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改善自己的思维

 转识成智了然 2016-12-14

——读大卫·迪绍夫《元认知》一书有感

改善自己的思维

 

这本书之所以会吸引我购买,书名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最近一段时间在学习脑科学方面的相关知识,所以比较关注与此有关的资料和书籍。不过这本书并没有对元认知本身做系统的、深入的研究,而是在介绍了元认知的基本概念之后,聚焦于如何借助元认知来改善思维。在本书的第三部分,用了很大的篇幅向大家推荐与元认知、与人的思维有关的认知科学、行为科学以及脑科学方面的著作,包括一些小说和电影,这对于拓展我们的视野还是有一定的益处的。

 

一、什么是元认知

脑科学的研究表明,人的大脑永不停息地在工作者,消耗着人体大约20%的能量。大脑的工作主要是其中所蕴含的无数个神经元回路永无休止的反馈。这些反馈回路是大脑的发动机。它的工作分为四个阶段,即事实阶段、联系阶段、结果阶段和行动阶段。面对发生的事实(收集信息),大脑将收集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得到判断的结果后采取行动,行动后有了新的结果,如此循环往复。

这些海量的反馈回路所对应的信息处理过程,绝大多数是人所不能察觉的,比如控制我们的血压、调解心肺的功能、指挥神经系统、调控消化系统等等,这些人体最经常发生的行为,我们其实都觉察不到,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自动进行的。能被我们觉察到的外部事物和内在状态就是意识,不能被我们觉察到的就是无意识。在意识空间中,信息加工速度最高只能达到40/秒,而在无意识空间中,信息加工速度最高可达到11000000/秒。人从各种感官中所获取的信息,大约只有2%左右的信息能够被元认知系统所感知到,从上述信息加工的速度上也可以看出一段端倪来。

在无意识的状况下,人脑的反馈回路对信息的处理都是自动化,是在漫长的物种生存中所形成的一种内在处理机制,来自于无意识的大多数思想和情感都不能用语言表述出来。而如果某一信息能够进入到意识空间,被自己所感知到,我们就能通过有意识的控制手段来影响它。比如说血压,我们身体内部有血压的监控和反馈系统,来保证血液的正常运作和能量的传输。如果我们通过外部的监测,意识到了自己的血压有问题,就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来影响它,比如多出素食类的食物、多吃能清理血管堵塞的食物、通过冥想或其他身体放松的技术来让自己身心平和,等等。这些有意识的影响只能通过元认知来加工。

在生活中,我们需要时刻不断地做出各种各样的选择。大到在什么地方购买房屋、是否确定和恋人结婚、是否要买一辆车、子女上学等问题,小到穿衣、吃饭、周末确定和谁相聚、何时去看一场电影等琐事。当我们做出选择的时候,必然要事先思考,不同的思考方式就会导致不同的决定。我们可能只看到了最后的结果,而不去追究为什么会导致这样的结果。元认知关心的就是这件事情。

简单地说,元认知就是在意识空间里,人们审视自己的思想、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思考的能力。每当我们对思维过程和所获取的知识进行反思时,其实都在使用元认知。元认知是调整思维、改进思维结果的最有力的内部手段,在对神经元反馈回路的影响、发现人们的思维错误、促进大脑神经化学变化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价值。

 

二、改善思维的重要性

为什么要对我们的思考过程进行思考呢?

一个方面的原因是:如果我们对思考过程了解的更多,我们就越有可能发现那些思考过程是有益的,那些思考过程是无益的,这有利于我们有意识地对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加以监控,以让自己实现最佳的发展状态。

心理学家用“元认知觉察”来衡量一个人检测和影响自身思维的程度,其水平的高低决定了我们对思维影响的程度高低。元认知觉察包含四个主要因素:一是元认知控制,指在意识空间中,我们施加在思想和感情上的有意识控制;二是元认知知识,指进入意识空间的知识的数量和质量;三是元认知监控,指在意识空间中,我们对知识进行评估的频率和效率;四是元认知体验,指我们能从意识空间的知识中获得什么,以及这种体验怎样使我们在整个过程中获益。

