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笔首先要掌握中锋行笔的方法。这是中国书法传统的基本笔法。中锋行笔是指笔毫铺开后,笔锋沿笔画中线移动的一种方法。基本功扎实,擅长中锋行笔者,用湿墨把字写在大薄纸上,晾干后反过来看,只见笔画中间有一条黑线,这便是中锋行笔的路径。 我们来看毛笔,毛笔笔尖最主要的一撮笔毫叫主毫,围绕在它周围的笔毫叫副毫。当我们写字的时候,让毛笔的主毫在笔画的中心行走,这就叫“中锋行笔”。这样写字,笔头所含的墨汁从笔的主峰注入纸里,渗向笔画边缘,写出来的点画中间浓重,两边浅淡,有立体感。 如果在运笔的时候,毛笔的主毫在笔画的一侧,副毫在笔画的另一侧运行,那就叫“偏锋行笔”。这样行笔笔力不能贯注,笔头所含的墨汁就会过多地渗入点面一侧,如果总是偏锋行笔,点画浮薄无力。 在笔运行的时候,笔的运动方向和整个笔毫的指向肯定是相反的,中锋和偏锋不一样的是:中锋行笔的笔尖指向笔的运行方向相反的一方,并在笔画中心运行;而偏锋行笔的笔尖指向和笔的运行方向的中轴线相垂直的一方。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我们略以停顿,把笔锋提一提让主毫端接触纸面,再接着运笔,又是中锋行笔了。我们不断的写字运笔,不断的提、按,就能不断地调正笔锋,保证中锋用笔,好像踩钢丝的人,左右摇摆,而重心常不离开中心。 我们在起笔之后,笔毫在纸面上运行,如果又浮又滑,写出的线条必然浮薄无力。要写出遒劲生动的线条,必须运笔要涩,笔意往前走,却好像有物阻挡,两力相争,对抗前行,笔毫在纸面上摩擦“沙沙”作响,这就是涩笔。但是涩容易滞,片面求涩则笔墨就会凝滞失去神采,所以还要行笔有求速的运势,这就是所谓的疾,疾就是快,也称为捷。疾涩相生,写出的线条自然仓润有神。 古人说:“书有二法,一曰疾,二曰涩,得疾涩二法,书法之妙尽矣”。有一点要说明的是,有些人写字喜欢用“颤笔”,使笔上下颤动,以求所谓苍劲之感,结果写出来的字线条中间断气,矫揉造作,俗气可厌。 运笔之法尽在此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