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财富管理观察|恒天:万亿“中植系”的冰山一角

 三余无梦生 2016-12-16



恒天财富,明面上是一家财富管理公司,但实质上是规模惊人的“中植系”中的一环,频频现身租赁、保理业务的筹资端,以借款方式为中植系对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提供资金支持。


一、成立五年,增速惊人


2011年,中融信托北京财富中心整体转制,成立了北京恒天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团队规模有300人,托管资产300万元



图:恒天财富的业务版图相当庞大,但还只能算是中植系中的微小一角


2012年,恒天在全国建立了50多家分支机构,资产规模超过300亿元。母公司中融信托的资产规模也在2012年从700亿一跃增至2800亿。到2014年,恒天资产管理规模达到2000亿元。2016年,前10个月新增资产配置规模1413亿,全面超越2015年1200亿水平。恒天财富自2011年成立以来累计为客户配置资产4400亿元。


二、作为“中植系”庞大布局中一环的恒天财富


恒天财富的背后,是一张极为庞大的网络。


恒天财富的母公司是中融信托,而恒天、中融信托的大股东是经纬纺机。但即使是经纬纺机、中融信托,也只是一个局部。



图:经纬纺机股东持股情况



图:经纬纺机无限制条件股东持股情况


真正的幕后巨人是“中植系”——一个最初由中植集团创始人解直锟设立,现均为解直锟旧将亲友们台前持股,幕后由解直锟遥控的涉足金融、矿产、投资等产业的庞大企业群。



图:中植集团的全资子公司网络


现时,中植集团旗下的财富管理公司就有恒天、大唐、新湖、高晟四家。而控股或拥有控制权的上市公司足足有18家:ST宇顺、卓亚资本、美尔雅、康胜股份、超华科技、中南重工、骅威文化、天龙集团、物产中拓、兴业矿产、格林美、宝德股份、荃银高科、金洲慈航、老恒和酿造、法尔胜、佳都科技、大名城。



图:中植系的全版图


与“海航系”经常通过旗下上市公司融资进行并购有所差别,“中植系”的做法是通过参与定增和二级市场收购参股上市公司:先让旗下PE突击入股上市公司选择的并购标的,再新设公司参与配套融资,默默无闻地成为第二大股东。


中植的这个套路在中南重工的一次并购过程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2014年3月,中南重工公告,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大唐辉煌传媒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大唐辉煌的资料显示,中植集团旗下PE平台嘉诚资本于2011年4月参与认缴了公司前身大唐有限的新增注册资本;2013年7月,大唐辉煌增发股份,中植资本又出资认购。嘉诚资本、中植资本就此先后潜伏入并购标的。


到了重组配套募资环节,中植资本持有100%股权的常州京控以现金认购中南重工非公开发行的股票。


重组及股份转让完成后,中南集团的持股比例由56.10%降至33.59%,嘉诚资本、中植资本、常州京控的合计持股比例达到19.90%。入股标的、参与定增,甚至直接受让大股东股权,三个平台的三种操作之后,“中植系”靠一连串的资本腾挪几乎悄无声息地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这个套路在超华科技、骅威文化、天龙集团、格林美、佳都科技等案例中都能看到。


买那么多公司的股权,当然不是买来玩的。


近两年来,中植系正将旗下多个租赁、保理资产分别注入7家上市公司康盛股份、宝塔石化、宝德股份、大名城、金洲慈航、法尔胜、瑞丰高材,以实现金融资产批量证券化,上述交易共涉及6家金融租赁公司、2家保理公司,作价合计高达165亿元。在这个过程中,中植系旗下恒天财富、大唐财富、新湖财富和高晟财富4家第三方理财机构频频现身租赁、保理业务的筹资端,以借款方式提供资金支持。


例如,2015年9月,法尔胜拟以发行股份和支付现金相结合的方式,直接和间接收购华中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摩山保理100%股权,交易作价33.8亿元。这时候,华中租赁2013年度实现营收91万元,客户仅有一个:中宸高速。在此后的一年和一期会计报表中,华中租赁同样倚重关联交易提升业绩,2014年和2015年1至5月,华中租赁前五名客户中均有两家为关联方,关联交易金额占比则分别为46.7%和52.4%。后该重组方案被证监会否决。在2016年3月,法尔胜再出公告,拟以支付现金形式收购上海摩山商业保理有限公司100%股权,交易作价12亿元。


又例如,2016年4月,大名城公告,全资子公司名城金控拟以支付现金形式收购中程租赁有限公司100%股权,交易作价25亿元。而中植系通过旗下3个平台合计持有中程租赁100%股权。


细看中程租赁的收购方案,自2015年8月至2016年3月,中程租赁来自关联方的短期借款为14.2亿元,全部来自恒天财富、大唐财富及高晟财富旗下的基金销售公司晟视天下。来自关联方的非流动负债2015年11月有两笔,合计1.54亿元。而中程租赁截至2015年末的负债总额为22亿元,相当于来自关联方的借款占比高达70%以上。



图:中融信托的对外投资关系版图


由此可以看出,中植系往上市公司注入金融资产的套路,就是并购他人的租赁、保理业务,随后利用其掌控的中融信托、财富管理公司以及大量或明或暗的关联方,在上游实现资金借贷输入、在下游完成客户销售,最终在短时间内快速孵化出“高成长”的财务业绩,分别“发放”给不同上市公司,在规避监管风险的同时谋求估值最大化。


三、小鹰观点


恒天财富必然会全力谋求上市,不仅是为了和诺亚、宜信等同业公司竞争,更是进一步服务于中植的“金融混业生态闭环”。(关于上市公司如何融资服务于母公司的扩张大计,可见此前华领观察分析海航系的文章:《当产业遇到资本|海航如何买遍全世界?》)


中植系各金融平台的相互交易和分别注入不同的上市公司,已经构建了一种“金融混业生态闭环”。


简单理解,例如某人设立A、B、C、D、E五家金融公司,先向A注入资金1000元,然后A借款1000元给B,收取100元利息。随后B将收到的900元借给C,收取90元利息。以此类推至,则五家公司均拥有了业务收入与10%的利润。


在被查出关联交易之前,这模式都会很爽。



华领小鹰圣诞又送礼啦~~

请按以下海报说明操作,即有机会获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