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爱无边

 柳河二中曲德龙 2016-12-13
        突然闲暇起来,想起了父亲。因为想他孙子了,父亲去了侄儿家已有月余。
        父亲已是耄耋之年,但好在身体不错,除了耳聋,并无大碍。母亲在17年前去世后,父亲一个人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和对母亲的思念。他经常说到母亲便老泪纵横,每每此时,我都不知怎样安慰与他,好在还有我们——父亲儿孙四世同堂,可谓功德圆满。但我知道,子女的关爱又怎么能取代他对失去母亲的苦痛!
       父亲、母亲是中国标本式 农民,一个大字不识,却养育了我们兄弟姊妹11个,除却夭折的,还有我们现在的五个。在我的记忆中,父亲对我们格外的严厉,特别是对两样事儿:节俭和学习。为此我没少吃苦头:不爱学习只爱劳动的我直到四年级才戴上了红领巾——还是因为我厕所卫生打扫的好。一个叫小燕的女同学每逢期末考完试都要拿着她获得的“三好学生”奖状去我家炫耀,而每次她蹦蹦跳跳地离开后,我都免不了挨顿揍。我直到现在还对这事儿难以释怀。在父亲的眼里,小孩儿不修理不成器,特别是在学习上。而我太贪玩儿,偏偏不争气......那时候《少林寺》热播,李连杰饰演的觉远有一个经典的武术动作:用个少林棍把身体擎起来,左右腿并拢,左腿弯,右腿长伸,好像叫什么“少林腿”吧,我反正也经常偷偷地练习这个东动作:一阵加速跑,然后用一根木棍把身体撑起来,把双腿踢出去,可谁知道有一次那棍子竟一下子断了,把我重重的摔倒在地上。疼不疼我倒是忘了,只记得当时很害怕,因为那折断后的半截棍子竟然把我的裤子——位于屁股上——戳了个窟窿!这可不得了!我吓蒙了了:因为父亲经常告诫我们:干活时不许戴手套,手磨坏了,皮肉还可以再长,可手套要磨坏了,岂不得花钱再买?...想到这,我心里愈加忐忑,徘徊许久,我还是硬着头皮回了家。即使为此挨顿揍,我也认了!结果和我想的并不相同:父亲看我吓得脸色都变了,不但没有打我,甚至连责备都没有。只是说了一句至今都让我难以忘记的一句话:“你有扯王八犊子这精神头儿,为啥不用来好好学习?”,此时的母亲表现却让我意外:一个劲儿地帮腔造势:小鬼儿,小败家子儿,就该让你爹打死你才好!.......
       记忆中的父亲非常勤劳而且善良,善良的今天看来甚至有些傻:他一个人在生产队里能干两个人的活,扛大犁,掏大粪,他从不拒绝,别人家的鹅子跑到我家草垛下几个蛋,他一个不落的给人家送去,同村的人家只要有出大力的活儿,他毫不犹豫,干劲足的连母亲都骂他“飊”,傻的意思吧。他除了嘿嘿笑,就是沉默,再沉默。直到有一天我听到他和母亲的对话,我才知道他并不是真傻。他被母亲絮叨的不耐烦了,说:“咱家是外来户,我不多干点,多挣点工分,拿啥养活这么多孩子?!我非得供孩子多念书,能念到哪我就供到哪,将来别像咱俩儿,刨地垄沟儿。”从那时起,我好像明白点事儿了:读书可能可以让我不再像父亲那样辛苦恣睢的生活,起码能活的好点,不再整日与牛、马、牛粪、马粪、庄稼、锄头、猪食菜这些东西朝昔相处。不知怎的,当时我对这些农村的我再熟悉不过的事物竟然是那么的深恶痛绝——以至于和我现在回到老家时见到的那般富足、祥和简直是天壤之别。
        父母从不重男轻女,特别是父亲,这已经是那个年代——急需劳动力的年代了不起的进步:姐姐们都读书在十年以上。我的三姐小时候因为不去上学,还被父亲用柳条棍狠狠地 抽了三下,这或许改变了三姐的命运:今天她已是一位高级教师。我和哥哥成为村里唯一通过上学走出去的兄弟俩儿,这让父亲至今倍感自豪:我就俩儿子,都出息了——其实我们也都没什么大能耐,只不过是都有份工作罢了。
       父亲已是八十四岁高龄,可每每提及六十多岁的哥哥,他眼里依然流露出不尽的牵挂;提起我,则总是千叮咛,万嘱咐:"赶紧去检查检查,你肠胃不好";提及孙子,就一个劲地说:"我得去帮孙子看家,不然孙子的商店忙不过来"(侄儿是做生意的);至于他的重孙子,一次为了"练武术",一不下心一脚踢在了父亲的肋骨上,父亲疼了好几个月。可逢人还一个劲儿地夸:我重孙子长的老漂亮了,那小腿,又有劲儿又壮实......
       我总以为父亲没那么老,因为他一直都非常健康,很少闹毛病。可最近父亲在凳子上起身的时候越来越费劲。我在惶恐不安中不得不重新梳理了一下自己记忆。是啊,岁月无情啊!我——父亲全部11个子女中最小的孩子都45岁了,父亲怎能还不老?或许那只是我的一厢情愿罢了。望着窗外飘零的雪花,忽然觉得有点冷,一下子想起了那首歌《常回家看看》,一下子想到了那句话:“子欲养而亲不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