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于右任在楷书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雪梅常在 2016-12-16

于右任在楷书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一点号德风堂20161215

于右任作为一代书法大师,各体皆通,虽然他在草书方面取得的成就最大,但是但毕竟伤时感事、忧国忧民的性格使然,直至中年前后,于右任下力最多的,其实还是具有“尚武”精神的北魏书法一体。

于右任的出生地关中地区是中原文化的发祥地,周秦汉唐字迹多有遗存,具有自然质朴之美的北碑也不鲜见。根据于右任“牧羊儿自述”一文所言,他在启蒙时代,便已喜好雄健豪放一路风貌的冢旁碑碣镌刻文字。据传,于右任儿时在山野牧羊,见到断碑残碣,便对上边的文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常以手指或树枝在地上比划。

受当时科举制度及私塾先生影响,于右任初学楷书师法赵孟頫,后到日本考察报业有幸结识孙中山,深受其影响,加上于右任强烈的民族气魄使然,继而开始崇尚魏碑。于右任曾告诉友人,孙中山提倡北碑,就是因为北碑有“尚武”精神。魏碑意魄雄浑,点画峻厚,结体庄严,气魄宏大,尚雄强,尚有力,尚大气。于右任之所以热衷于魏碑,其实是被北魏碑石刻书法的“尚武”精神和雄强气势所感染,更是因为晚清以来中华民族因缺失“尚武”精神而导致丧权辱国、山河破碎的现状使于右任等一众有志之士痛心疾首。

于右任从28岁起专攻魏碑,勤于临池,朝夕不辍。他在1930年有诗一首诗这样描写道“朝临石门铭,暮写二十品。辛苦集为联,夜夜泪湿枕”,从中可见其对汉魏碑刻的虔诚、投入。不仅如此,他的案头常放的碑帖,除《石门铭》、《二十品》外,还有《张猛龙碑》、《郑文公碑》、《张黑女墓志》、《华山庙碑》、《夏承碑》、《三公山碑》、《封禅国山碑》、等等等等,而他收集的碑石之多是一般人难望项背,仅墓志原石就达一百五十九方之多。

《石门铭》旧拓本局部图

从1920年开始,于右任便耗资巨额,不遗余力的四处搜集收购古代碑刻,前后共历经20余年,后来收集的时刻数量竟多达400余方,其中仅北魏墓志就有149方。于右任有一首诗纪录了当时收集魏碑石刻的艰辛:“曳杖寻碑去,城南日往还,水沉千福寺,云掩五台山,洗涤摩崖上,徘徊造像间,愁来且乘兴,得失两开颜”。因为这批墓志中有七对夫妻墓志,而素以风雅见称的于右任便以“鸳鸯七志”为其斋名,并请吴昌硕先生刻此斋名以彰示其苦学"北魏"书法之决心,故这批藏石也称为“鸳鸯七志斋藏石”。

于右任旧藏魏碑经典《吐谷浑玑墓志》,现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

于右任还颇费周折,几经辗转由邵力子、杨虎城等人帮忙将这批石碑分批次运回西安,后悉数捐赠于西安碑林博物馆,大大的增加了碑林的藏品数量和种类,丰富了碑林博物馆的内涵。后经多方商议,决定在西安碑林专辟一陈列室保存和展示这批藏石,于是便有了今天的西安碑林第八室。人们在观赏的时候无不感念于右任先生的伟大贡献。

德风堂画廊藏于右任魏碑经典

他花费大量心血和代价购藏的这批魏碑石刻,对他研究魏碑起到了极大的作用,融会贯通加上勤于苦练,终于博采众长,自成一家。他的“魏体行楷”,是在魏碑结字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将篆隶笔法乃至行草书的笔势运用于行楷书中,而且糅合得十分和谐自然,而且还借鉴了许多新出土的魏碑的笔法和结体。上图中德风堂画廊所藏的这幅于右任行楷书作即以雄强坚实的魏体筑基,并明显的表现出试图融帖(隶篆草)于其中,是右老难得魏体行楷之精品。在我们倡导中国主流文化的今天,要把中国传统文化推向国际,书法作为重要的传统文化元素之一,有着其它文化所不可替代的特点,所以研究和挖掘魏碑书法的民族精神,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意义。于右任所书的魏体行楷作品价值的创新意义不亚于他的草书,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值得后人认真研究借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