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世界上本无热点,被控制的人多了,就有了热点 || 友好生活

 昵称27494174 2016-12-11



忆湄/文


人真是很容易被控制的物种。“谷歌人民币汇率到7.4”这个标题刷屏了,焦虑自然不在话下;《你的名字》这部纯爱日漫刷屏了,票房自然不在话下;《罗一笑,你给我站住》刷屏了,几百万的捐款自然也就不在话下。


我并不想谈论这个卖文救女却疑似骗捐的事件本身,因为这世界上本无热点,被控制的人多了,自然就有了热点。我也不想探讨该如何把善良掰碎了精准地花,这和你对着地铁里四肢残缺的卖唱女思考要不要拿出钱包并无二致。作为一个普通移动互联网民,我只是沮丧地发现,当冰山仅仅在海面露出一角的时候,几乎是所有的人,选择了相信,选择了被控制。


被社交网络控制最成功的案例,都出自政界。据说英国脱欧成功,离不开“脱欧派”在社交网络的运筹帷幄。特朗普当选,同样是在互联网社交媒体笼络了话语权。在一个摸透人性的互联网工具面前,我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在节节败退。成功者都是洞悉了社交网络丛林本质的人,被她美丽表象迷惑了的人,就是我们。


是的,它都能改变世界了,影响你的脑回路是易如反掌。难怪有人说,你一脸天真地去混朋友圈,只会越来越笨


据我考察,社交网络里多的是随意的情感分泌,少的是深思熟虑的统计结果;多的是不断发声自己相信的东西,少的是臣服于被挑战的信仰;多的是要仰着脖子去看的“宏大诗篇”,少的是平行生活的各种龃龉。但最让我讶异的,互联网时代的人们,仍是世界上一个个鲜明的群族,大部分驻扎在各自的阵营,懒得探头外望


稍作观察你会发现,与其费力去广泛涉猎,人们更习惯于看朋友圈,看公众号中的内容。到了一定阶段的人生,信息的获取沦落到为“刚需”服务,不为“真相”负责。依赖单独渠道,不做多层考察。人心被带跑的速度,只和煽动程度有关。我们只相信周边的人在谈论什么,我们认为世界就是这样的。如果我没有跟上刷屏的热点,我就与时代格格不入。如果我不认为他们说的是对的,我可能就是错了。如果我不效仿,兴许就错失了良机。把“同道中人”的经验映照自己接下来的路,才会有安全感。人们总是感叹这个时代的伟大发明——朋友圈,即便它把生命里不断路过的圈子搬到了线上,它的本质依旧是一个自动分拣机,根据圈层划分眼界


有人说人的购物欲往往是从眼前陈列的东西所激发出来的,我想观念也是,行为也是。


富豪们的朋友圈里,大家纷纷跟踪投资风向,晒单人生追求,偶尔也学段子手们创造人间笑料。95后的朋友圈已经不再关心“如果你妈和我同时掉进水里你该救谁”的老式爱情题,他们已经开始研究“女朋友和妈妈互换灵魂”之类的高阶脑回路题。长辈们的朋友圈里,人们关心养生,国际关系和打死你都不能错过的100个生活小常识。学术大咖的朋友圈里,转发的是论文,是点赞谁又登上了国际期刊,谁又收获了一枚蕙质兰心的学生。而网红圈,大概是满屏锥子脸,会说话的长睫毛配上一段段揩了蜜的文字“今天宝宝长这样呢”。


所以如果我的朋友圈里同时有富豪,95后,长辈,学者和网红,那种感觉像极了一片平静的草原上,却是好几拨长势明显不同的物种相映成“灰”,谈论着相悖的话题,论断地斩钉截铁,压根没有美感,看多了会精神分裂。


大相径庭的物种暂且不论,可每次看到两拨临界地带的人群,我总是分外感慨。明明近在咫尺,眼光从一句划到另一句,仍需要跋山涉水。


金融圈子里依旧是一派盛世祥和。银行家们讨论奢华的年会,举起酒杯庆祝继续稳坐的江山。而Fintech(金融科技)的圈子里却在紧锣密鼓筹备翻盘方案,密集出产的报告一直在质问中国银行业的明天在哪里。冷箭嗖嗖放得越快,战局掌控就越有把握。但江湖地位很像世界局势里的中国,老牌强国是感受到你的威胁了啦,要讲名至实归还是差了那么一截。


普通妇女的圈子还在讨论丈夫出轨了怎么办,女性作家的圈子却秉持“改变不了你就换了你”的主人翁姿态。让一位女性独立自主,笑傲江湖这种事,对于一拨女性来讲是天经地义,对于另一拨来说却是像剥了一层皮。


前阵子名声大躁的“丢书大作战”,在文艺青年圈里,像是一次把自己珍藏的桃花源公布于世的盛宴,在2B青年圈里,这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拿公共资源作秀”的营销活动,而在普通青年圈里,似乎连那么一点儿小浪花都没被激起。

看起来这真是一个沮丧的事实。每个人都天真以为自己的圈子就是全世界,其实自己不过是世界的冰山一角。每个人都把自己放进了一个预设的圈子,慢炖了一个狭隘的自我。互联网依然开放与平等,但在逐渐用户圈层化的现实里败下阵来。每个人的生活,其实都是悄悄地在漫长的相对封闭的过程里自圆其说


其实早有征兆,当你的朋友圈有一天闯入“天外来客”,发的都是你看了会皱眉的东西,但你看过就看过了,这依旧不会影响你“主流世界”的秩序。就好像,你在二环的CBD看到了五环外的乡村建筑,你一定以为眼花了。而那个五环外的人看到你这个二环人每天发的“钢铁森林”,也会生出同样的表情。当然,你们还可以互相“屏蔽”,让自己的主流世界更加清明,驾驶更加平稳


世界是平的,抖落的“复杂”,落在了每个人“筛选”的圈子上。


斩钉截铁,照单全收的方式总是有闪失。且不说生活里总埋藏着无数秘密和不为人知的隐情,更重要的是,因为圈子的不同,观念、行为和格局,都硬生生被折叠了。圈子越大,看的越多,越不会被一桩小事影响,否则一叶障目就是常态。


人生也是一场“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这意味着每过一段时间,就应该要超越自己的经验,以前的行为模式,思维格局和社会圈层,不断输入海量“数据”,重新不断的学习,才能更精准地收获人生智慧。因此一个好的人生,一定是多层设计的结果


我突然开始觉得自己幸运,我想到那个杂草丛生的“草原”朋友圈,那反而是一个“均衡”的生态,有着海量“数据”的存储。不断跨界的好处,就是从前宏大的圈子现在觉得渺小,从前不起眼的行业现在觉得伟大。学习过不一样的世界,丈量过各自迥异的人生,深度学习的样本,俨然有了扎实的基础。


扎营是人的本能,取暖也是。而一把挡住慢慢合上的圈层,就如高铁时代看到绿皮火车,金融民工被科技新星突袭,二环的CBD白领看到五环外的残垣破瓦,是跳出了逻辑自洽的生存方式,与更广阔的人间对接。那么下一次刷屏的热点,即便你让它躺在牙缝里被咀嚼几天,也不至于把残渣当作精髓,一股脑儿吞进肚子里。



作者作品链接:

忆湄:娱乐恩仇录

忆湄:折叠不了的杭州

忆湄:不如留十年给北上广

《太阳的后裔》:当我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忆湄:身是蜉蝣又如何,心有猛虎就好

《欢乐颂》:给你一张如何与大城市相处的清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