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体诗的用韵
近体诗一般只押平声韵,要求本韵到底,韵脚多在偶句。首句可用韵,也可不用韵。
本韵到底
二、四句用韵的五言律绝 如唐.孟浩然的《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新”“人”是平声“真”韵。
再如唐.贾岛的《题诗后》: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流”“秋”是平声“尤”韵。
二、四句用韵的七言律绝 如唐.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闻”“君”是平声“文”韵。
再如唐.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亲”“人”是平声“真”韵。
一、二、四句用韵的五言律绝 如唐.王涯的《闺人赠远》:
花明绮陌春,柳拂御沟新。
为报辽阳客,流光不待人。
“春”“新”“人”是平声“真”韵。
再如唐.戴叔伦的《关山月》:
一雁过连营,繁霜覆古城。
胡笳在何处,半夜起边声。
“营”“城”“声”是平声“庚”韵。
一、二、四句用韵的七言律绝 如宋.岳飞的《题青泥市壁》:
雄气堂堂贯斗牛,誓将贞节报君仇。
斩除顽恶还车驾,不问登坛万户侯。
“牛”“仇”“侯”是平声“尤”韵。
再如明.于谦的《石灰吟》:
千锤百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山”“闲”“间”是平声“删”韵。
二、四、六、八句用韵的五言律诗 如宋.真山民的《泊白沙渡》:
日暮片帆落,渡头生冥烟。
与鸥分渚泊,邀月共船眠。
灯影渔舟外,湍声客枕边。
离怀正无奈,况复听啼鹃。
“烟”“眼”“边”“鹃”是平声“先”韵。
再如明.夏完淳的《即事》:
复楚情何极,亡秦气未平。
雄风清角动,落日大旗明。
缟素酬家国,戈船决死生。
胡笳千古恨,一片月临城。
“平”“明”“生”“城”是平声“庚”韵。
二、四、六、八句押韵的七言律诗 如唐.杜甫的《咏怀古迹》: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佰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高”“毛”“曹”“劳”是平声“豪”韵。
再如杜甫的《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逢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欢,嗝篱呼取尽余杯。
“来”“开”“醅”“ 杯”是平声“灰”韵。
一、二、四、六、八句押韵的五言律诗 如唐.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行”“明”“生”“兵”是平声“庚”韵。
再如唐.张籍《没蕃故人》:
前年戍月支,城下没全师。
蕃汉断消息,死生长别离。
无人收废帐,归马识残旗。
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时。
“支”“师”离”“旗”“时”是平声“支”韵。
一、二、四、六、八句押韵的七言律诗 如宋.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经”“星”“萍”“丁”“青”是平声“青”韵。
再如明.张煌言的《书怀》:
一剑横磨近十霜,端然搔手看天狼,
勋名几误乘槎客,意气全轻执戟郎。
圯上书传失绛灌,隆中策定起高光。
山河纵破人犹在,试把兴亡细较量!
