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写小说和阅读小说一样有趣

 崇井垣 2016-12-22

关于写作,也许我们更愿意相信它需要天赋,不可复制。其实不然,写出好故事,是有方法的。当今很多顶级的编剧,小说家,电视剧编剧,以及记者都表明曾经专门学过如何讲故事。

今天介绍的这五本书,就是让大家知道,学写小说其实和阅读小说一样有趣!

1.《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罗伯特·麦基)

除非你创造了高潮,否则你便没有故事。如果你未能实现这一诗化飞跃,以臻于一个辉煌的绝顶高潮,前面的一切场景、人物、对白和描写都会沦为一个复杂精巧的打字练习而已。


早在电影诞生之前,人们是通过文字来承载故事的,也就是说,最初是文学滋养了电影的创作。那如今朝气蓬勃的电影是否可以再滋养文学创作呢?

答案是肯定的。

很多人非常警惕这种理论书籍,他们认为艺术是不可教的、天赋第一、读这样的书是误入歧途、学了这种套路人就要废了再也写不出好故事了……

最有力的反驳,大概就是罗伯特·麦基的“故事”班学员们毕业后的成就吧。他的学生至今获得过35次奥斯卡奖(165次提名)、170次艾美奖(500次提名)、30次美国作家协会奖、25次导演工会奖,以及80次美国作家协会提名和50次导演工会提名。

另有一些人认为麦基的《故事》出自商业电影的诞生之地美国,是以盈利为目标,纯娱乐性,缺乏对人性更多的深层次的探讨。

我想会这样认为的人,大概没看懂这本书。真正探讨商业电影剧本构架的应该是《千面英雄》和《作家之旅》,纯套路。而《故事》之所以能有如今的地位,乃至被称为“编剧圣经”,其最大的优点便是它所传授的整个结构的搭建是以对人性深层次探讨为核心的。

一旦进入了这个奇异的世界,我们又发现了我们自己。在这些人物及其冲突的深处,我们找到了我们自己的人性。我们去看电影,从而进入一个令人痴迷的新世界,去设身处地地体验初看起来似乎并不同于我们但其内心却和我们息息相通的另外一个人的生活……我们并不希望逃避生活,而是去发现生活,以一种焕然一新的试验性的方式去使用我们的头脑思想,去激荡我们的情感,去欣赏,去学习,去增加我们生活的深度

也就是说,这并非一本单纯的编剧理论、编剧技巧书籍,其整个理论体系是建立在心理学和哲学等人文学科上的。

换句话,它教我们如何塑造人物的同时,还告诉我们,到底什么才是活生生的“人”。

人物真相只能通过两难选择来表现。这个人在压力之下选择的行动,会表明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压力愈大,选择愈能深刻而真实地揭示其性格真相。

因此,这本书的阅读是有一定难读的。尤其是对完全没有故事创作经验的人,和人生过得比较平稳,对人性没有更深邃见解的人。很难消化。

那么什么时候最适合读呢?我觉得如果你现在就想读的话,那么就去读吧。如果你确定写作、写小说、写故事这些事将成为你人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的话,那么现在就去读吧。

不过不论小说还是电影,世间并非只有一种结构,所以,并非所有的故事必须符合这本《故事》,才是好故事。推荐它,是因为通过它能够创作出娱乐性和深刻性兼备的作品。

这不是很多人都想做到的吗?

2.《短篇小说写作指南》

展现在我们周围的世界常常会给人一种混混沌沌、可怕无聊的感觉。我们写作的目的是为了赋予这样的世界一个较为连贯、较为简约的形式。


这本书于1985年在我国出版,时至今日却毫不过时,利利索索二十多万字,比目前市面上能看到所有关于小说写作的书讲的内容还要全。

从动笔、酝酿主题、人物塑造,到如何设计对话、怎样简练地描写人物,以及场面构思、情节设置,开头怎样开、结尾如何结,后期从几个角度考虑修改等等方面,都给出了详细、深刻、便于操作的方法。

基本上通俗小说使用的所有技巧、所有理念、所有注意事项,都在这本书里!

比如一直让很多人摸不着头脑的完成小说后该如何修改,书中的《短篇小说常见病》一文,便对此给出了下面的建议:

确定什么地方作为小说的开头,并不总是一件容易的事。而要检验你开头是否选在故事中最适宜的部分,有一个好办法,那就是跳到第二个、第三个或其他高潮,并以那个地方作为开头打一个情节的腹稿。你会吃一惊:怎么自己会这么经常地让最佳开头埋没在故事的主体之中。

有时看缺乏经验的作者的作品,就会发现,他们的作品往往前两三个自然段都可以删去。这其实是一种露怯,怕别人看出来自己写的是假的,于是一开始便花很多的篇幅去解释来龙去脉,让人相信。

结果反而让人不耐烦。

3.《卜洛克小说学堂》(卜洛克)

请明白一件事情:我并没有归纳出什么公式,也没听说过有这种东西。


这是一本写作指导书,也是一本作家自己回顾写作生涯的书。

其中有很多地方会让正在写作中努力的人感同身受。尤其适合刚刚开始写作,经常写着写着怀疑自己是否要继续下去的人。通篇读下来,对于所有的技巧讲解,都是沉浸在作者的人生故事之中的,语气诚恳。

其中一个对我影响很大的观点是:提高小说写作,要多读不好的作品。

通常我们觉得要想写好作品,一定要多读好作品。

然而在我们写出好作品之前,是否想过自己当下的水准岂止是不好,简直太差了!如果说从及格到良好乃至优秀这个部分,需要通过阅读好作品来提高的话,那么非常差-差-及格这个部分,就要通过阅读不好的作品来提高了。

很多人是无法客观地看待自己作品的。

这造成了很多人自身的鉴赏能力跟写作能力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大。

看经典名家的优秀作品,我们知道这个好,可是我们写不出来,甚至无法分辨出这些大家是如何写出来的。

而普通人的习作中写的不好的地方,我们便可以明确告诉自己:以后不要这样写!再加一个步骤,思考一下相同的意思如果是自己的话,会如何表达?自己的表达会比原作更好吗?

