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绳金塔街:藏在城市深处的历史密码

 休闲乐缘 2016-12-14

绳金塔街:藏在城市深处的历史密码

中国文明网2016-12-14



绳金塔街

每个城市,总有那么几条老街,曾经人来人往,客似云来。城市老街,承载着不可再生的历史信息,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每一栋房子、每一块砖石,都能寻找到历史的记忆。

然而,随着岁月的变迁和城市化加速发展,有的历史文化老街,已经湮没在社会发展的潮流中,再也难觅踪迹;有的老街虽然尚有迹可循,却没有了往日的辉煌;还有的老街,街景繁华依旧,更添新活力,成为一个城市的记忆,成为一个城市文化和旅游一道不可取代的风景亮点。

南昌是一个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之城,城中每条纵横交错的街道都记录了旧时光,记录了市井民俗,其中有不少街道甚至还是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见证者。 1986年,南昌被国务院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据不完全统计,南昌历史文化古街多达268条。

上海有城隍庙,杭州有南宋御街,而南昌则有绳金塔街,绳金塔街坐落在江西南昌市西湖区,因千年古塔绳金塔得名。该塔始建于唐代天佑年间,相传建塔时,掘地得金绳四匝,古剑三把,金瓶一个,故取名绳金塔。街区集中了绳金塔、千佛寺、文庙、古戏台等文化坐标。

12月13日记者走上这条具有代表性的历史老街。从站前西路进入绳金塔街,首先看到的是“九佬雕塑”。有人会问九佬到底是什么,可是要是说起“磨剪子嘞,戗菜刀”这句叫卖有没有让你很熟悉的感觉。“九佬”就是指烧火佬、剃头佬、补锅佬、修脚佬、阉猪佬、铲磨佬、挝柴佬、抢刀磨剪佬、裁缝佬。

走在街上,仿佛穿梭于历史与现代时尚之间,入口西侧是“南昌九墙雕塑”中的 “南昌理发店”、“外婆的厨房”、“水井边的故事”等立体老墙雕塑向来往行人展示着古街的历史风貌。这些雕塑比较全国其他地方的静态雕塑,最明显的就是能够与游客相互动。

据介绍,“水井边的故事”里,在三眼古井中,第一个水井里放的是孩子们喜欢看的万花筒,中间的井里是老南昌的景象,最小的水井里是如今绳金塔的新街景,象征着时代的变迁。而“外婆的厨房”,有着磨盘,土锅,橱柜中的铲子这些道具都可以让游客有所互动,搭配上老收音机里播放的老戏曲音,仿佛能闻到饭菜的香味。最后“南昌理发店”游客可坐上“理发店”的椅子,拍上一张照片,仿佛穿越时空一般。

80岁的南昌市民熊大爷与亲友坐在街边闲聊,诉说着各自关于这条百年老街的历史记忆。“很久以前绳金塔街就是个大集市,是南昌最热闹的地方。”

街道上,一排排青砖白墙的徽派建筑矗立两旁。商店店门均为红漆古式木门,一块块古式牌匾悬挂于正中间。“客家名吃”、“西北汤包”、“黔贵三绝”等来自大陆各地及港台地区的风味小吃应有尽有,吸引着市民尝鲜。

“我小时候就生活在这里,这里是一个集市,我经常来帮家人买米,要排好长的队才能买到。”在看到改造一新的绳金塔街后,熊大爷感慨道,“这是我生活的地方,我希望它越来越好。”

拐向金塔西街,街边店口都错落着一些雕塑,那便是“十八匠”,同样是作为一个印章的形式展现在眼前,仔细看看这“十八匠”分别是指金匠、银匠、铜匠、铁匠、锡匠、石匠、木匠、画匠、雕匠、弹匠、染匠、皮匠、酒匠、瓦匠、窑匠、榨匠、篾匠、攦匠。

此外,街景紧扣南昌“水都”特色,引进抚河活水,再现并升华“水塘塔影”的历史风貌,清清溪水从商铺门前流过,让游客进入街区就能听到溪水潺潺,不时能见到清澈的水流从地底悄然而出,随着游客悠闲的脚步流淌。

城市街道是一个地方的文化记忆,如果城市失去了这些个性,这些个性既是过去南昌人生活的体现,也是南昌历史的见证。记者在绳金塔街区看到,老街记录了过去南昌人生产和生活的百年传统手工业,这便是对过去市井文化的一种重现。这条具有代表性的历史老街,成为了南昌历史的“活化石”,其本身所代表的就是这座城市的历史,因此,完全可以把历史文化老街看作是南昌的城市记忆。(记者 王旭 文/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