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C卡被POS机盗刷是怎么回事?真相究竟是什么发布时间:2016-12-15 11:24来源:北京本地宝整理报道
分享到:
【导语】:近日,网上疯传一段视频,一男子借助银联小额免密等功能,利用POS机盗取车主ETC银行联名卡内的账户资金。该视频传开后,网友表示担忧。记者实验发现,并非所有ETC卡和POS机都可进行此类操作。北京速通卡公司表示,这种情况在北京不可能发生,除工商银行外,北京速通卡和银行卡分离,速通卡只具备记录高速通行的功能,不具备闪付功能,也无法刷走金额。而工商银行的ETC银行卡也不具备闪付功能。此外,持卡人一旦发现异常可申请相关补偿。 如果你是有车一族,那么一张ETC信用卡是必不可少的,有了它,除了高速收费站能直接走ETC快速通道,还可以享受刷卡、加油、道路救援等优惠。 不过近日网上曝光的一段视频显示,有人抓住了ETC信用卡的“小额免验证支付”功能,用POS机一刷就刷走了100元。 视频中使用的应该是一款百富S90移动POS机,操作者选择了100元收款,随后靠近车上的ETC信用卡一刷,因为没有超过300元,免密免签,成功刷走100元。 目前还不确定视频真假,不过有办ETC的车主,尽可能保管好自己的ETC信用卡,以免被不法分子盗刷。 视频地址:点击进入 随后有说法称,这其实是利用了ETC卡的小额免验证支付功能漏洞,不超过300元即可直接刷走。 那么事实真相到底如何呢?有媒体就此进行了一次比较深入的实际测试,终于彻底搞懂了这个问题。 首先,现在常用的ETC刷卡方式有两种,一是只能刷高速过路费的ETC专用卡,二是可以正常消费的普通储蓄卡/信用卡。 针对ETC专用卡,实测证明1元金额也刷不起,输入金额之后就会直接显示交易终止。插这种卡的同学可以放心了,只有在高速收费站上才能扣费。 针对信用卡,刷了1元之后要求输入交易密码,不输入直接确认就会显示交易失败,密码不符。 这是因为,卡的小额免密支付功能已经被提前关闭,否则300元以下交易不需要密码,还是会被刷走的。 那么银行方面怎么说呢?建行储蓄卡客服是这么回应的: “如果车上插的是ETC专用卡,不用担心被POS机盗刷,因为只有高速公路的收费站才能扣款。如果车上插的是普通储蓄卡,办卡时默认开通了300元以下的刷卡消费免输密码,可以打建行的客服电话95533关闭,也可以去柜台关闭。” 工行信用卡客服则解释说: “工行信用卡也默认开启了300元以下的刷卡消费不用输密码。这个功能可以打客服电话95588关闭,也可以去柜台关闭。” 其他银行应该类似,那么一切就很清楚了: 1、ETC专用卡用户可以直接飘走,这种卡是高速过路费专用,不支持其他消费,自然无从盗刷。 2、使用储蓄卡/信用卡等IC芯片卡的,要么下车就随手拔卡,要么就关闭小额免密支付功能。 中国银联这么说: 这两天,便携式POS机盗刷ETC的视频引发轩然大波,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开始对ETC的安全性出现担忧。 后经媒体测试证实,发现如果车上插的是ETC专用卡,不用担心被POS机盗刷,因为只有高速公路的收费站才能扣款。 而如果车上插的是储蓄卡/信用卡等IC芯片卡,办卡时默认开通了300元以下的刷卡消费免输密码,就有被盗刷的风险,建议关闭“小额免密支付功能”。 中国银联官方也回应称,视频案例中不法分子利用了银联卡小额免密的功能,在特定场景下实施不法行为。这种行为涉嫌刑事犯罪,视频中POS机具的使用也违反了《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中的相关规定,或将面临行政及刑事处罚。 那引发盗刷的“小额免密”到底安全吗?中国银联再次发文澄清,对“小额免密”进行了科普。 中国银联表示,数据显示,银联卡小额免密免签服务推出一年来,欺诈率仅为百万分之二(0.02BP),远低于同期境内银行卡欺诈率平均水平(2.36BP)。这都得益于安心的支付环境与完善的保障措施。 银联卡“小额免密免签”服务试点开通以来,各类快餐、便利店、超市、出租车等小额快速支付领域的知名品牌商户开通意愿强烈,持卡人认可与欢迎程度也越来越高。 目前,已经开通银联卡小额免密免签服务的商户累计超过80万家,月均交易笔数增长率为55.75%。 以下为中国银联官网官文: 同时:北京速通卡公司发布:北京速通卡不具备闪付功能 事件:ETC被盗刷一百元 近来,网络上流传一段视频“不用密码ETC刷卡”。视频中显示,一人手持便携式POS机,在POS机上输入100元,然后在一辆装有ETC的小汽车前风挡玻璃处一贴,很快,POS机就打出刷卡凭证,刷卡100元成功。视频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该人所持的工具与“刷卡”方式都很简单,POS机是一台具备非接触功能的机器,并开通小额免密免签功能,通过非接触刷卡,刷掉银行卡里的金额,扣款无需输入银行卡密码。 视频发布后,很多网友开始模仿尝试。记者在一个视频中看到,一辆川牌的轿车就被用此种方法刷去10元钱。车主们看到视频后纷纷表示担忧。