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盐铁论》用典、地名、人名选注(二)】

 木头1018 2016-12-20

险固第五十

 

吴有三江、五湖之难而兼于越(169)。楚有汝渊、满堂之固而灭于秦(170)。晋有河华、九河而夺于六卿(171)。齐有泰山、巨海而负于田常。

(169)三江,即《国语·越语》“吴之与越也,三江环之”,松江、钱塘江、浦阳江。五湖,指太湖及附近长荡湖、射湖、贵湖、滆湖。

(170)汝渊,汝水之渊。满堂,当依卢文弨校作“两棠”。《吕氏春秋·至忠篇》:“荆兴师,战于两棠,大胜晋。”高诱注:“两棠,地名。”

(171)河,黄河。华,华山。春秋及战国前期,黄河中游两岸及华山都在晋国境内。九河,《御览》九六引作“九阿”。

 

大夫曰:楚自巫山起方城属巫、黔中(172),设扞关(173)以拒秦。秦包商洛(174)、崤、函以御诸侯。韩阻宜阳、伊阙,要成皋、太行以安周、郑(175)。魏滨洛筑城,阻山带河,以保晋国(176)。赵结飞狐、句注、孟门以存荆、代(177)。燕塞碣石,绝邪谷,绕援辽(178)。齐抚阿、甄,关荣、历,倚太山,负海河(179)。徐人灭舒(180),《春秋》谓之取,恶其无备,得物之易也。

(172)方城,春秋战国时楚长城名。关于楚方城,计有下列三种记载:(甲)叶县方城。《汉书·地理志》南阳郡叶县下原注:“楚叶公邑,有长城,号曰方城。”据《水经注》十一引盛弘之《荆州记》:“叶东界有故城,始犨县,至瀙水,达比阳界,南北联亘数百里,号为方城,一谓之长城。”叶县,今河南叶县。犨,今河南鲁山县。比阳,即今河南泌阳县。叶县在鲁山泌阳间,《汉志》与《荆州记》所言正合。(乙)郦县方城。《水经注·沅水》注:“郦有故城一面,未详里数,是为长城,即此城之西隅,其间六百里。”郦县故城在今河南内乡县东北十里。东北至叶县可三百里许,与《汉志》及《荆州记》所载地位不同。又据《地志》:“方城在房州竹山县东南四十一里。其山顶上四面险峻,山南有城,长十八里,名为方城,即此山也。”据此,则楚国在今河南内乡县东北与湖北竹山县间也有长城,号曰方城。(丙)巫山方城。即本篇大夫所述“自巫山起方城,属巫、黔中”。既云“自巫山起方城”,可见这一段方城,是四川巫山县开始的。属,连缀,相属。巫,战国时楚郡名,在今四川巫山县东。黔中,也是战国时楚郡名,在今湖南沅陵县西。试以上述三段方城,用连线连接起来,则当日楚方城,东起于今河南泌阳,北至叶县,折而西,经鲁山。更西南,经内乡东北而达湖北竹山。又西至四川巫山,更南达湖南沅陵。

(173)扞关,楚肃王四年所筑,目的为抗蜀,见《史记·楚世家》。后蜀为秦所并,故云“以拒秦”。至扞关之地望,古来共有两说:一为《郡国志》说,在鱼夏,今四川奉节。《史记集解》及《史记索隐》皆从之。见《史记·楚世家》及《张义传》。一为《括地志》说,在巴山县界,即今湖北长扬县。《括地志》、《史记正义》、董说《七国考》、王先谦《汉书补注》皆从之。

(174)商,即商塞。秦孝公十一年城商塞,见《史记·六国表》。《玉海》云:“商阪,一作商塞,即商山也。在商州商洛县南一里,亦曰楚山,武关在焉。”宋时商州商洛县,即今陕西商县。

(175)宜阳,战国时韩县。故城在今河南宜阳县西。伊阙,山名,两山相望,望之若阙,故名。一名龙门山,在今河南洛阳县南。成皋,即虎牢,战国韩地,故城在今河南氾水县西北。周、郑,指韩国,因周郑故地为韩占有。

