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科|古籍基本知识:古籍的版式(二)

 砂锅馄饨 2016-12-21

单页装订成册即为书。现存汉字古籍的装订形式以线装为主。线装书的结构包含古籍的外在形式和内容的各个组成部分,其在流传的过程中形成了特定的名称。《古籍基本知识:古籍的版式(一)》给大家具体介绍了古籍内容的各个组成部分,现在我们来学习一下古籍的外在形式——古籍的结构(如图一)。

百科|古籍基本知识:古籍的版式(二)

图1:古籍结构图


书签

用作题写书名的长方形纸条,一般贴在古籍封皮左上角。有时还有册次和题写人姓名。


书衣

指为保护书籍在书的前后所加的硬纸,也称“封皮”,一般选用较硬的纸作为书衣的材料,并在书衣上题写书名。书衣在明代多用蓝色(也称磁青蓝)和棕色(也称古色、古铜色),清代则棕色多一点,个别有用洒金,但清末民国时又喜用蓝色。


书名页

在封皮之后,题有书名的一页,又称“封面”“内封面”。书名页的后面一般加上一张空白纸,叫“护页”或“扉页”。


书脑

指线装书装订时,打眼穿线的地方。


书脊

指书的脊背,也称“书背”,即一书装订处的侧面。


书首

指书册上端的切齐之处,又称为“书头”。


书脚

指书的下端切齐之处,而书根则是书脚中简单记载卷册的部分。

(文/根据黄永年《古文献学四讲》整理;编辑/马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