说后无来者,也是前无古人。


有人说看了叫人伤感。其实我倒觉得不是这样,因为我们都知道他后来还是回来了,我们已经俯视命运,知道一切,那么那一刻就是最好的时间,前无失意,后无追兵,演唱事业已经攀到最高的高峰,紧接着还要开启另外一个表演艺术的高潮。


虽然告别,之后还会回来。不像他之后的那些演唱会,也美,也好,只是距离最后的时间那么近,看了就心慌慌。


当初他有这个决定,人人都意外。经理人陈淑芬说他其实在1988年的巡回演唱会中就有这个想法,还不能说,忍得好辛苦。从1985年开第一次演唱会到1989年的告别演唱,不过才4年的时间,他却已萌生退意,说明在他事业的蛰伏期、上升期他就已经开始思考何去何从的问题。


1998年接受法国杂志采访的时候,他说:“1983年我曾向自己发誓在5年内做到顶峰,然后我就退出,后来就真的这样了!”


他热爱舞台,厌倦的只是作为歌手和演员所被附加的压力。


从出道开始,他就一直陷入被比较的境地。


没有红的时候,拍电影,被武师捉弄,故意让他跌跤,摔的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他毫不叫苦,每天照样神采奕奕的出现在片场,眼泪都流在了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形象不讨好,只给配角演,看尽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唱歌被人打电话到家里:“你回去多读点书啦,你知不知道丑啊?”哗,真受伤,他自己说,“哭了好久。”


倪匡曾经安慰过他,说作为明星,你的地位是低过普通人的,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可要怎么理解和接受呢?他一贯敬业、勤奋、有操守,“我张国荣站出来,就是表演的保证”,这是一个极度追求完美,上场连一条领带和一块表都不会搭配错的人,却要承受种种不公的待遇,被骂脏话、送冥币、刮花车子,“我同你们有什么深仇大恨,要这样的对待我?”他一定曾经无数次的问过这样的问题。


那时候他就在心里憋着一口气,他一定要证明过自己再走,就像他说的,“如果我不干,我一定要光荣地走出去,除了我自己,谁也不能赶绝我。”


后来红了,红到如日中天,但还是很容易不开心。因为看不惯这个过于残酷、根红顶白的世界,“我从来没有崇拜过哪一位,也从来没憎恨过什么人,所以有时我看到有些人被嘘呢,当然我自己被人嘘时已经不能抽离,但看到别人被嘘时,我觉得‘为什么呢?难道他们没有父母生的吗?干嘛要嘘到别人狗血淋头一样呢’。”


这个圈子的游戏规则不适合他,他玩得很累。若干年后谈起为何要退出,他说:“我想要一个没有胜负的世界。”


他很喜欢山口百惠,这个情结被写到了《满汉全席》中,他扮演的赵港生在钱包里放的就是山口百惠的照片。山口百惠在演艺生涯的巅峰毅然告别艺坛,保持了影迷心目中最完美的个人形象,这给了他很大的启发。


在告别演唱会上,他说身为艺人的痛苦就是快乐和满足,都是建立在观众之后,要观众快乐及满足,才可以拥有。“如果有一个艺人,他可以早些知道几时自己要告别的话,他自己,跟他的乐迷,或者是影迷,就是大家都难过。但是如果有一日,当我们跌落下来的时候,当我们离开的时候,就只有我自己一个人难过了。所以我是个聪明人,我一定会走早点。”


他是这样聪明,又是这样悲观,才会一直都在有意无意的说着告别。


唱到《风继续吹》他忍不住流泪,是因为这首歌虽然是做于1983年,可是看看歌词,简直就是为告别量身订做的:


“让风继续吹/不忍远离/心里极渴望/希望留下伴着你/风继续吹/不忍远离/心里亦有泪不愿流泪望着你/过去多少快乐记忆/何妨与你一起去追/要将忧郁苦痛洗去/柔情蜜意我愿记取……”演唱会上他唱到这首歌,泣不成声。“要强忍离情泪,未许它向下垂;愁如锁眉头聚,别离泪始终要下垂,”还能有比它更能表达此刻心情的吗?精确到不能再精确了。


再看看做于1984年的《共同度过》:“没什么可给你/但求凭这阙歌/谢谢你风雨里/都不退愿陪着我/暂别今天的你/但求凭我爱火/活在你心内/分开也像同度过。”


声声句句说的都是告别,而且不是艺术创作中的那种告别,而是张国荣自己的告别,是他贴在你耳边,扣动你灵魂,唱到你心里的那种告别。


“谢谢你风雨里,都不退愿陪着”、“我活在你心内,分开也像同度过”。他就好像早已预见到了一切,预定了结局,预见到人间会有一场最不舍的生离与死别,而早早的把要说的话,要交代的心情,都说了出来。


