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煤污染拖大气治理后腿 电能替代空间潜力巨大

 水针智客 2016-12-22
 【中国环保在线 废气处理】散煤燃烧是当前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的薄弱领域,已成为影响北方地区冬季大气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一系列相关政策、规划的出台,电能替代迎来历史最好发展机遇期。只是,目前部分电能替代设备的标准不统一;电能替代是个系统工程,仅靠政府补贴、电网补贴是不够的,该如何打破瓶颈?



散煤污染拖大气治理后腿 电能替代空间潜力巨大
  
  “电能具有清洁、安全、便捷等优势,实施电能替代,对于推动能源消费革命、落实国家能源战略、促进能源清洁化发展意义重大。”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司长黄学农在日前召开的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能替代产业发展促进联盟成立大会上表示,推进电能替代,必须科学分析能源结构、产业特点、环保要求、财政支持能力等。同时,要坚持市场化运作,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创新商业模式,加强社会力量研发力度。
  
  “十三五”电能替代将达4500亿千瓦时
  
  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和超低排放煤电机组发电替代散烧煤,既提高清洁能源比例,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还可缓解部分地区面临的电力消纳与系统调峰困难
  
  “散煤燃烧是当前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的薄弱领域,已成为影响北方地区冬季大气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环境保护部大气环境管理司巡视员于飞表示,破解这一难题,根本举措就是通过以电代煤、以气代煤、集中供热等措施减少散煤使用,这也是发达国家走过的经证明有效的道路。
  
  今年5月,国家发改委等8部委曾联合印发《关于推进电能替代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将电能替代上升为国家落实能源战略、治理大气污染的重要举措。日前发布的《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对电能替代也提出了明确意见。按照规划,到2020年,实现电能替代散烧煤、燃油消费总量约4500亿千瓦时,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7%。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一系列相关政策、规划的出台,电能替代迎来历史最好发展机遇期。
  
  “研究发现,目前,国内大量的散烧煤和原油的消费是造成雾霾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据统计,我国每年散烧煤大概在7亿吨~8亿吨的水平,占煤炭消费总量的20%,这与美国、欧盟相比,比例相当高。”专家认为,散烧煤主要用于采暖小锅炉、工业小锅炉,以及农村的一些生产生活领域。大量散烧煤未经洁净处理直接燃烧,排放大量大气污染物,这是考虑电能替代的主要背景。
  
  那么,用哪些电能替代散烧煤?黄学农表示,电能替代的电量,主要来自可再生能源发电,以及部分超低排放煤电机组发电。无论是可再生能源对散烧煤的替代,还是超低排放煤电机组集中燃烧原煤对散烧煤的替代,都将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
  
  业内人士认为,电能替代将进一步扩大电力消费,缓解我国部分地区当前面临的电力消纳与系统调峰困难,特别是个别地区的严重“窝电”现象。
  
  “实施电能替代,除了可以减少污染物排放,消耗‘窝电’,还有利于提升我国的电气化水平,提高生活质量;也有利于部分工业行业提升产品附加值,促进产业升级。”黄学农表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