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会拉小提琴的厨子不是好哲学家

 昵称535749 2016-12-23

2016-12-20 04:01 | 豆瓣:吃饱了才2016-12-20 04:01 | 豆瓣:吃饱了才

文/呆呆 图/来自网络

“我特别感谢哲学家理查德·福利。有段时间的我研究毫无进展,他问我:‘你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我当时脱口而出:‘制造就是思考。’”——《匠人》致谢部分

一、双手和大脑的分离

今天,“匠人精神”是一个在畅销书架和名人演讲中常常出现的词汇。无论是关心食品安全与质量标准问题的老百姓、看过《寿司之神》的观影者、擅长绘画或陶艺的手艺人,还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他们都可能谈论这样一个似乎超越时空的概念。

毫无疑问,这个词语的走红与一种公开宣扬的精神失落有关: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中,一辈子认真做好一件事,在细节上追求完美,在态度上迷恋投入的人,实在是太稀缺了。?人们这样谈论“匠人精神”,但从来没有将光环赋予过“匠艺活动”。??匠人精神是原研哉、寿司之神小野二郎,而匠艺活动,则是你我更为熟知的蓝翔挖掘机和新东方烹饪;在前者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人格与信念的力量,甚至创造力;而后者似乎被重复性的技巧和物质追求淹没。

这种矛盾的真相是,我们从未相信手工/体力劳动能够发展出除了“吃苦耐劳”之外的精神性。而“匠人精神”得到的荣耀,要么是由于这种劳动成果关乎经济发展前景;要么则是被简单化约为成功学中的抽象人格。

对于《匠人》作者桑内特来说,这种“双手”与“大脑”的分离(以及后者对前者的贬低)是令人不安的。自小学习小提琴,一朝因伤放弃音乐生涯,踏上学术道路——这位当代西方不可或缺的思想家,比任何人都深谙手艺与精神之间的关系。???


不会拉小提琴的厨子不是好哲学家

在这本书中,他像真正的手艺人一样讨论冶金、制砖、烹饪、纺织、挖隧道、吹玻璃,他会提到最早的纺织机,也会提到今天的程序员。在对细节的把握上,他令每一个身处书斋中的学者都感到震撼。

二、为什么匠人成为了一个边缘群体?

不过如前所述的这种“手脑分离”,不仅仅是为我们所熟悉,也可以被视作是西方历史发展的一种独特脉络。???在荷马时代,掌管匠艺的赫菲斯托斯在诸神中占有一席之地,接受人们满怀敬意的注视;然而在古典时代,这种敬意不再,匠艺成为了下等人的职业,但柏拉图指出匠人身上有“诗人”的一面,但显然也比不上哲人;到了今天,匠人并非无踪可循,但却是以边缘的小群体身份而存在着,桑内特指出那个时代的Linux程序员,便是这种匠人共同体的现代传人。?


不会拉小提琴的厨子不是好哲学家

从古典时代到今天,匠人的衰落是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桑内特追问的是,为什么??1. 作坊的消失:社会组织的变化?在前现代的西方,作坊并不仅仅意味着一种生产组织,而且也是一群人的生活方式。??一个金匠想要学有所成,就得在师傅的作坊里学习,默默磨练十几年的技艺,一朝拿出像样的作品,得到代表整个行业的“师傅们”的认可,才能摆脱学徒的身份走向人生巅峰。?作坊是学校也是栖居之所,因而无论在专业上还是生活上,“师傅”都是最高的权威。可以想象,技艺的传授是通过模仿、仪式以及生活细节所传递的。

或许你会问,通过“模仿”来学习,创新和进步从何而来???人们总是认为匠人与艺术家的区别,就在于后者的作品更有原创性。但桑内特指出,所谓的“原创性”其实也有特定的社会条件。?首先,无论是古希腊的雕塑还是中世纪的画作,或者放眼中国古代的瓷器,在历史的大部分时间和情境下,作者通常都是“匿名”的。如何从“工匠”一跃而成艺术家,是了解“原创”的历史试验场。??比如说文艺复兴时期最著名的金匠切里尼,或许是最早被视作艺术家的匠人之一。他在1543年为法国皇帝制作的金盐罐,毫无疑问被视作“艺术品”——因为就算皇帝也舍不得每天使用。???