在他的歌曲中,运用最多的元素就是风、星星。《风继续吹》、《风再起时》、《明星》、《小明星》等等,还有很多歌词中也都大量出现这样的字样。


这都是一种象征。风是抓不住的,无定的,星星是遥远的,供人瞩目又难以拥有的,这是他潜意识的文化趣味,也是审美选择,投射出他内心既渴望与人接近,又时刻保持距离,自我保护的心态。


他想要被记住,不想被忘记。“我希望,你们永远都会记得我。因为每一晚你们给我的掌声与欢呼声,我永远都会记住。”却又因为始终缺少一种安全感,而不能相信会有永远的爱戴与拥护。要想不被别人拒绝,只有先拒绝别人。所以他要离开。


不仅是唱歌,就算是演戏,他也钟爱悲剧。“我演的很多角色到最后都会死掉,”他这么说。“要记得的,我永远都会记得”——《阿飞正传》里的旭仔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喃喃自语,与演唱会上他所说的“你们的欢呼声,你们的支持声,你们对我所有……这些声,我永远都会记得”相互映照。


我有点能够明白这种心理,我每次出差前都会有意识地收拾好办公桌,该处理的公务、该交接的费用、该偿还的人情,都尽可能处理完毕。我并没有觉得自己此去不会回来,但谁知道呢,人生无常,总是要有所把握才能觉得安心。


1995年复出歌坛后他已经是仙人级别,什么都演过了,精致的偶像被打破,一个全新的张国荣树立起来,他才是真的为自己而歌,为知己而歌,为喜欢的人而歌。


即使是以前的老歌,在场,也比当年多了一丝韵味,歌声不再清亮,却更浑厚深情。他诠释的不仅是歌曲,还有人生,更上一层楼的不仅是创作能力,还有对生命游刃有余的驾驭。


只有在后期,很多歌曲更加悲凉了,不仅是离愁别绪,还有时刻渴望抽身而去的大悟大彻。到《玻璃之情》已经听不下去,句句都惊心动魄。联想到他曾经说过的“我是个聪明人,我一定会走早点”,再看看——“从前我会使你快乐/现在却最多叫你寂寞”、“我这苦心/已有预备/随时有块破璃/破碎堕地/勉强下去/我会憎你/只差那/一口气”、“如果你太累/及时地道别没有罪/牵手来/空手去”,声声句句,不都是对所爱的人,对这个尘世的告别吗?如果已经没有爱下去的力量,那不如就放手,就让我牵手来,空手去。


《玻璃之情》是他歌唱事业的绝唱,更是他人生的绝唱。与他最后的命运形成叫人胆战心惊的巧合。


这首歌是林夕填词,林夕也后悔在他抑郁症最重的时候还写那样悲凉灰暗的歌给他,但后悔有什么用呢,他们天衣无缝的合作一贯都是背靠背,总是他写好了,送给他,他挑自己喜欢的,并没有提前沟通过。


这次也是如此,他看过,说能不能改改,太悲观了,林夕没时间,他也就唱了。究竟是不是歌引发了病,还是病令他选了这样的歌,谁也不知道,命运带走了这个谜底,只把最残酷的结果给了我们。


我们只看到,在他恰好在要走的时候遇到了这首歌。它并不是由头,只是个提示。就像要远行的人,突然遇到一辆车,停在自己面前,问“要搭车吗?”


2001年,他在第2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典礼作为颁奖嘉宾出席,一个人说了很长很长时间的话,讲到了演员就像猫咪,有九条命,每一个电影形象就是演员的一世生命,他感谢所有同他合作过的电影人,把这次颁奖仪式变成了好似自己的答谢词。当初并不觉太突兀,现在看来,好像冥冥之中的注定,他要讲出那些话,那些不抓紧说出来就来不及说出来的话。


1977年进入演艺圈到1989年退出,这是一个13年;从1989年到2003年,又是一个13年。这26年辉煌的演艺生涯,被划分成两个13年。


200341的死别是那么的出人意料,所以我爱1989年告别演唱会的生离,因为他尚能活生生的站在那里,说我要走了,我为何要走,一切都交代得清清楚楚,然后对我们说一声再见。


这样的再见他说了很多次,不知不觉中,我们经历了一次次的告别,今生我与你,共有过千百次别离。



他在他的作品中实现与我们的割舍,表达自己在生活中没有办法表达的心情。有位网友说:“哪种告别最妥帖,我不知,我冒昧混进电影,因为电影里的告别,比人世间的告别容易的多。”


但无论是那种告别,我们最想要的也不过是如此,人生总有别离,只是不要不说再见。


让我们专注事实,他已经不在了,幻化成一种精神,一个标杆,“你离开了,却散落四周。”他的歌早就若隐若现的告诉过我们,迟早会有这么一天。


而我们愚钝,不懂珍惜,所以才会有此刻的心如刀绞。



PS:张先生,生日快乐。



—— 近期文章 ——



张国荣:美得过分,令人心痛

天才的炼成,不过是一点天赋加上很多努力

你究竟有哪里好

走捷径回家的人


把我“置顶”后,就可以安心地睡了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