“霜”“狼”“郎”“光”“量”是平声“阳”韵。
首句借 韵
唐中期的律诗多以本韵到底,因首句用韵的要求不是太严格,后来就出现了首句借韵的律诗。
谢榛《四溟诗话》中说:“七言律绝,起句借韵谓之‘孤雁出群’,宋人多有之。”
首句借相通的韵,称为借“邻韵”。
首句借不相通的韵,称为借“别韵”。 今人多只知首句借邻韵,其实首句也可借不相邻的韵。因前人没有此说,余且以借“别韵”述之(因首句可不用韵,首句借“别韵”或可认为是用“平”不用韵)。
首句借“邻韵”的五言绝句 如唐.金绪昌的《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首句的“儿”是平声“支”韵。二、四句的 “啼”“西”是平声“齐”韵。“支”古通“齐。
再如元.郑思肖的《自题墨兰图》:
深谷暖云飞,重岩花发时。
非因采樵者,那得外人知。
首句的“飞”是平声“微”韵。二、四句的“时”“知”是平声“支”韵。“微”古通“支。
首句借“邻韵”的七言绝句 如唐.方干的《思江南》:
昨日草枯今日青,羁人又动故乡情。
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首句的“青”是平声“青”韵。二、四句的“情”“明”是平声“庚”韵。“青”古通“庚”。
再如唐. 杜牧的《清明》:
清明前后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首句的“纷”是平声“文”韵。二、四句的“塊”“ 村”是平声“文”韵。“文”古通“删”。
首句借“邻韵”的五言律诗 如唐.李白的《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首句的“中”是平声“东”韵。二、四、六、八句的“浓”“钟”“峰”“松”是平声“冬”韵。“东”古通“冬” 。
再如宋.苏轼的《访张山人》:
万木锁云龙,天留与戴公。
路迷山向背,人在壤西东。
荠麦馀春雪,樱桃落晚风。
入城都不记,归路醉眠中。
“龙”是平声“冬”韵。二、四、六、八句的“公”“风”“中”是平声“东”韵。
首句借“邻韵”的七言律诗 如唐.方干的《感时》:
世途扰扰复憧憧,真恐华夷事亦同。
岁月自消寒暑内,荣枝尽在是非中。
今朝优作青襟子,明日还成白首翁。
堪笑愚夫足纷竞,不知流水去无穷。
首句的“憧”是平声“冬”韵。二、四、六、八句的“同”“中”“翁”“穷”是平声“东”韵。
再如宋.林逋的《山园小梅》:
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首句的“妍”是平声“先”韵。二、四、六、八句的“园”“昏”“魂”“尊”是平声“元”韵。“先”古通“元”。
首句借“别韵”的五言律绝 如唐.曹邺的《四怨三愁五情诗十二首》(其四):
手推呕哑车,朝朝暮暮耕。
未曾分得谷,空得老农名。
首句的“车”是平声“鱼”韵。二、四句的“耕”“名”是平声“庚”韵。“鱼”“庚”不是邻韵。
[注] 此诗为拗句格(起句的第二字当仄用平),同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起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第二字当仄用平)。
首句借“别韵”的七言律绝 如唐.王维的《失题》:
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余。
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寄书。
首句的“思”是平声“支”韵。二、四句的“余”“书”是平声“鱼”韵。“支”“鱼”不是邻韵。
首句借“别韵”的五言律诗 如唐.刘长卿的《岳阳馆中望洞庭》:
万古巴丘城,平湖此望长。
问人何淼淼,愁暮更苍苍。
叠浪浮元气,中流没太阳。
孤舟有归客,早晚达潇湘。
首句的“城”是平声“庚”韵。二、四、六、八句的“长”“苍”“阳”“湘”是平声“阳”韵。“庚”“阳”不是邻韵。首句中的巴丘城是专有地名,刘长卿也只好借“别韵”了。
再如唐.李商隐的《北青萝》:
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
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
