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专项资金管理改革的不断推进,要求公立医院管理精细化水平快速提升。为实现公立医院各项工作任务而设立的各种专项资金,具有金额有限、专项专用、有预算时效等特点,因此能否把有限的专项资金用好,使其发挥最大使用效益,对医院的生存和健康发展具有战略意义。本文对现行公立医院专项资金管理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措施。 关键词:公立医院 专项资金 使用效益 完善措施 公立医院专项资金是指国家、上级部门拨给公立医院,或由公立医院自筹,用于专门指定用途的资金,如项目建设资金、重点学科建设资金、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等。专项资金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来源渠道多;二是用于特定事项,且专款专用;三是需要单独核算;四是实效性强。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专项资金管理改革的不断推进,要求公立医院管理精细化水平快速提升,旧的专项资金管理已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出现了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拟就如何完善公立医院专项资金管理以适应现代公立医院管理要求做初步探讨。 一、公立医院专项资金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推进,公立医院逐步实施药品零差率制度,药品加成收入取消,医院收益水平大大降低,而财政对公立医院的补偿非常有限,医院主要依靠医疗业务收入获得补偿。目前医疗服务收费标准不能体现医疗技术价值,许多收费项目价格大大低于其成本,医院的收入来源受限。公立医院为了获得持续发展,必须充分利用有限的发展资金,开展新业务新技术,购置设备、引进人才,发展优势学科,开展科研项目等。虽然政府已根据医院业务的用途,设立了各种专项资金,但经费来源非常有限。能否把专项资金用好,使其发挥最大效用,对医院生存和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二、目前公立医院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专项资金到位不及时 公立医院当年预算在上年度已编制完成,医院会严格按照财政预算批复执行预算。但财政拨款专项资金一般需要经过中央、省、市,经过发改委、财政和卫生主管部门的层层转拨,才能到达医院账上。财政资金如用于设备采购、购买服务等,往往要经历政府集中采购,程序非常繁琐,采购期较长,严重影响了预算的执行进度。有的专项资金到账已到年终,只能直接结转下年,名义上当年投入公立医院的财政资金,实际上并未到位。专项资金到位不及时影响了当年专项资金使用效益。 (二)无预算专项资金影响执行进度 由于部分财政专项资金拨付到位时间不确定,及上级主管部门二次分配专项资金一般在下半年才能确定拨付给公立医院的具体项目和金额等因素,公立医院事前不知资金是否能够到位,也不清楚具体金额、到账时间等,因此往往未能将该笔资金编入年度预算。一旦资金到位,由于其没有事先做使用计划,只能临时安排资金使用,一方面会影响财政资金执行进度,有可能因时间仓促而将项目结转下年,另一方面即使安排了资金的使用,但因计划不充分也会导致资金使用效益不高。 (三)不能做到专款专用 目前,公立医院专项资金被挤占或挪用的现象大量存在。主要表现在有的医院因日常开支、办公经费不足挤占专项经费,有的项目超出概算而挪用其他专项经费,有的医院不清楚某些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按照自己错误的理解使用专项资金等。目前专项资金预算编制较粗,没有细化到具体用途,也是造成资金使用随意性较大的原因之一。 (四)财务核算不规范 一是没有单独核算。专项资金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要求专项管理、单独核算。有的医院由于科目设置不合理,没有建立相应明细科目或者没有设置相应的备查登记,导致专项资金之间混淆不清,达不到单独核算的要求。二是账务处理错误。如有的医院存在年终违规虚列支出现象,将专项资金转入“其他应付款”,下年年初时再转回;有的医院将专项经费大量用于工资福利支出和日常公用支出等。 (五)专项资金预算编制不科学导致预算执行率差 部分医院编制预算时没有认真测算,缺乏可行性研究、严谨的科学评估程序和效益预测,使预算编制脱离实际,常常出现主观加大预算支出或预算当年无法执行等情况,导致专项资金预算执行率差,结余过大。大量沉淀资金削弱了资金使用效益。项目执行三年后,如财政拨付的专项资金仍有结余,财政部门将会收回该结余资金,给医院造成损失。 (六)管理制度陈旧过时,不适应当前专项资金管理的需要 公立医院普遍缺乏一套规范、严谨,适应新形势的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如专项资金专款专用、专账管理的具体要求、操作流程没有明确界定;专项资金的报销流程、决策机制缺乏内控严密、科学合理的流程和管理办法;专项资金的监管机制还没能有效建立并常态化运行等。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部门缺乏指导其工作规范性的准则,导致工作出现缺陷和漏洞。 (七)项目资金绩效评价和跟踪问效机制未能建立起来 专项资金目前还存在重投入、轻管理、轻绩效的问题。公立医院较关注在某项重点工作上投入了多少资金,但对于专项资金投入后发挥了多大成效却较为模糊。专项资金在使用中普遍缺乏成本效益意识,不能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也没有建立起专项资金的使用制度和管理部门的追责机制。 三、完善公立医院专项资金管理的建议 (一)做好预算管理 一是早定项目。医院要及早研究谋划下一年度主要的工作和重大任务,建立并不断完善项目库,通过提前储备项目,实行滚动管理,将资金投入到最具效益的项目上。二是细编预算。医院应根据当年的支出需求,将预算编制做实、做细、做准,尽量考虑周全。基本建设、设备设施购置需要通过政府集中采购的,应同时编制政府采购预算。一旦专项资金拨付到位,应能立即安排资金执行预算。三是严格预算执行。严格按照指定用途使用专项资金。年初预算确定后,没有特殊情况不再追加专项资金,确保预算刚性。 (二)规范财务处理 一是做好专账管理。医院应按照专项资金类别、用途科学设置科目,对专项资金进行明细核算,同时设置账簿进行辅助核算。专项资金使用科室应做台账,并定期与财务账核对相符。二是严格执行专项资金的经费审批制度和审核报销制度。大额资金使用要通过医院“三重一大”决策程序,报销票据、附件等资料要真实、完整。三是规范账务处理。尚未实际支出的专项资金在年终时按照具体情况和相关规定转入结转或结余科目,不得转入往来款项虚列支出。 (三)深化绩效管理 建立起贯穿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的专项资金绩效管理体系。科学确立绩效目标,并围绕绩效目标建立高度相关、可量化、易考核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对绩效运行情况进行跟踪,监控是否严格执行批复的预算并与绩效目标一致,一旦偏离目标立即进行纠正。预算执行结束后,应及时对执行结果进行绩效评价,评价专项资金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以绩效评价结果为导向,对下年度专项资金预算编制、资金分配进行调整,不断改善专项资金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强化专项资金支出的责任和效率。 (四)建立健全专项资金管理制度 公立医院要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在研究当前国家、省、市关于专项资金管理相关制度办法的基础上,制定并不断完善本单位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将管理制度作为指导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部门日常工作的准则。梳理从项目立项、资金申请、项目实施至项目结束全过程的控制流程,明确各部门职能职责,落实管理责任。严格按照指定用途使用专项资金。根据立项依据,研究相关政策、文件,明确专项资金使用范围,不得将专项资金用于日常公用经费和工资福利等一般性支出。制定专项资金的审签制度,严格审批流程,大额资金支出需要经过“三重一大”决策程序。审核专项资金支出时应重点关注资金使用是否做到专款专用,票据及相关附件是否真实、完整,确保专项资金合理使用,充分发挥其效益。 (五)建立追责问效机制 根据绩效评价结果,按照“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原则,建立起追责问效制度,对专项资金使用效益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和相关要求的,追究相关部门及人员的责任。医院审计部门和纪检部门应参与其中,对于擅自扩大专项资金使用范围、提高费用标准、改变资金用途以及挪用资金等违规行为进行严肃惩处。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Z].2011 [2]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市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Z].2014 [3]钮新宇.浅谈医院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与使用[J].现代商业,2013 |
|
来自: 柔柔0lnkz37xdu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