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源思维0-1:初识本源思维》一文,从三个故事的分析入手,引出了对本源思维的概念性认知。从本文开始,将对本源思维进行详细的阐述。完成这项任务,预计总共需要20篇左右的文章。 从总体结构上来说,本文与《初识本源思维》一样,属于绪论部分。本文的目的是在详细阐述具体内容之前,对本源思维进行一个概括性介绍,以便让读者朋友们形成一种框架性认识。 本源思维是一种思维的范式,也可以说是一种思维套路。它包括如图1所示的,有先后顺序的五个步骤或者说环节。正因如此,我称之为“五位一体”的本源思维。 一般情况下,本源思维的五个步骤需要顺序进行,完成了前一个步骤,方能进行后一个步骤,并且不能跨越,也不能将其顺序进行调换。但这只是个一般性原则,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根据实际需要,可能暂时省略或者简化其中的几步。这个问题将在后续文章中有详细的讨论。 本源思维的每一个步骤,都包含了更为具体的思维细节。以下,对五个环节的主要内容进行概述: 1、应然标准,思维起点。无论你负责什么业务,掌管什么部门,做什么事情,思维的第一步是思考“它们应该是什么样子?”这个问题,也就是为你负责的业务、掌管的部门,所做的事情,确定一个应然标准。“应然”是指应该是什么样子,而“实然”指实际的状况。确定应然标准是我们发现问题的前提,要发现问题必须有这样一个标准,哪怕标准是模糊的。但仅仅有是不够的,应然标准还应具备三个特点:(1)正确。正确的标准才能把我们导向正确的方向,也才能让我们对问题进行正确的认定。(2)高且适度。只有高标准,才会有高的绩效,但标准又不能太高,要适度,否则过犹不及。(3)明晰且知所以然。只有标准明晰,并且知其所以然,工作思路才能清晰。要确立具备以上三个特点的应然标准,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 2、分析差距,确定问题。差距=标准—现状。标准是上一个思维步骤已经解决了的问题。为了发现差距,在这一步要对事物的现状,即实然状态有一个客观、准确、及时的了解和把握。如果实然状态与应然标准进行对照,没有差距,一般说明事情进展良好。如果有差距,那么要分析这一差距是不是一个问题,并非所有的差距都应该当作问题对待。如果差距过大,需要如图1中反馈回路①所示,回到第一步,反思是不是确定的应然标准不合理。倘若认定差距是问题,那么还要对问题的主次性进行分析判别,次要的问题暂时不要管它,只对主要的问题进行第三步的原因分析。很多情况下,只要主要问题得到解决,次要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 3、横纵分析,剖析原因。一般情况下,遇到问题切记不能立马去思考对策,而是要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所谓全面,就是要把问题的原因都找出来;所谓深入,就是要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全面性和深入性是评判原因分析好坏的两个重要指标。只有对原因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才能为提出切实有效的,从根上解决问题的方案奠定基础。为达此目的,需要将横向分析和纵向分析方法交替使用。为了保持分析思路的清晰,还需要借助一定的思维方法和工具。 4、应然考虑,拟定方案。要做好这一步,首先要对“对症方案”和“对因方案”有清晰的认知。为了求得问题的创新性、根本性解决,这一步的关键是要尽可能多地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正所谓“韩信将兵多多益善”,这一步提出的方案越多,最终找到“最佳”方案的可能性就越大。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打破思维的“框”,为此要坚持两个“立足”原则:一是立足于应该做什么,而不是能做什么;二是立足于组织的上一个层级,甚至整个组织。另外,在方法上还要集思广益、广纳善言。 5、实然考虑,最终定案。第四步是一种应然考虑,提出的方案是应然方案。应然方案往往是解决问题的理想方案,要付诸实施,需要具备一系列前提条件。要对这些前提条件进行全面的梳理,并分析各自的可获得性,然后确定最终实施方案的具体细节。