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首句的“崦”是平声“盐”韵。二、四、六、八句的“僧”“层”“藤”“憎”是平声“蒸”韵。“盐”“蒸”不是邻韵。这首诗中的北青萝地处崦山。残阳也只能“西入崦”了。
首句借“别韵”的七言律诗 如宋.陈傅良的《用前韵招蕃叟弟》(其二):
落花风雨奈愁何,愁亦不应缘落花。
尚可流觞追曲水,底须占鵩似长沙。
无人晤语鸟乌落,为我食贫楼笋佳。
休说关河无限恨,腹非空怒道旁蛙。
首句的“何”是平声“歌”韵。二、四、六、八句的“麻”“沙”“蛙”是平声“麻”韵。“歌”“麻”不是邻韵。“佳” 是平声“佳” 韵,此诗亦可视为邻韵通押。
由此可见,特殊情景下,首句也可借“别韵”。
首句借“别韵”,或可视为首句借韵的变格。
首句借别韵的诗少见。初学者慎用。
邻韵通押
一首诗用了相邻的韵字叫押通韵(邻韵通押)。
押通韵的五言律绝 如唐.刘长卿的《平蕃曲》:
绝漠大军还,平沙独戍闲。
空留一片石,万古在燕然。
一、二句的“还”“闲”是平声“删”韵。第四句的“然”是平声“先”韵。“删”古通“先”。
再如唐.宋之问的《渡汉江》:
岭外音书断,终冬复历青。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第二句的“青”是平声“青”韵。第四句的“人”是平声“真”韵。“青”古通“真”。
押通韵的七言律绝 如唐.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人何处来。
一、二句的“回”“来”是平声“灰”韵。第四句的“衰”是平声“支”韵。“灰” 通“支”。另有“衰”入“灰”韵一说,但字书与《诗韵合璧》未载。
再如唐.杜牧的《木兰庙》: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
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
一、二句的“儿”“眉”是平声“支”韵。第四句的“妃”是平声“微”韵。“支”古通“微”。
押通韵的五言律诗 如唐.杜甫的《客旧舘》:
陈迹随人事,初秋别此亭。
重来梨叶赤,依旧竹林青。
风噪何时卷,寒砧昨夜声。
无由出江汉,愁绪月冥冥。
二、四、八句的“亭”“青”“冥”是平声“青”韵。第六句的“声”是平声“庚”韵。“青”古通“庚”。
再如杜甫的《吾宗》:
吾宗老孙子,质朴古人风。
耕凿安时论,衣冠与世同。
在家常早起,忧国愿年丰。
语及君臣际,经书满腹中。
二、四、八句的“风”“同”“中”是平声“东”韵。第六句的“丰”是平声“冬”韵。“东”古通“冬”。
押通韵的七言律诗 如唐.李商隐的《无题》: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园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风。
一、二句的“重”“缝”是平声“冬”韵。四、六、八句的“通”“红”“风”是平声“东”韵。
再如宋.邵雍的《插花吟》:
头上花枝照酒卮,酒卮中有好花枝。
身经两世太平日,眼见四朝全盛时。
况复筋骸粗康健,那堪时节正芳菲。
酒函花影红光溜,争忍花前不醉归。
一、二、四句的“卮”“枝”“时”是平声“支”韵。六、八句的“菲”“归”是平声“微”韵。“支”古通“微”。
另如宋.欧阳修的《怀嵩楼小饮》《寄答王仲仪太尉素》
明朝亦有押通韵的律诗。
如徐渭的《春日过宋诸陵》:
落日愁山鬼,寒泉锁殡宫。
魂犹惊铁骑,人自哭遗弓。
白骨夜半语,诸臣地下逢。
如闻穆陵道,当日悔和戎。
二、四、八句的“宫”“弓”“戎”是平声“东”韵。第六句的“逢”是平声“冬”韵。
押通韵也只是限于“邻韵”。在唐宋人的律诗中很难找到“东”“冬”与“青”“蒸”“庚”通押的律诗。
上面几首诗的作者贺知章、杜甫、欧阳修、徐渭都有能力“本韵到底”,之所以押通韵,也可能是为“意”所迫。
清朝时多视押通韵“错韵”。例如:《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里,探春见香菱苦吟限“十四寒”韵的咏月诗,隔窗笑道:“菱姑娘,你闲闲吧。”香菱答道:“闲字是‘十五删’,错了韵了!”