另一个方面的原因是:生物进化和文化进化之间越来越大的进化速度之差,对我们过去长期延用的思维模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与人类创造的当前社会文化已经严重脱节,需要通过元认知来辨析并改进我们的思维,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绝大部分的时间里生物进化的速度和人类文化进化的速度是协调一致的。人类很多原始的欲望之所以能够在进化过程中保留下来,就是因为这些欲望和人类的文化发展相适应,曾经帮助我们的祖先在地球上生存下来,并繁衍生息。但最近几百年来,伴随着工业革命、信息化革命一浪高过一浪的兴起,社会文化的发展速度急剧提速,而且越来越快,相比之下,生物进化的速度依然按部就班,许多曾经帮助过我们祖先生存下来的思维模式,与当前的社会文化环境格格不入。我们必须修正自身的原始的想法和行为来适应当前这个由我们大脑所创造的新世界。

但很多遗传下来的这些原始的思维,都存在于无意识领域,以自动化的形式在运作着,他们很少能进入到意识空间,所以很难被我们所感受到。这些思维在大脑中都有固定的神经模式和反馈回路,有确定的生物结构基础和物理性结构。即使这种思维模式已经不适应于今天的社会,因为这样的固有基础,我们还是会在浑然不觉的状态下被它所牵引,或许因此犯了一个个的错误,自己都不能觉察。

如果我们运用元认知的技术,就有可能觉察到这些不适宜当今社会需求的思维模式的存在,并能够对其思维过程进行剖析,发现其问题所在,然后通过外界控制的方式来做出相应的改变。这种改变最终会影响到大脑,促使大脑神经回路的重塑。

再一方面的原因是:我们有很多思维误区。比如说“非白即黑”的思维方式,不存在中间地带;比如说以偏概全的思维方式,看到一个人抽烟或者他有纹身,这个人就好不到那里去;比如说全盘否定的思维误区,分数连续两三次考的不少,这个人就没有希望了……这些思维的误区,常常伴随着思维错误的发生,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也给其他人带来很多不便。这也需要我们借助元认知技术来加以识别,并作出调整。

 

三、可利用的元认知技术

如前所述,大脑绝大多数的信息加工都发生在无意识空间之中。我们平常看到的很多现象,比如从一个人的左侧喊他的名字,他就会自动将头前向左侧,去回应呼唤者的这一过程,就是在无意识思考的状况下完成的。如果不对此加以干涉,这个人每次遇到这种情况都会想左侧转头,大脑的反馈回路会自动指挥他完成上述动作。如果我们能对反馈回路按下“暂停键”,思考一下应该如何思考,就会改变反馈回路的走向,进而影响思考结果。

这里所说的元认知技术,就是努力将反馈回路从无意识空间里提取到意识空间里,通过对反馈回路的思考,来拥有反馈回路的控制权,进而影响思考的结果。

在这本书的第二部分,作者向大家推荐了30种改善思维的工具,即元认知技术。它们分别是:使用意识楔,使用习惯改变的黄金法则来转变你的行为,用信念对目标进行严格审查,嚼口香糖,为你自己写讣告,有目标不过度,了解情绪体验的反馈回路,同步的有意识和无意识动机,寻求心灵上的整合,加强周期性的静心活动,挑战你的判断式启发法,补充葡萄糖、增强自制力,学会停止想法,即兴的大脑共振,总在做事中,睡眠充分、防止大脑过热,支持自我,保持韧性,对失败进行评估,时刻关注你的化学阈值、特别是酒精,研究热爱自己事业的人,提高你的想象力,增大文化投入,开始阅读挑战性书籍、观看挑战性电影,思考你的成就以及对他人的影响,了解自我管理的要素来提高表现,用身体管理心智,向元认知先锋学习,将自己置于可怕的失去体验中,总览心智的12种表征。等等。

作者对每一种元认知技术都进行了分析,尽管有些说的比较笼统,但总的看来还是能给我们一些启发的。

 

《元认知:改变大脑的顽固思维》 []大卫·迪绍夫/  陈舒/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6.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