(176)《史记·秦本纪》:“魏筑长城,自郑滨洛以北有上郡。”郑,魏县名,即今陕西华阴县。山,华山。河,黄河。

(177)飞狐,关隘名,为太行山八陉之一,在今河北涞源县,北跨蔚县界。孟门,古九山之一。见《吕氏春秋·有始览》、《上德篇》与《淮南子·地形篇》,在今河南辉县西,太行山之东。与在山西陕西两省间,位于龙门山山北之孟门不是一地。荆,非赵地,当依孙诒让校作“陉”,即井陉。《汉书·陈汤传》谷永上疏云:“赵有廉颇马服,秦不敢窥兵井胫。”在今河北井陉东北与获鹿县接界处。其山四面高平,中下如井,故名。代,古国名,赵襄子灭之,置代郡,在今山西东北部及河北蔚县等地。

(178)碣石,古山名。《汉书·地理志》右北平骊成县下云:“大碣石山在县西南。葬曰碣石。”骊成故城在今河北乐亭县西南。又《汉书·武帝纪》文颍注云:“碣石在辽西絫县。”絫县故城在今河北昌黎县东南。山势绵亘两县之间,故两处所言地位不同。

(179)阿、甄,战国时齐地名。阿,即阿邑。秦时谓之东阿,汉置东阿县,故城在今山东阳谷阿城镇。甄,《史记·田齐世家》正义:“甄音绢,即濮州甄城县北。”案“甄”同“鄄”,故城在今山东濮县东。荣,即荣成山。《史记·秦始皇本纪》:“自琅邪北至荣成山。”《正义》称荣成山“在莱州”。清为莱州府,辖今掖、潍、昌邑、平度四县。历,即历山,今山东历城,又名千佛山。

(180)徐、舒,皆春秋国名。徐国故城在今安徽泗县北,舒国故城在今安徽庐江县西。语本《公羊传·僖三年》。

 



论勇第五十一 



秦王惮于不意,列断贲、育,介七尺之利也(181)。世言强楚劲郑,有犀兕之甲,棠谿之铤也(182)。

(181)贲,孟贲。育,夏育。都是战国时卫国的勇士。这里指荆轲。

(182)棠谿,古地名,出利剑。见《史记·苏秦传》正义:“故城在豫州偃城县西十里。”

 

文学曰:楚、郑之棠谿、墨阳(183),非不利也,犀胄兕甲,非不坚也。武昭不击,乌号不发(184)。

(183)墨阳,韩地名,其地出好剑。见《淮南子·修务篇》及《史记·苏秦传》。今地未详。

(184)武昭,未详。乌号,良弓名,见《淮南子·原道》高诱註及《汉书·司马相如传》颜师古注。

 

秦穆公得由余,西戎八国服(185)。

(185)西戎八国,指陇以西的绵诸、绲戎、翟、、岐梁山泾漆之北的义渠、大荔、乌氏、朐衍。见《史记·匈奴传》。

 

论功第五十二

 

大夫曰:鲁连(186)有言:“秦权使其士,虐使其民”,故政急而不长。

(186)鲁连,即鲁仲连,战国时齐人。好画策,而高蹈不仕。事见《史记·鲁仲连传》。

昭王南征,死而不还(187)。凡伯囚执而使不通(188)。晋取郊、沛,王师败于茅戎(189)。先帝为万世度,恐有冀州之累,南荆之患(190),于是遣左将军、楼船平之。

(187)昭王,周康王子,名瑕。时周王室渐衰,昭王南巡至汉水。船人以胶船进王,王乘船至中流,胶溶船解,王及祭公都没入水中而死。见《史记·周本纪正义》引《帝王世纪》。

(188)凡,周时诸侯国名,在今河南辉县境。《春秋·隐七年》:“天王使凡伯来聘。戎伐凡伯于楚丘以归。”

