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乎信仰 | 全祼的他终于重新穿上衣服

 汉青的马甲 2016-12-17



文:朽石·火虫


  如果看过《勇敢的心》无删节版,一定记得英雄华莱士全祼出镜,在水里与女友暧昧的场景。当年《勇敢的心》狂揽奥斯卡多少项大奖,英雄华莱士无疑是最抢眼的银幕硬汉,扮演者梅尔·吉布森成为了最大赢家。




  可谁曾想,华莱士在影片中全祼出镜,三点尽露,而现实中的梅尔·吉布森,比起华莱士来暴露的更彻底,他的口无遮拦,彻底展示他晦气丑陋的一面。此间不断爆出“家庭暴力”、对犹太人进行种族歧视的侮辱性攻击等一系列丑闻。在一个所谓最讲人权的国度,又是公众性人物,攻击犹太人,以为这是在中世纪的欧洲吗?美国的精英阶层可基本上全是犹太人。他因此被好莱坞雪藏十年之久,当头一棒,让他摔到人生谷底。


  《血战钢锯岭》可以说是他跌落人生低谷后的回归之作。




  二战题材的电影一直是美国影视界热衷拍摄的一个类型片,好片、佳片层出不穷,为世人所津津乐道。HBO力作《兄弟连》无疑是其中的翘楚,一直是同类影片排名中最高的。作为影迷,虫子看了不少数十遍。但一直感觉有一个缺憾,就是这部戏重点放在了101空降师在欧陆作战上,当温斯特正在准备登陆在太平洋战场时,战争就已经结束了。后来HBO还下血本拍了一部《太平洋战争》算是《兄弟连》的姊妹篇吧,但是好像观众并不是太买帐,也许《兄弟连》太过成功了,《太平洋战争》黯然失色不少。


  如果说《兄弟连》和《太平洋战争》还属于电视剧的范畴,那么在电影上,无疑斯皮尔伯格的《拯救大兵瑞恩》是最经典的。当然,同类型电影还有很多,美国电影的一个最大特点,也是我们国人最喜欢的地方,就是他们的影片,可以从一个小人物的视角上,参与战争、反思战争,甚至反对战争。美国电影里很少有那种表现领袖高大上风采的,更鲜有前苏联般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正是因为着力刻画小人物的所思所想,《兄弟连》才会抛给我们一个永恒的问题“为何而战?”《拯救大兵瑞恩》则在拷问我们“为何去救?”


  大导演吴宇森也曾拍过一部反映太平洋战争的影片《风语者》,可谓剑走偏锋,第一次把镜头给了印第安土著部落,这个在美国历史,甚至在整个新大陆发现后的历史上,一直被欺凌、被奴役、被驱赶、被猎杀的群体。纳瓦霍人在二战中充当译电员的角色,他们深刻影响着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上的走势。


  可是,有一部影片,是以医护兵作主角的吗?我本能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兄弟连》塑造的英雄群像里的军医尤金。这次梅尔·吉布森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基于真实历史改编,二战传奇英雄戴斯蒙德·道斯拒服兵役,却来到了太平洋战场上,不拿枪标子,却赤手空拳,在钢锯岭一战中救下75名伤员的故事。


  如果不是历史上确有其人其事,可能看多了国产抗战剧的喷子们一定会认为这部电影是中国编剧的杰作。继手撕鬼子、子弹拐弯、轮奸后无敌旋风踢、自行车飞火车、手榴弹扔飞机后,又加上个蜘蛛侠徒手救战友 .... ....



国产剧TMD这么拍 ... ...


  可惜的是,国产剧挑战了观众的智力,而《血战钢锯岭》则彰显了人性的伟大!


  如果说影片前半段,是在尽职尽责的做好铺垫:

  ·为什么道格会反对持枪杀人?是因为他和他的的母亲都是虔诚的基督徒,而有网友深扒应隶属于基督复临安息日会,虫子在这方面小白一个,不懂,就不敢乱下结论了。但是虫子在观影过程中,猛得联想到《兄弟连》中“淋病”嘲笑温斯特是“贵格教徒”。道格和他的母亲感情很深,他父亲因为常年酗酒,经常打骂他的母亲,甚至用枪指向他的母亲。还有一件童年的阴影是他和他的兄弟在玩耍时差点要了他兄弟的命。

  ·为什么道格像个“玉米杆”却体能惊人?那是因为他从童年开始,就一直喜欢登山玩耍,这也是他在钢锯岭一战中为什么会有如此出色的表现。

  ·为什么道格会在入伍训练时编绳子像胸罩?那是因为他早年有在医院帮工的经验,而他也是立志要做个救死扶伤的医护兵。


  影片出彩之处,也正是影片后半段一个多小时战斗过程。正面展示了钢锯岭一战的残酷。我在观影前还一直担心,把主角放在医护兵身上会不会弱化战场场面?


