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羡鱼则结网

 addccde 2016-12-17

 914

    回顾这半个月的学习经历,感慨良多,收获良多。

    清友罗红松先生写过一篇关于“观师诀”的文章讲的很好。他谈到跟着张校长学习的一些体会,在文中写道:“观师诀,也叫观师默相,通俗的讲就是模仿老师。方法是先学老师的形式,再学老师的神采,模仿老师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味道’,如摄像机一般,将其影像全部摄进大脑,通过练习,使之变成自己的东西。”

    对于这一点我深以为然。学习有很多种方式与途径,现代人较多的是看书从文字获得,或听老师讲课从语言获得,但语言文字是很有限的一种沟通方式,尤其是脱离具体语境的语言很容易让人执于一端而产生误解。语言只是指月手,语言背后的意识才是核心之所在。在人际沟通中,语言的信息只占一小部分,人的表情、神态、动作以及说出那句话的背后用意传达着更多更立体的信息,若拘泥于语言文字却不见其神会反被其缚。在系列日记中,大家可以看到曾老师许多精彩的话语,且不说就语言部分都是极少的一部分,更多的无形的信息若非在现场是永远感受不到的。

    在语言学习之外,另有一种精微有效的方式是在老师的身边仔细观察揣摩身语意,从老师的接人待物、为人处事中学习,这往往最能得其神。所谓身临其境,需要身体到达现场,用眼耳鼻舌身意全方位地感受,包括现场的氛围、语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表情动作,以及眼神或微笑,这些不是语言文字所能传递的。但这些因素往往比语言本身更重要,也更打动人心。

    我们说“智慧之光”,随着阅历渐多,我发现这不是比喻而是事实。一个拥有高级智慧的人的确会散发出别样的光彩,这种光彩流溢于他的举手投足,让人感于生命的光辉和智慧的魅力,从而生起对真理之道的向往。以前以为佛顶后的光圈是神化,现在知道那是真的,只是需要心灵之眼方可见到。

        曾老师对我们每天的谈话犹如智慧的盛筵让人流连其中,佛家说禅悦为食法喜充满,那的确是准确而美好的描述。

有句话叫“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说的就是环境对人的巨大影响,而所有的环境因素中人又是最重要的一环。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无形熏染的力量犹如滴水穿石,而且它无声无息无色无味,润物细无声,转化气质于无形。这也是为什么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终其一生的。

这半个月的学习,除了学习曾老师的观点、思维、学习方法,我认为更有价值的部分就是这种无形无象处。就像他说的“读书得间”要会看到字里行间的言外之意,我想,“读人”也是要善于“得间”的。

曾老师是个非常理性的人,有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他又是个感情丰富细腻的人,觉知力、感受力、想像力都很强,这些优秀的感性特质都被统摄在强大的理性之下,所以他整个人宁静内敛而又生动活泼,理性与感性在他身上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平衡状态。这些特质其实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它需要亲自去感受,而这种感受的最大价值在于它能唤醒我们内在的同样特质,让我们仿佛看到一个高级人的范本,让我们不致于迷茫在文字的苍白无力中,找到自己的生命方向。

前面说到罗红松先生的“观师诀”,要模仿老师的“味道”,这的确是最上乘的心法,但难也难在于此,什么是“味道”?如何体会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味道”?实在是最能考验学生的眼力与感受力的。我们常感叹现在人心不古、良师难求,但事实往往是老师坐在我们面前却认不出来。如果我们执著于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心思粗糙、妄念纷纭,如何能看到对方真实的存在?

写了这么多,一直想举一两件关于曾老师的小事为例来说明,但想了好一会儿却不知道说什么。因为这种味道往往体现在某个小细节中,也许就是他的一个手势、眼神和语调,它带来的是瞬间的感受与触动,甚至都无法作为一件事来讲。你分明能感到他这样而不那样是有他的“用意”的,但妙在这个“用意”也非他的刻意,只是他内在的自然显现,因为他就是这样的人就自然而然地会是这样。

一切都不是无缘无故的结果,那么老师是怎么成为这样的呢?为什么他会这样而不是那样?形成这种生命状态的机制和所需的因素有哪些?仔细去参详其中的道理,然后再通过实践变成自己的一部分,这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

由“三人行必有我师”再推而广之,生活中有很多在不同方面值得我们学习的人,我们都可以这样去体悟实践。读书、读人皆须得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