方案实施后,后有两种后果:一是问题得到解决,应然目标得以达成;二是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甚至引发了新问题。如果是后一种情况,就要如图1中反馈回路②所示,先回到第二个环节,反思是否在问题的认知上出了偏差;如果问题认知无误,要如图1中反馈回路③所示,回到第三个思维环节,反思一下是不是原因分析出了问题;如果原因分析也没有问题,就要如图1中反馈回路④所示,回到第四个环节,反思一下是不是方案出了问题。 图1中的三个虚线框把本源思维的五个环节,划分成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实际上就是发现问题的过程,第二阶段是分析问题的过程,第三阶段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本源思维实际上是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一基本的人类活动,提供了一种更具有可操作性的思维套路,或者说思维模式。 要对本源思维进行详细的阐述,暂时规划了19篇文章。为了方便读者朋友事先有所了解,在此列出计划的文章细目。有了大纲细目,然后依次展开阐述,有条有理,自己不觉得乱,读者朋友也能做到振衣提领、纲举目张。当然,在具体展开撰写工作时,可能会根据情况对文章的篇目进行微调。 第0部分:绪论 0-1:初识本源思维 0-2:“五位一体”的本源思维模型 第1部分:应然标准,思维起点 1-1:应然标准是发现问题的前提 1-2:标准正确才能确保方向正确 1-3:适度的高标准方能有高绩效 1-4:应然标准要明晰且知所以然 1-5:确立标准需要掌握五种方法 第2部分:分析差距,确定问题 2-1:差距分析的基本范式 2-2:正确认识现状的方法 2-3:问题确定的基本套路 第3部分:横纵分析,剖析原因 3-1:原因分析的基本要求 3-2:问题原因的横向分析 3-3:问题原因的纵向分析 3-4:原因分析的辅助工具 第4部分:应然考虑,拟定方案 4-1:对症方案与对因方案 4-2:产生更多方案的方法 第5部分:实然考虑,最终定案 5-1:前提条件与最终定案 5-2:方案实施后果与反思 第6部分:本源思维训练养成 6-1:本源思维训练养成 本源思维不仅适用于工作,也适用于日常生活。2013年开办《管理者本源思维》讲座以来,学员已超过5000人,各行各业的人都有,普遍对讲座内容给予了高度评价。有人从中得到了对工作的启发,有些为人父母的学员朋友从中找到了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几个高中学生,听了后也感觉很有收获。这也是本次发表系列论文,我把其更名为“本源思维”的主要原因。但一般说来,工作和生活阅历越丰富者,听了讲座后,共鸣越强烈。 诚然,我们在生活中扮演任何一个角色,只要我们要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本源思维都会对我们有所帮助。 作为想考入大学的高中生,需要考虑自己理想的大学目标是什么,这是一个确定应然目标的过程,然后需要将自己的现实与理想目标之间进行对照,发现差距后,需要分析原因,并相应采取措施,提升自己的学习成绩。 作为在校的大学生,需要考虑大学毕业时的自己应该是个什么样子,并将自己大学生活的实际与目标之间进行对照,分析差距和问题,然后深入思考原因,并考虑应该怎么做才能在大学毕业的时候,达成自己希望的应然状态。 作为职场人士,我们需要搞明白自己的工作应该是什么样子,然后将工作的现实情况与应然目标之间进行对照,查找差距,发现问题,并对问题的原因展开深入的分析,最终才能对症下药,使工作业绩不断提升。 作为父母,我们要考虑清楚一个好的父母应该是个什么样子,然后分析差距和问题,深入分析原因,最终使自己成为一个成功的父母,培养出幸福快乐,茁壮成长的孩子。 作为一名管理者,将从本源思维中获得更多的帮助,因为作为管理者,职责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希望文字版的《本源思维》能取得与讲座一样的效果,给广大读者朋友以收获。每次讲座过程中,学员的提问和讨论,总能给我以极大的启发和帮助,让我充分体验到“教学相长”的效果与乐趣,同时促使我对本源思维的细节不断进行反思。恳请读者朋友,多多给出批判性意见,让本源思维的体系日臻完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