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末阅读:记忆的建筑

 cxag 2016-12-10



  思南读书会与意大利驻沪总理事馆文化处合作,著名学者帕梅拉·曼苏迪博士和上海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学者、作家朱琺博士为读者精彩讲述意大利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及他的作品《看不见的城市》。




“记忆的建筑”现场回顾(请在WIFI情况下观看)


关于主题


  伊塔洛·卡尔维诺(1923-1985),意大利作家,以其超现实、“大叙事”性的形象塑造手法为世人所称道。不同于后现代主义纯粹的消遣文学,他笔下的故事始终与历史、政治密切相关。《看不见的城市》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在环境意识不断增长的语境下,完美融合了历史现实与想象虚构。阅读《看不见的城市》并非是一次追思,而是关于生态的警醒。卡尔维诺让我们对他隐喻中的城市进行反思。

 

  本期思南读书会将和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合作,邀请著名学者帕梅拉·曼苏迪博士和上海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的朱琺博士,一同来探讨我们心中那座“看不见的城市”,此次活动同时也是第十六届意大利语周活动之一。

关于嘉宾

  帕梅拉·曼苏迪,1972年2月9日出生于乌迪涅。当代比较文学、语言学博士(乌迪涅大学,2004年),美国文学博士(加拿大滑铁卢大学,2012年)。曼苏迪是电影、文学理论方面的专家,同时对后现代主义,视觉文化也有深入的研究,出版有专著《电影语言: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里的跨文本性和电影狂热》( Campanotto出版社,2008)。自2012年起,曼苏迪在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担任外教,主要教授学术文献书写,电影理论和美国文化等课程,并开创了多个英语学术课堂。



  朱琺,1977年7月生于上海。一个身份为古典文献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执教于上海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热爱奇书,致力于域外汉文文献的研究,曾任《越南汉文小说集成》副主编。另一个身份为小说作者,以「朱琺」(Giufà)为笔名,典出卡尔维诺所编《意大利童话》。撰有《卡尔维诺与计划生育》《安南恠谭》《安南想象:交阯地方的异物、幽灵和古恠》等小说。

关于书目

  《看不见的城市》描述了马可波罗在中国之行中曾到访过的五十五座奇妙城市,由马可波罗亲自向忽必烈讲述他在这些城市中的见闻。这些以希腊语命名的城市,其复杂的建筑,勃勃的生机就足以将读者卷入到幻影的漩涡当中,当我们越深入地阅读《看不见的城市》,我们就越想了解:大陆与海洋交汇的苔斯皮娜;可以从完全不同的道路到达同一地点的艾斯玛拉达;居民每天早上醒来都发现自己在陌生的家中,周围的物品也是陌生的莱奥尼亚;或者死者从未真正的死去的艾乌撒皮亚……



  想象着“看不见的城市”,钟情于城市化和文明概念的卡尔维诺,希望能够唤起公众对六七十年代西方世界城市畸形发展的关注。美和怪异相混淆,或者同质化以及乏味的危险阻挡现实的进步。在1983年出版的著作序言中,卡尔维诺写道: “我的书在幸福城市的图画上打开并合上,这些幸运城市不断地形成并消失,藏在不幸的城市之中。”


01

晶体气质小说家


  关于意大利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朱琺介绍到,“美国学者布鲁姆在《如何读、怎么读》一书中提到,小说家可以分成契科夫式和博尔赫斯式,卡尔维诺作为后一种小说家的代表可以和博尔赫斯相齐名。” 卡尔维诺属于可以称之为“水晶”或者“晶体”亦或是“代数式”的写作代表,这类作家在文学史上占少数,他们追求某种抽象的秩序,一种稳定的结构,一种迷人的晶体气质。



朱琺


  回顾卡尔维诺的创作历程,朱琺谈到,他在20世纪40-50年代及二战之后开始正式进行小说创作,起初的作品主要反映此前二战游击队生涯的写实生活。稍后进行某种转向,吸取中世纪的传奇以及民间故事的各种要素,进行一种可被称之为“寓言式的写作”。此后,卡尔维诺的创作受到法国结构主义的影响,后期的作品《看不见的城市》《寒冬夜行人》《在美洲豹的阳光下》可以看到来自于法国思想家和作家互动的影响与痕迹。