不会拉小提琴的厨子不是好哲学家

然而身为行业佼佼者的切里尼这样做或许并不是出于艺术家的创作热情,而是急于通过非凡的作品来为自己“代言”,以获得可以换来物质回报的高声望。??这个盐罐的“新”也不仅得益于工匠本人的技术,而是一个行业潮流的体现:由于绘画和雕塑在这一时期的迅猛发展,金匠不得不将它们的成果吸收进来。只不过这种技艺的结合,带来了一种“天才”的效果。?事实上,在作坊为现代分工和工厂取代之前,“艺术家”们的个性解放最先威胁到了这一古老传统。当越来越多的匠人渴望成为拥有“独特性”和“原创性”的艺术家,权威就无处安放了。??但是权威既是一种约束,但也是一种保护。桑内特意味深长地指出,古老的行会能够保护工匠们不受经济波动的侵扰,因而专注于发展技艺。而一个天才的、原创的、脱离作坊的艺术家,事实上是很难保住自己的这种独立性的。

2. 机器到底是好是坏??提到作坊的消失,就不得不提到取代他们的庞大工厂,以及其中各式各样的现代机器。??今天的人们或许对机器已经习以为常,但18C的人们对此忧虑重重:有了机器,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手艺”?

但机器并非都是弗兰肯斯坦式的怪物。桑内特将机器的功能分为对人类能力的“模仿”和“放大”,前者关心的是“我们现在是什么”,后者关心的则是“我们可以成为什么”。但这两者之间的界限很可能是模糊不清的。


不会拉小提琴的厨子不是好哲学家

1738年,著名的法国发明家沃康松制作了一个会吹长笛的“人”和一个会拉屎的“鸭子”。当然,长笛吹的并不怎么样,鸭子拉屎也没成功,但是当人面对这种拙劣的模仿,仍然会发出惊叹,或会心一笑。


不会拉小提琴的厨子不是好哲学家

可是当他在1741年受命发明纺织机的时候,情况就截然不同了。这种新的机器能够区分不同的丝线,织出比人工更复杂的图案。可是每当沃康松出现在街上,就会被工人们围殴——因为他发明的机器带来了大批失业。机器的强大只是反衬出了人力的弱小。


不会拉小提琴的厨子不是好哲学家

从拉屎的鸭子到纺织机,其实只是一步之遥,但是可以引发我们对人类能力的思考。如果我们关心的只是对人类能力的“放大”,或者“我们可以成为什么”,那么可以迎接无限广阔的可能性——就像是ipod ipad iphone远超人类记忆力的存储能力。??但是作为个体的人,终究是能力有限的。想象一个纺织女工面对沃康松发明的纺织机,你会发现,一方面人类的力量,被发展到空前的地步;但另一方面,与机器的完美相比,人的弱小、失败和犯错都是不可容忍的。???人类驾驭机器的思维能力得到越来越充分的重视,但那些更基本的实践能力要么因为商品潮流而没有必要;要么则因为与机器相比效率太低而不值一提。(当然,今天其实也有向“手工”回归的复古潮流,“手工的”、“小作坊的”似乎就意味是更精致的、安全的、天然的——高级的。但这里不将手工作为商品来讨论,而是把它作为一种人类经验来讨论。)?这就是匠人衰落史留下的问题,也是桑内特在书中想要回答的问题:制造具体物品的过程对我们认识自己有何影响?

三、回顾:匠艺作为人类发展的理想

回到启蒙时代,也就是沃康松的纺织机诞生之寄,机器与人的关系并没有这么紧张。恰恰相反,对于像狄德罗这样的学者来说,做工和劳动这样的实践活动,对于人类经验来说至关重要。?狄德罗是《百科全书》的作者,这部像字典汇编一样的皇皇巨著不仅体现了知识和理性的力量,更强调劳动和身体实践的意义,“匠人”重新获得了古希腊时代曾有的声誉。


不会拉小提琴的厨子不是好哲学家

书中的插图描绘匠人工作的过程,也记录下了他们完成工作时的表情:“感到心满意足,散发出一种安宁祥和的感觉。”桑内特比喻说,就像是夏尔丹笔下的静物画。???