这个过程,便是自己写作能力在提高的过程。

4.《情节!情节!通过人物、悬念与冲突赋予故事生命力》(诺亚·卢克曼)

你人物的心灵完全向你敞开,你的任务就是深入其中探索。


“创意写作书系”是国内首次系统引进国外创意写作成果的丛书,是关于文学创作的教科书和自学指导。该书系目前已出版《成为作家》、《小说写作教程:虚构文学速成全攻略》、《经典人物原型45种》、《经典情节20种》等共36册。

但不得不说,这套丛书的水平其实良莠不齐。不论是自己看,还是朋友阅读后,都感觉这套书看过之后当下会觉得学到了好多东西,但实际操作时完全用不出来。如果从中选一本的话,推荐这本《情节!情节!》,因为这本书与《故事》所讲的内容是对应的。比如:

作家最大的错误之一就是以为必须立刻决定人物的外表,外表描写经常以牺牲叙述为代价……容颜会老去,甚至改变,人们并不仅仅是他身体各部分的总和。

跟这些人具体长什么样相比,读者更在乎他们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生活习惯、审美趣味?他们是小气的还是慷慨的?霸道的还是随和的?

在小说中,这些是比肖像描写、外貌描写更为重要的。毕竟,精彩的外貌描写代表我们的视角正在细细审查这个人,现实生活中只有对于我们在意的人,才会如此。所以,把外貌描写给你爱的人吧,别随意在普通人身上浪费。

5.《小说课1+2》(徐荣哲)

当故事决定不再折磨它的读者时,就完完全全失去了魔力。


这本书大概是目前最新的小说写作书了,有“罗辑思维”大力推广,其销量非常好。不过一册只有五万多字,没有像前面几本分门别类谈论小说写作中每一个步骤的具体写法,只是蜻蜓点水般提及些许,非常符合这个时代的知识特点,碎片化。

从实际运用出发,可以只买第二册。第一册更像是作者在介绍这些年他都看过哪些优秀的小说,讲了这些小说都有“哪一点儿”优秀。真的,每篇小说只提了优秀的——“一点儿”。

比如提到卡夫卡的《变形记》,作者在复述一遍故事之后,给出这篇小说优秀的地方是开篇的第一句话:“早上, 格里高尔·萨姆沙从蒙蒙的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大甲虫。”因为这第一句话早早制定了小说的内在规则:“人变成甲虫是合理的”,所以读者看到后面不会再产生为什么人会变成甲虫的疑问。完,下一篇。

不过因为讲的不深,所以跟前面四本书相比,是最易读、最易消化的了。适合初学者。

封面上有宣传语称“最适合中国人的故事入门教程”,很多人喷这个地方,说通篇看下来,除了例子大多是中文作品外,也没觉得哪里更适合中国人。我觉得这些喷的人应该先确定一下自己是否知道西方的故事入门是什么样的。

上面说的四本书都是西方的,不论是《故事》也好,《短篇小说写作指南》也好,在结构上都明确指出,需要作者从后往前构思。而徐荣哲老师的写作习惯是从前往后构思:

写小说时,我喜欢把故事的绳套胡乱地往天空一抛,不管抓到“活人天上飞”还是“死人说活话”都无所谓,因为我很清楚,随后只要展开“自圆其说”的旅程就行了。

这样写可以说是充满了中国式“写意”风情。

所以这本书放在前面四本的后面。如果说学习《故事》是让故事结构完整,那么《小说课》就是让我们知道,结构不完整的小说其实也可能好看。

然而西方之所以要从后往前构思,就是避免从前往后构思的小说会写着写着控制不住。要么无法进行下去,要么写跑偏。而这个问题,徐荣哲老师在书里也没有回避,他说:

麻烦是很容易写着写着,就深陷泥潭,怎么样都拔不出来,成了断头小说。我个人的算计是……为了一处充满想象力的桃花源,断几千几百次头都划得来。

我想,一个人要写出一千篇进行不到结尾的小说,才能写出一篇完整的小说。并靠着这个方法成为全台湾70后最会说故事的人,且每年在台湾做300多场(平均1.2天一场)关于写作的培训和讲座……我觉得徐荣哲老师一定是个性格乐观,又很有活力的人。罗振宇老师眼光真好!

总之,这种结构上的不完整,完全是许荣哲老师的刻意而为之。

他在第一册第三十二节提到自己创作的小说,其最早的思路是:“时间有没有可能因为某个意外,突然消失?”——这种天马行空的思路,非常适合破除前面四本书带给我们的套路,拓宽我们的思维。我们不能因为可能写不到结尾而因噎废食,生活的规则需要打破,写作也一样。

是的,这是一本打破规则的写作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