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学解释为何不能“一心多用”

 昵称38321946 2016-12-21


生活中我们经常以节约时间为由,一心多用地做着各种事情,这种看似高效的做法真的有用吗?


来源:中国生物技术网


一心多用,即同时进行多项任务似乎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会发生的行为。因为我们认为这么做会节约时间。但是一位麻省理工学院的神经学家称,这么做可能会适得其反。他认为,多任务能够使人的生产效率降低,扰乱创造性思维,还可能导致你犯更多的错误。


  

尽管有人认为不同性别面对多任务时表现不同,或者某些人更擅长多任务,但这似乎是一种假象。大脑的限制意味着在任何时候它只能保存有限的信息,这就会导致同时思考多件事情的能力受限。比如,在驾车的时候,必须要将收音机音量调低才能够更好地通过繁忙的十字路口,因为注意力是十分有限的资源。

  

麻省理工学院(MIT)Picower研究所的神经学家Earl Miller教授解释说,大脑感知世界的方式就像一个带有广角镜头的照相机。事实上,眼睛在扫描视觉信息时会不停地做微小的移动,在中心会有一小块锐聚焦(sharp focus)。当这些信息到达大脑后部的视觉皮质时,锐聚焦图像的片段会连结在一起,由大脑填充缺口,创造出无缝的图像流。

 

Miller教授说:“处理多任务也是一样的。当我们处理多个任务时,这个过程感觉上是无缝的,但事实上它需要一系列微小的转变。”

  

比如,在完成某种创造性任务(比如写作)时接个电话。虽然这种打断看似很快,并且只打乱了很短的时间,但是创造性的过程可能已经中断了。大脑必须停止思考如何写作,转向听电话,然后再回归写作。但是,在回到最初的任务之后,大脑需要耗费更多的能力来集中注意力,并回到刚才的过程。

  

Miller教授认为,这种微小的打断会浪费时间并且增加犯错的可能。

  

斯坦福大学进行的研究表明,经常面临多任务的人过滤掉使注意力分散的事物的能力更差。多任务的支持者会提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我们的大脑会被这种对生产率造成负面影响的习惯所吸引。


  

大脑进化的方式或许可以解释这种接受超过我们所能承受的任务的倾向。在过去的某个时候,注意到新的情况和声音能够帮助发现危险,提供了进化优势。但是在过去的优势在今天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

  

Miller教授说:“在现代社会中,我们的生命很少处于危险中,不停地接收信息会使我们无法应付。我们的大脑不能处理过载的感官信息。”

  

一些专家认为,完成一些小任务会使人获得微小的成就感,比如回复邮件,这会使我们的大脑上瘾。

  

剑桥大学2011年的一份报告研究了小鼠的行为比较。

  

研究中,这些小鼠被训练多次推动杠杆以获得食物,当他们饥饿的时候他们会得到食物,并将余下的时间花在梳理、觅食和探索周围上。但当小鼠学习必须推杠杆指定的次数时,它们会变得对寻找食物更有兴趣。

  

科学家们认为相同的元素也会在人们扫描信息(查电子邮件、刷朋友圈)时出现。

  

至于如何跳出多任务和低生产率的魔咒,Miller提出了一个简单的建议。

  

他说:“从抽出一段时间集中注意力开始。尽可能多的消除外在干扰。把手机放在一边,关掉额外的电脑显示器,关闭邮件。”

  

去除诱惑是克服大脑对新信息渴望的关键。他建议,如果失败了,就短暂休息一下并四处走走,因为大脑血流的增加能够帮助你重振旗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