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代冯子振书赠入元日僧(TB-1176)东京国立博物馆国宝:

 李叔狠生气 2016-12-13

东京国立博物馆国宝:元代冯子振 <wbr>书赠入元日僧--无隐元晦禅师法语 <wbr>欣赏

(高清晰大图 放大更精美) 

 

元代  14世纪  冯子振笔   纸本墨书   规格:32.7×102.4 cm

  松平直亮氏捐赠 东京国立博物馆国宝  TB-1176

 

    冯子振(1257-1327左右)为中国元代的文人,湖南省攸县人,字海粟,擅于诗文。晚年归依禅宗,与中峰明本及古林清茂等多位禅僧相往来,当有多位日本僧人也曾向他求教。


    本件为冯子振亲自挥毫赠与日本僧人无隐元晦的书迹,内容为冯子振的三首七言绝句。无隐元晦为丰前人,于延庆一年(公元1308年)渡元,在中峰明本处修行,于嘉历元年(公元1326年)返回日本,并成为京都建仁寺的住持。除了本件之外,尚有其它冯子振写与无隐元晦的书迹传世,由此可知冯子振十分重视无隐元晦。

 

    明本,号中峰,俗姓孙。杭州路钱塘县(今浙江杭州市)人。幼于天目山参谒高峰原妙(1238~1295)。二十四岁(1287)从高峰出家,其后嗣其法统。元贞元年(1295)高峰去世,中峰明本为其守丧三年后,于大德元年(1297)离开天目山,遍游大江南北。大德二年和四年,分别结庵湖州(今浙江省湖州市)弁山及平江(今江苏省苏州市吴县)雁荡。庵名皆称“幻住”。大德八年,中峰明本回天目山,若干年后再次出走。其后一度居无定所,或泊船中,或止庵室,自称幻住道人。仁宗曾招请其入朝,中峰明本固辞不受,仅受金襕袈裟及“佛慈圆照广慧禅师”之号。延祐五年(1318),中峰重回天目。元英宗归依之。至治三年(1323),中峰明本辞世。据说其所到之处,僧俗争相瞻礼之,世誉为江南古佛。不仅如此,其声名还远播东瀛,前来中峰处参谒拜师的日本僧人始终络绎不绝,仅有名可查的,就有二十余人。他们在回国后,为日本禅宗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有一位僧人,他的名字就叫“无隐元晦”。

 

东京国立博物馆国宝:元代冯子振 <wbr>书赠入元日僧--无隐元晦禅师法语 <wbr>欣赏

东京国立博物馆国宝:元代冯子振 <wbr>书赠入元日僧--无隐元晦禅师法语 <wbr>欣赏

 

    元晦(?-1358),日本临济宗幻住派僧,号无隐。丰前人。在遍参日本禅林后,于文保二年(延祐五年,1318)入元,此时恰逢中峰明本重返天目,元晦遂登门造访,并随其参禅。其后,一度离开中峰,谒见各地禅林前辈。最后,仍是回到中峰门下,并得其法嗣。中峰赠其“无隐”名号,并以自赞顶相赐之。中峰去世三年后的泰定三年(1326),无隐与渡日元僧清拙正澄(1274-1339)同船归国。正庆二年(1333),清拙主持建仁寺,无隐应邀任前堂首座。建武二年(1335),因先后受九州武将大友贞宗(?-1334)及其子大友氏泰(1321-1362)的招请,无隐入住筑前显孝寺。不久,成为筑前圣福寺第二十一世住持。贞和四年(1348),升为建仁寺第三十二代住持。五年,任南禅寺第二十一世住持。开创的寺院中,还有壹岐的海印寺,筑前的宝觉寺等。与著名的五山文学僧雪村友梅(1290-1346)、中岩圆月(1300-1375)等交往频繁。延文三年(1358)十月示寂。其塔头称南禅寺幻住庵。康正二年(1456),后花园天皇赐其“法云普济禅师”谥号。

 

 

东京国立博物馆国宝:元代冯子振 <wbr>书赠入元日僧--无隐元晦禅师法语 <wbr>欣赏

东京国立博物馆国宝:元代冯子振 <wbr>书赠入元日僧--无隐元晦禅师法语 <wbr>欣赏
    或许就是在冯子振拜访中峰明本的某一天,遇见了随侍中峰左右的无隐元晦。这时的子振,已降职为民,年华垂暮,少了几分傲气,多了些许失意。对于道行素高的无隐,冯子振显然颇为欣赏,即兴挥毫作诗,慷慨相赠。于是就有了现在我们看到的,被东京国立博物馆命名为“与无隐元晦法语”的这件日本国宝。

 


东京国立博物馆国宝:元代冯子振 <wbr>书赠入元日僧--无隐元晦禅师法语 <wbr>欣赏

 
东京国立博物馆国宝:元代冯子振 <wbr>书赠入元日僧--无隐元晦禅师法语 <wbr>欣赏

 
东京国立博物馆国宝:元代冯子振 <wbr>书赠入元日僧--无隐元晦禅师法语 <wbr>欣赏


东京国立博物馆国宝:元代冯子振 <wbr>书赠入元日僧--无隐元晦禅师法语 <wbr>欣赏

东京国立博物馆国宝:元代冯子振 <wbr>书赠入元日僧--无隐元晦禅师法语 <wbr>欣赏

 


东京国立博物馆国宝:元代冯子振 <wbr>书赠入元日僧--无隐元晦禅师法语 <wbr>欣赏

 

东京国立博物馆国宝:元代冯子振 <wbr>书赠入元日僧--无隐元晦禅师法语 <wbr>欣赏

 

    冯子振,元代散曲名家,1253-1348,字海粟,自号瀛洲洲客、怪怪道人,湘乡县山田街人。自幼勤奋好学,肄业于涟滨书院。元大德二年(1298)登进士及第,时年47岁,人谓“大器晚成”。朝廷重其才学,先召为集贤院学士、待制,继任承事郎,连任保宁(今四川境内)、彰德(今河南安阳)节度使。晚年归乡著述。世称其“博洽经史,于书无所不记”,且文思敏捷。下笔不能自休。一生著述颇丰,传世有《居庸赋》、《十八公赋》、《华清古乐府》、《海粟诗集》等书文,以散曲最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