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警惕:这些药物可导致药源性骨折 (1)!

 天道酬勤更努力 2016-12-12




长按关注



文章出处:伊文 《家庭医生在线


导致药源性骨折的药品包括:

1.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2.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3.胃酸抑制剂

4.抗癫痫药

5.利尿药

6.肝素

7.苯二氮类药物

8.抗抑郁药物

9.抗精神病药物

10.促性腺素释放素激动剂

11.维生素A

12.双膦酸盐类药物


因为涉及药物种类较多所以将会分成3期为诸位介绍其分别导致药源性骨折的缘由!(今天讲解的种类已用蓝色标识)


1.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常见药物代表:

泼尼松、地塞米松、甲泼尼龙等


导致原因:

骨质疏松、脱钙、病理性骨折是大剂量或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主要副作用之一。


应对办法:

当需要大剂量或长时间使用该类药物时,应同时给予钙剂、维生素D,并充分补充营养。



2.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胰岛素增敏剂)

常见药物代表:

罗格列酮、吡格列酮等

导致原因:

长期应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可能增加骨折尤其是坐骨骨折和腕骨骨折的风险与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没有相关性,但随着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剂量的增加而增加。糖尿病患者中约17%的骨折可归因于此类药物。


3.胃酸抑制剂

常见药物代表:

(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兰索拉唑等

(H2受体拮抗剂):法莫替丁、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

导致原因:【可能与钙离子的吸收有关】

钙离子的吸收与周围环境的pH相关,pH越低,钙离子越易吸收。胃酸抑制剂抑制胃酸的生成,同时会妨碍骨骼的主要构成元素钙的吸收,进而导致骨骼结构脆弱。长期服用抑酸剂,有可能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因此容易发生骨折。

服用胃酸抑制剂的50岁以上患者,服药时间超过1年时,发生骨折的率会明显升高,其中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的患者比不使用者发生骨折的危险增加44%,而且使用时间越长,危险性越高;使用H2受体拮抗剂的患者,同样可以导致骨折的发生,但几率要小一些。

(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基于对国际上多项流行病学的调查分析,正在对质子泵抑制剂的标签和说明书进行修订,在其中加入了该类产品可能引起髋、腕、脊柱等部位骨折的警示。)

 

4.抗癫痫药

常见药物代表:

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卡马西平等

导致原因:【降低骨密度以及增加由此引发的骨折风险】

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的患者,可见其骨代谢异常,包括低钙血症、低磷酸盐血症、维生素D3活性代谢的血浆水平降低以及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更新加速。

应对办法:

建议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的患者应接受安全、充分的日晒,进行负重运动并避免吸烟、饮酒等可能降低骨密度的危险因素,适量补充维生素D3和钙剂,定期监测骨密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