(189)茅戎,即贸戎,今山西平陆。《公羊传·成元年》:“秋王师败绩于贸戎。”“茅”、“贸”音同,《谷梁传》亦作“贸戎”,《左传》作“茅戎”。

(190)冀州,古九州之一,今河北山西二省及辽宁辽河以西,河南黄河以北皆其地。冀州之累,承上文“凡伯因执”等三句而言。凡伯被戎伯执于楚丘。郊、柳皆周天子邑,其地亦当在今河南山西间。茅戎今山西平陆县。以上四地皆属冀州,故曰“冀州之累”。《淮南子·泰族篇》云:“故汤处毫七十里,文王处鄷百里,皆令行禁止于天下。周之衰也,戎伐凡伯于楚丘以归。故得道则以百里之地令于诸侯,失道则以天下之大畏于冀州。”即此文所本。南荆之患,指昭王南征不复而言。

 

文学曰:秦灭六国,虏七王(191),沛然有余力。及二世弑死望夷(192),子婴系颈降楚,曾不得七王之俯首。

(191)七王,韩王安、赵王迁、魏王假、荆王负刍、燕王喜、代王嘉、齐王建。

(192)望夷,秦时宫名。秦二世三年赵高弑二世于此。故址在今陕西咸阳、泾阳二县交界处之眭村。

 

论灾第五十四

 

文学曰:始江都相董生(193)推言阴阳,四时相继。

(193)董生,即董仲舒,汉广川人。少治《公羊》,景帝时为博士。武帝时屡对策,为帝所重,拜为江都相。

 

刑德第五十五

 

故辔衔不饬,虽王良(194)不能以致远。

(194)王良,春秋时善御者。晋大夫邮毋恤子,即御良,一名孙无政,为赵简子驾车。见《淮南子·览冥》高诱注。

 

昔吴使宰嚭(195)持轴而破其船,秦使赵高执辔而覆其车。

(195)宰嚭,春秋时楚伯州犁的孙。楚杀卻宛,嚭出奔吴,吴王夫差以为太宰。性贫,受越贿,阴谋杀伍子胥,卒以灭吴。见《史记·吴越世家》。

 

申韩第五十六

 

是犹舍邻之医,而求俞跗(196)而后治病。

(196) 俞跗,上古良医,见《史记·扁鹊传》

 

大河之始决于瓠子也(197)涓涓尔,及其卒,泛滥为中国害。

(197)瓠子,地名,约在今河南濮阳南。河决瓠子事,在汉武帝元光三年,事详《史记·河渠书》及《汉书·武帝纪》。

 

诏圣第五十八

 

韩谿之役(198)土崩,梁氏内溃。

(198)韩谿,楚国地名,在今安徽亳州东南。《公羊传·昭十三年》云:“楚公子比自晋归于楚,弑其君虔于乾谿。

 

大论第五十九

 

杜大夫、王中尉之等(199),绳之以法,断之以刑、然后寇止奸禁。

(199)杜大夫,即杜周;王中尉,即王温舒。

 

杂论第六十

 

始汝南朱子伯为予言(200),当此之时,豪俊并进,四方辐凑。贤良茂陵唐生(201),文学鲁万生之伦六十余人,咸聚阙庭,舒六艺之讽,论太平之原。中山刘子雍(202)言王道,矫当世,复诸正,务在乎反本。九江祝生奋由路之意,推史鱼之节(203),发愤懑,刺讥公卿,介然直而不挠,可谓不畏强御矣。

(200)汝南,汉代郡名。治平舆,今河南汝南县东南。朱子伯,《汉书》作“朱生”,当亦参加会议的贤良文学之一,生平事迹不详。

(201)茂陵,汉代县名,在今陕西兴平东北。初为茂乡,汉武帝葬此,因名茂陵。唐生、万生,皆会议参加者,生平事迹未详。

(202)中山,汉郡名,本中山国地,今河北定州一带。刘子雍,《汉书》作“刘子推”,亦会议参加者,生平事迹不详。

(203)九江,秦代郡名,汉仍之,约有今江苏安徽两省长江北岸与江西全省地。治寿春,即今安徽寿县。祝生,亦会议参加者,生平事迹未详。史鱼,春秋时卫国史官,名鱼,又名,相传史鱼自以不能进贤退不肖以尸谏。故孔子称颂道:“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见《论语·卫灵公》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