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至”远不止饺子就酒,还有至爱亲情

 管仲4580 2016-12-22




今天在朋友圈里吃了好多饺子,现在看到饺子还有点儿顶得慌。所有的冬至习俗也都是告诉我们“吃什么”、“怎么吃”。为了让大家在“吃”之余还有点正事儿,特发此文。



我们的祖先除了“吃”之外,对天文和地理也非常好奇。他们在地上插上杆子,观察地上影子的变化,发现一天之中,随着太阳的移动,影子长短会有变化,我们的祖先就以此来判断一天的时间。


除此之外,还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每一天中午太阳正在头顶之上的时候”太阳的影子是最短的,但每一天这个“最短”都不一样。



于是,有好事者(现在我们称他们为人类文明的始祖)就把每天太阳正当中那个最短的日影的长度和位置都刻录了下来。今天如果我们把这些刻录的长长短短的线连接在一起,我们就得到了这个东西。



是的,你没有看错,其实就是太极图。这个圆的半径就是一年中日影最长的部分,也就是说,是一年中中午日影最长的那一天。这意味着这一天的太阳高度最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对于北半球的人来说的冬至就是南半球的夏至),白天最短,黑夜最长。


从这一天以后,白天慢慢延长,夜晚慢慢缩短,新的“阳日”又要来到了,所以大家要庆贺一番。



当然,如果你是工科强人,你会发现,其实我们正S形的太极图是不可能在中国画出来的,因为中国并没有经过赤道,所以不会有日影落在圆心的情况。


所以我们一直相传的“太极图”其实是“伪造”的,真正的太极图应该是右边的那种,很可惜,这个被韩国人拿去用了。

 


“至”不是横撇折点加个土,上面是倒着写的“矢”字,一根箭倒插在地上叫做“至”

它是箭矢“最远”能到达的地方。古代冷兵器时代利用这一原理在战场上都要先放一轮“定位箭”,以确定最佳射击时间。



大家看电影《英雄》里有这样一幕:秦军箭阵,箭如飞蝗。战斗前弓箭手在箭杆上绑上红色丝带,先向战场中央射出一排定位箭。因为红色丝带,这排箭就十分醒目。



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弓平时不用时要松开,作战前再重装,所以每一次弓弦的松紧程度是不一样的,加上每次战场上的风力风向、射手个人状态,都会影响射程。


定位箭则是在战前确认射程,战斗时只要在敌军冲锋接近定位箭线时放箭,箭和敌军做相向运动,箭要飞一会儿,人要跑一会儿,当他正好到这个位置的时候,箭也到这个位置,就能最大限度地杀伤敌人。这就是定位箭。



至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是“到”的意思,这个箭能到哪里;比如,北京至上海,至是到的意思。第二个意思是“最”的意思,这支箭最远能到哪儿,至这个“最”的意思就这样被引申出来了,如“至真”、“至纯”、“至爱”、“至美”。


对了,“至爱”和“挚爱”大家能区分其轻重了吧?上海某公益慈善活动叫“蓝天下的至爱”,用的是“至爱”。慈善,慈爱,是所有爱里面最高尚的,最值得推崇的。而“挚爱”,则是捧在手心里的爱,这种爱可以有很多种。至爱,是最爱,这里的“至”是“最”的意思。至爱比挚爱笔划少,但它爱得更深。





所以“冬至”的“至”并不是“到”的意思,冬天早就到了,立冬就到了,“冬至”的“至”是“最”的意思。因此,我们除了“冬至”还有“夏至”(日影最短的那一天)。


这是我们的祖先通过实际测量得到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做平分线,定出了“春分”和“秋分”。所以春秋曰“分”,夏冬曰“至”。




从远古的颛顼历到夏朝的夏历,中国人都把“冬至”当做“除夕”来过,这在天文学上是很合理的。所以这一天吃饺子再正常不过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