  卡尔维诺于1985年去世,他的作品对21世纪及之后全世界的小说发展产生越来越深刻的影响。有人把卡尔维诺和博尔赫斯相提并论,在朱琺看来,“卡尔维诺相比博尔赫斯更加温暖。我理解卡尔维诺可能更具有血肉,他的作品比博尔赫斯似乎要更加丰富,有一些长篇,而博尔赫斯只写短篇。卡尔维诺创作有点类似于运动员想要追求人类的极限,更高、更快的极限”。

 
02

卡尔维诺在中国


  卡尔维诺从上个世纪50年代到本世纪的前十年,他的著作被陆续关注和翻译。中国内陆最早在1956年4月出版了其作品,上个世纪90年代卡尔维诺作品更多进入中国读者视野。阿城在《威尼斯日记》反复提到过卡尔维诺,余华、格非、张大春、唐诺等小说家对卡尔维诺也颇为赞赏。对于朱琺而言,“我是在上个世纪末的时候,从王小波的作品当中开始真正地对卡尔维诺重视起来。与此同时,当时我的老师批评家张鸿向我推荐过卡尔维诺的作品,同时中国的著名批评家耿占春在文章中也提到过卡尔维诺”。


  卡尔维诺与中国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看不见的城市》可以看作是与中国联系的纽带,它写的是从意大利来的远方的商人、使者,和当时统治中国,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地区的大汗忽必烈之间的对话。《看不见的城市》在中国出版以后大概有十来种书都叫做《看不见的城市》。其中有艺术设计方面的,有摄影和城市建筑方面的,这些大致上可以看作对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的一种回应或者向他致敬的方式。

 
03

《看不见的城市》:历史、经验、想象


  帕梅拉·曼苏迪以《看不见的城市》这部作品为中心,带领读者细读作品,领略卡尔维诺独特的文本风格。曼苏迪谈到,《看不见的城市》创作于上世纪70年代后现代时期,这本书是一种片断式的叙述,讲述了马可波罗在穿越忽必烈庞大的帝国版图时到访过的55座虚构城市。写作结构是按照一个非常严密的数学结构来进行的,55座城市被分为11个主题类别,每一个主题类别里会有5个城市。每一个主题类别里面5个城市都有一些相似的特性。这本书融合了历史和想象,融合了数学的严谨和文学的幻想。


  对于读者阅读而言,它是开放的,目录是一个封闭的、有连贯性的表格,虽然把所有城市框在一个框架里,但是顺序是扑朔迷离、没有定性的。它没有一种定性的解读,而是要求读者带着后现代文学的敏感去寻找自己对这本书的理解。曼苏迪表示,“阅读这本书越会想要继续读下去,想要记住他里面出现过的一些细节,想要去寻找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联系,这就是这本书的一种魅力所在”。



帕梅拉·曼苏迪


  曼苏迪为读者解读了书中多个城市的理解,第二座城市伊西多拉的片段“当初的欲望已是记忆”,她解释到,正是卡尔维诺比较典型悖论的叙述方式,欲望其实面向的是未来,而记忆指向的是过去,这里却说欲望已经成为记忆。卡尔维诺想要推翻我们或者扩展我们对时间的一种线性的观念,让我们可以以一种创新的、不可预见的方式来反思欲望和记忆。


  经验和想象总是能够超越语言的本身,对于马可波罗这位在异乡的旅行家,只有通过语言重拾对故乡的思念。所以语言有一种创造性,或者缔造性的力量,可以从一片虚无当中建立一个地方,或者将一个地方变成一片虚无。在曼苏迪看来,书中理想的城市正是威尼斯,这部著作是对读者一种生态的警醒,它提醒我们自己设计城市,应该把它变得更容易,更适宜居住。书中对这些城市进行一种反思,他将空间视为现在的我们,不是未来的、过去的。这是为了体现紧迫,希望我们可以在当下立马就意识到让城市变得更加美好。




  现场提问环节,读者与嘉宾们踊跃互动。嘉宾精妙绝伦的讲座为读者打开了卡尔维诺及他的作品《看不见的城市》的一扇窗,这不仅是一次文学的探索之旅,也是一次城市建筑的记忆反思。


(图文:上海作家 视频:潘巍 编辑:张楚瑶)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