不会拉小提琴的厨子不是好哲学家

从技艺的流程到这种精神状态,是语言无法抵达之域:毕竟最优秀的作家都很难描写“如何系一个活结”。在桑内特看来,匠艺这种人类经验似乎为理性设定了一个界限,在这个界限之外,图像、想象和通感,是比逻辑更有力的媒介。

那么,像普通劳动这样的实践活动到底意味着什么呢?门德尔松在看完《百科全书》之后得出了一个公式:Bildung=Kultur+Aufklarung.简单来说,要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一个受过教育的人,就意味既要知道理性思考,也要把握各种实践文化。??而狄德罗等人呼吁人们向社会下层的劳动者学习,无非是想强调“在劳动中学习”。可是人们能够学到什么呢?

桑内特花了一整章的篇幅讨论拉琴、烹饪等等技艺的细节,目的是探讨培养技能的共通点,揭示手与脑之间的关系:比如,人们抓住东西的动作意味着一定的预判能力;使用菜刀时的动作体现了“自制”与“放松”的艺术;吹玻璃时的专注源于手-眼配合下的“物我同一”……总之,各种重复的练习、看似枯燥的流程,并不是一眼看穿的“无聊”,而是具有匠艺内在的节奏感。恰恰是这种节奏与专注带来了情感上的投入,而非相反。?另一个重要的收获是“有益的失败”。在制作物品的过程中,匠人总是会碰到各种各样的,或偶然或人为的阻力。机器的目标是消灭失败和阻力,让效率最大化。但匠人有的时候愿意做失败的朋友:接受挫折——甚至主动让事情变复杂,这是一种探索的技巧。

四、如何在物质现实中找到归宿?

让我们走得更远一点,抽象一点,匠艺需要的是一种“双向交流”:一个陶匠会按照头脑中的形象试图改造一堆黏土,但通过手的触摸与眼睛的判断,他会知道如何调整自己的蓝图和动作。人不会完全囿于自己的意志,肆意妄为;但也不会惧于客观条件的限制,而毫无行动。?在内在情感与外在事物之间达到平衡,这既是一个优秀匠人的必备素养,也是关乎“人应该成为什么”的理想。??“人应该成为什么”,总是关系到人如何对待经验,特别是接触客观事物的经验。桑内特说,“匠艺”就像是席勒笔下的“游戏”。在游戏中,快感与自律得以和谐,形式感与探索的自由,都得以存在。就像游戏中的孩童总是快乐的,这种寄托人类理想的匠艺,流露出的表情,也是狄德罗所描绘的那种安详愉悦。?这种对待“经验”的方式,在桑内特看来是至关重要的。在结语部分,他将自己此前的琐碎讨论与实用主义的纲领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种“经验的匠艺”。

这一理念关乎个体如何“在物质现实中找到归宿”,也关乎对于民主政治的重新构想。在桑内特看来,智商测验背后对人能力的等级划分,是一种纯粹的精英意识形态。而匠艺活动所要求的普遍能力,几乎是人人可以获得的。这种能力体现为具体工作中的技艺,但也体现为:游戏、专注、质疑和贯通,这些对政治生活同样重要的因素。

与许多人对“公民素质”的批评相反,桑内特在意的并不是公民头脑中的政治观念,而是一套自我治理的技能。这套技能的缺失,很大程度上不应归咎于公民自身,而是庞大的分工制度和媒体工具。

但问题在于,一个技艺卓越的匠人——比如原子弹的制造者,真的会如他所说成为一个政治活动的良好参与者吗?直到最后,桑特内也认为自己没有完全解决这个问题,他强调在匠艺活动的各阶段都进行反思,但显然,这种反思可能被高估了,正如匠艺活动也一定程度上被浪漫化了。

比起他对具体匠艺的探讨和论证,桑内特大开脑洞提出的问题确实更吸引人:劳动的问题、劳动者的问题、技术冲击下的经验问题。而且所有这些都都关乎书写者自身,像他那样生活与写作:煞有介事地讨论吹玻璃、看食谱、浇水泥,码代码,真是迷之魅力啊。

2016.8 纽约


不会拉小提琴的厨子不是好哲学家 

  查看原文   版权属于作者  商业转载联系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