看来我的担心多余了 ... ...


  这里忍不住又要引用中国观众们普遍的观点了“国产抗战剧里日本鬼子咋都那么弱,那么好对付,咱们还TMD打了8年???”从1931年算起,15年了好吧 ... ...


  有人说,因为可爱的意大利人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所以,为残酷的战争增添了不少喜剧和浪漫色彩;也有人说,德国人在战场上的表现,更像是骑士精神,尤其是隆美尔军团在北非战场的表现;但唯独日本人,不论在中国战场,南亚战场或是太平洋战场,都充满着禽兽般的无耻和残忍,仿佛是未进化到文明时代的野蛮人。


  在观影结束后,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毛美国大兵可以在钢锯岭上排得整整齐齐,然后,密集的用唯一的绳网爬上去?而钢锯岭正下方,就是美国大兵的临时指挥帐篷。难道小日本缺心眼儿不砍掉那个绳网?或者把那个临时指挥帐篷给炸了?上网才发现,很多网友也有和我一样的困扰,给出的解释也是千奇百怪,其中一个解释是:当时日军其实也知道自己是负隅顽抗了,所以,尽可能的多杀美国大兵以给自己在谈判桌上增加筹码,而且,即使砍掉那个也没有用,一者美军可以在海军的掩护下重新快速搭一个,二者倒不用这个把美国大兵放进来,反正一上来,就正对着我们的碉堡和地道工事。虽然这个看起来确实很合理,但总感觉难以说服我。



真实的钢锯岭是这样的?


  梅尔·吉布森的“暴力美学”无疑是血腥的、直接的、残酷的,所以,他才能如此真实的再现冲绳岛战役。但如果我们仅仅把这部影片停留在一个多小时的战争视觉盛宴上,那也许是低看了这部影片。


  一部好的影片,一定是有他的思想内核的。如果这部片子一味的像其它美国大片一样在高喊“为了自由”似的主旋律,可能我们也未必会给他这么高的评价。毕竟,我们看了太多“关于自由”的美国大片了。


  没错,梅尔·吉布森为这部影片注入了很强的宗教仪式。童年的道格和兄弟在打架时差点要了他哥哥的命,道格紧张的看着家里墙上挂着的一幅照片,我当时误以为他老爹肯定会抡起家伙,暴打他一顿,如果真这么做了,那真成了“中国式家长”了。那幅照片是“该隐杀害弟弟亚伯”,他母亲对宗教的虔诚从这一镜头开始深刻影响道格了。下一个镜头,就是十五年后,母亲在唱诗班,而道格也在教会里帮忙,很明显,这时候的他已经成为了虔诚的基督徒。梅导的用心就在每个细节里一点点的透露给观众,只是看观众是否够不够细心了。因为下个镜头,就是车祸现场。而他的善良驱使他赶紧跑到跟前,本能的救起那个年轻人。送年轻人上医院,也开启了他对医学产生浓郁的兴趣。


  看惯了大陆偶像垃圾泡沫剧的人一定会认为他从医一定和美女护士多萝西有关,借着一切机会搭讪撩妹。但恰恰相反,他和护士多萝西应该是同样有一颗救死扶伤的善良本心,才能支持他们最终走到一起,所以,才有在电影院里,多萝西说“要不要我改天借你一本书?”他回答“是关于约会吗?” 多萝西说“关于医学的。”这个设定我觉得和《珍珠港》有本质的区别。


  因为《珍珠港》描写的是男女之爱与战争,而《血战钢锯岭》则要表现宗教信仰与战争。


  道格受到了母亲的影响,开始对宗教产生兴趣。而宗教信仰(指合法宗教哦,可不是邪教)都是使人向善的,所以,道格才始终以微笑面对大家,不论是家人,爱人,或是战友。因此,他的信仰,让他善良,而他的善良,又让他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医学,并赢得了爱情。


  “别人都在杀人,我在救人,这才是我为国参军的目的。”他的信仰如此坚定,即使在军事法庭上,他依然坚守!而他在战场上,也始终忠于自己的信仰。



  “让我再救一个吧!”也成为这部电影最经典的台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