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急跌过后,A股真的企稳了吗?

 老沈阅览 2016-12-23
急跌过后,A股真的企稳了吗?  

            郭施亮    2016-12-23

    从今年11月29日的3301高点,到12月20日的3084点,不到一个月的时间,A股市场累计最大下跌空间高达217点,跌幅近7%。

   实际上,对于12月份以来的杀跌表现,是有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在此期间,市场还上演了一轮“股债汇”三杀的风波,市场的恐慌情绪似乎达到了阶段性的高潮。然而,从市场的具体表现可以发现,自今年12月5日深港通正式开通之后,股市却出现了加速下行的走势,这恰恰与2年前沪港通开通所对应的市场表现有着显著的区别。

   经过短短数周时间的杀跌走势,沪市市场在触及半年线之后,开始呈现出弱势反弹的走势,但对于当前的上涨行情,仍以超跌之后的技术修复性质进行定义,而市场可否真正企稳,仍需要看几个因素的影响。

   其中,半年线作为一条关键性的支撑线,不少投资者把它作为心目中的牛熊分界线,而其对市场的支撑有效性就颇显关键了。甚至,可以把这一条支撑线作为衡量市场牛熊的重要判断标志,而自今年6月29日以来,沪市市场也始终稳守在半年线之上,而一旦有效失守,则意味着市场将会由强势行情转变为弱势行情,对市场投资功能的影响颇为重要。

   事实上,纵观A股市场中的几大市场指数,仅有沪市主板市场始终稳守在半年线之上,而其余市场指数却依旧处于半年线的位置之下,而沪市市场可否持续稳守在半年线之上,将会对其余市场构成较大程度上的影响。

   再者,作为前期活跃的险资举牌股,在近期的杀跌走势中,却有着不大理想的表现。其中,万科A自高位调整以来,累计最大跌幅近30%,而作为绩优股代表的格力电器,也自高位调整以来,出现了近25%的下跌空间。

   与此同时,从前期表现强劲的银行、券商、有色金属等热点权重板块的表现分析,却依旧处于阶段性的下跌趋势之中,而短期稍微反抽仍未能够有效摆脱阶段性下降通道的束缚,而这类品种的后续表现,或其可否担当起率先反弹的角色,将会颇显关键,这也将会影响到后市市场的反弹高度。

   此外,就是要紧盯市场的日均成交量能水平。

   实际上,自今年以来,A股市场的成交量能变化,就颇显特色。其中,当沪深两市日均成交量能萎缩至3500亿元以下的状况时,往往意味着市场阶段性拐点的临近,而此时市场多以底部构筑为主,等待的是反抽的过程。至于两市成交量能,如果达到7500亿元左右的单日水平,则往往意味着市场阶段性顶部的到来,随之而至的,就是高位震荡后的回调表现。

   正所谓“量价先行”,而量能指标的强弱,也往往影响到整个市场的后续表现。不过,对于当前的A股市场,经过前期轰轰烈烈的“去杠杆化”“去泡沫化”过程之后,基本上离不开以存量资金作为主导的局面,且经历近期险资资金的监管与整改之后,A股市场新增流动性的涌入热情却有所降低。由此一来,在偏弱的成交量能水平之下,也难以让股市发生大级别的上涨行情了。

   上有强压,下有强支撑,这是当前A股市场的真实写照。或许,对于目前的股票市场,持续维持着稳定表现,且满足IPO发行的有序开展,就是最佳的结果了。但,对于3000点附近的政策底区域,也基本上获得了市场多方的共识,封杀了股市再度大幅下行的空间,但投资者的赚钱难度也在水涨船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