尽管如此,清诗中也能找到押通韵的诗。
如汪士慎的《绝句》:
目眩心摇寿外翁,兴来狂草活如龙。
胸中原有烟云气,挥洒全无八法工。
第一句的“翁”与第四句的“工”是平声”“东”韵,第二句的“龙”是平声“冬”韵。
邻韵通押有进退格(一进一退)、辘轳格(双出双入)、葫芦格(先二后四,此格或可用于排律)之说。
进退格 两韵并用,一前一后。如唐.李师中的七律诗《送唐介》:
孤忠自许众不与,独立敢言人所难。
去国一身轻似叶,高名千古重于山。
并淤英俊颜何厚,未死奸谀骨已寒。
天为吾君扶社稷,肯教夫子不生还。
第一联的“难”与第三联的“寒”是平声“寒”韵。第二联的“山”与第四联的“还”是平声“删”韵。“寒”古通“删”。
再如宋.戴复古的《庚子荐讥》(其三):
去岁未为歉,今年始是凶。
谷高三倍价,人到十分穷。
险淅矛头米,愁闻饭后钟。
新来慰心处,泷麦早芃芃。 。
第一联的“凶”与第三联的“钟”是平声“冬”韵。第二联的“穷”与第四联的“ 芃 ”是平声“东”韵。
这种用韵格很可能是古人的“戏作”。
王力先生批评这种用韵格是“作茧自缚”。
邻韵通押可视为用韵的“变格”,古人这种用韵的自由度几乎相当于现今试行的“新韵”。
和诗用韵
和诗分不限韵与限韵两种。不限韵的和诗同题而不同韵,限韵的和诗同题而且同韵。
不限韵的和诗 例如唐.陆龟蒙的《和袭美女坟湖》:
水平波淡逸回塘,鹤殉人沉万古伤。
应是离魂双不得,至今沙上少鸳鸯。
附:袭美(皮日休,字袭美)的《女坟湖》:
万贵千奢已寂寥,可怜幽愤为谁娇。
须知韩重相思骨,直在芙蓉向下消。
皮日休《女坟湖》用的是平声“萧”韵。陆龟蒙《和袭美女坟湖》用的是平声“阳”韵。
限韵的和诗分和韵与步韵。
限韵的和诗 和韵的诗同韵不同字。例如清 .谭宏宪的《和邵光允过望岳园》:
石倾迷洞口,路已失桃园。
一阁堪容膝,三花欲入轩。
会心宁在远,长啸却忘言。
竟日淹留处,泉声未觉喧。
附:邵光允的《过望岳园》:
丘壑耽清兴,兰亭剩有园。
林深绿到郭,舟小水当门。
古洞空音杳,残碑手迹存。
先民留韵事,荒落共谁论。
这两诗用的都是平声“元”韵。
步韵(又称次韵、原韵)的和诗要求同韵、同字。
例如唐.陆龟蒙的《和袭美虎丘寺西小溪闲泛三绝》(其三):
荒柳卧波浑似烟,宿云遮坞未全痴。
云情柳意萧萧会,若问诸余总不知。
附:袭美的《虎丘寺西小溪闲泛三绝》(其二):
绝壑只怜白羽傲,穷溪唯觉锦鳞痴。
更深尚有通樵处,或是秦人未可知。
这两首诗用的都是平声“支”韵中的“痴”“知”。
另外,还可以用仄韵和平韵诗。
例如唐.元禛的《和乐天折剑头》:
闻君得折剑,一片雄心起。
诅忆铁纹龙,潜在延津水。
风云会一合,呼吸期万里。
雷震山岳碎,电斩鲸鲵死。
莫但宝剑头,剑头非此比。
这首诗用的是上声“纸”韵。
附:唐.白居易的《折剑头》:
拾到折剑头,不知折何由。
一握青蛇尾,数寸碧烽头。
疑是斩鲸鲵,不染刺纹虬。
缺落泥土里,委弃无人收。
我有鄙介性,好刚不好柔。
句轻直折剑,犹胜曲全钩。
这首诗用的是平声“尤”韵。
叠韵的和诗 如果自己按已作诗的诗韵,再作一首或几首用原韵和自己的诗,称“叠韵”。
例如宋.苏轼的《新城道中二首》:
一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河水清。
西岭人家应最乐,煮葵烧笋饷春耕。
二
身世悠悠我此行,溪边委辔听溪声。
散材畏见搜林斧,疲马思闻卷旆钲。
细雨足时茶户喜,乱山深处长官清。
人间歧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
这两首诗同韵、同字。
在旧诗韵(平水韵)里,平声“四支”韵中的“支”“为”“奇”,“九佳”韵中“佳”“怀”,“十灰”韵中的“灰”“才”“能”(读tai),“十三元”韵中的“元”“门”,读起来音调并不和谐。尽管如此,现在依旧韵作格律诗,仍须用本韵部的韵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