“刚办了建行的ETC信用卡,我赶紧把卡从车上拿走吧。”一位网友说。 实验:北京ETC卡无闪付 记者了解到,目前常用的ETC刷卡方式有两种,一是只能刷高速过路费的ETC专用卡,二是可以正常消费的普通储蓄卡或信用卡。记者拿着一张ETC专用卡,到一间咖啡厅进行刷卡,根本无法使用,就算是输入元金额也刷不上。在卡插入机器口输入金额之后,会直接显示交易终止的字样。 此外,使用工商银行的ETC银行卡也无法进行付款。卡片贴在可以闪付的POS机上显示的是输入密码。据店家称,这是因为银行卡不具有闪付功能,必须输入密码才能进行消费。不仅如此,记者还在网上发现,有多名北京网友都进行了实验,无一成功。 现状:北京暂无盗刷可能 昨天,记者还采访了北京速通卡公司相关工作人员,对方表示,“不用密码ETC刷卡”在北京不可能发生。北京速通卡和银行卡分离,速通卡只具备记录高速通行的功能,不具备闪付功能,也无法刷走金额。目前北京只有工商银行的ETC两卡合一,但该银行卡不具备闪付功能。 这名工作人员称,视频中的情况确实能发生,但仅存在于部分使用银行联名卡作为ETC的省份,且银行卡必须具备闪付功能,用户关闭闪付功能或者在不使用时拔卡即可避免损失。 揭秘:闪付功能并非随意开 据了解,视频中,操作者主要利用小额免密免签服务来进行盗刷。此服务是中国银联和各成员机构为满足持卡人和商户快速支付业务需求而推出的创新服务,持卡人只需把具有“闪付”功能的金融IC卡,靠近POS机等受理终端的“闪付”感应区“挥卡”,就可以完成支付。在使用小额免密免签服务时,整个支付过程中,如果交易金额在300元以下,持卡人无须输入密码和签名,各家银行还对这项业务配置了不同的单日交易额上限。 对此,银联安全专家表示,视频中的盗刷情景在理论上存在可能,但实际操作中,银行会严格把控持小额免密免签POS机的商户,建立商户日常交易监测机制,确保用卡环境安全可靠。“由于POS机具有严格的管理要求,商户POS机申领和小额免密免签业务开通都需要满足一系列条件,并非随便开通。”他称,“想要申请POS机的商户必须有一定资质,而要开通小额免密免签支付的POS机,大多也是比较大型的企业、连锁便利店等,并不是所有的商户都具有申请开通条件。”此外,该专家表示,目前所有POS机对应的收款账户都是实名账户,一旦钱款被提走,银行很快就能追踪到。 提示:注意保管好银行卡 银联安全专家提示,持有加载金融功能ETC卡的持卡人,要注意保管好自己的银行卡片,如果可能要做到卡不离身。对于长期离身的此类卡片,持卡人可致电发卡机构关闭ETC以外的功能。多家银行可以通过致电开卡银行客服申请关闭,也可以去柜台申请关闭。关闭该服务后,卡片的高速公路缴费功能不受影响。 此外,中国银联已联合各商业银行为持卡人提供了小额免密免签专项风险保障服务,持卡人一旦发现异常的免密免签交易,可以第一时间联系发卡银行申请补偿。因“双免”(免密免签)交易产生的否认交易,都可以得到赔付。 北京建设银行的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如果要杜绝盗刷发生,建议客户选择非“两卡合一”(速通卡和银行卡合一)的ETC速通卡。 北京警方也提示,视频案例中的行为利用了银联卡小额免密的功能,在特定场景下实施不法行为。这种行为涉嫌刑事犯罪,视频中POS机具的使用也违反了《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中的相关规定,或将面临行政及刑事处罚。 支招:如何有效避免“恶意盗刷”? 虽然被盗刷的可能性不大,但还应有相关的安全意识。对于该如何有效避免这种“恶意盗刷”?业内人士给出了建议: 1、卡片不离身,下车要拿卡!任何情况下刷卡不离视线! 银联专家提醒,持有加载金融功能ETC卡的持卡人,注意保管好自己的银行卡片。 2、关闭小额免密支付的渠道! 对于此类长期离身的卡片,持卡人可致电发卡机构关闭ETC以外的功能。 多家银行可以通过致电开卡银行客服申请关闭,也可以去柜台申请关闭。关闭该服务后,卡片的高速公路缴费功能不受影响。 3、发现商户有欺诈行为后,及时向相关机构举报,该商户就要退出小额免密免签业务的白名单;收单机构收到举报后,会延迟商户交易资金结算。 如何关闭这个小额免密支付功能? 工商银行: 借记卡(储蓄卡)可在柜台关闭,信用卡可通过网银或打客服电话关闭。 农业银行: 借记卡(储蓄卡)可在柜台关闭,信用卡可拨打客服电话4006695599关闭。 中国银行: 可拨打信用卡客服4006695566,转人工可以将该功能删除。 建设银行: 拨通95533后,选择“1个人业务—7其他服务—6特约取款与银行卡交易功能维护—根据语音提示输入账号/身份证号和电话银行密码—3银行卡小额免密免签维护—1功能开通情况查询及维护—输入账号后4位—2关闭小额免密免签功能”,验证短信验证码并确认后即可成功关闭金融IC卡小额免密免签功能。 广发银行: 致电客服电话95508(可接通后拨4再拨0快速进入人口服务)或者发送短信“QXM+卡号末4位”到95508 |
|
来自: 智能人做超人 > 《信用(银行)卡安全使用/消费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