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彝家人与植物健苦荞的传说
2016-12-24 | 阅:  转:  |  分享 
  
彝家人与植物健苦荞的美丽传说四川大凉山苦荞的传说在彝人的口耳相传中,有着一个关于苦荞的传说,相传远古时期,由于洪荒灾害降临,彝人祖先阿普居
木在忍饥挨饿、抵抗着灾难和不幸的时候,一只掠过惊涛骇浪、闯过狂风暴雨的金丝雀从遥远的地方给阿普居木送来了一颗荞粒,放在了他的手心里
,金丝雀由于极度疲劳,吐尽最后一滴鲜血和胆汁后,倒在了阿普居木的手心里,阿普居木痛惜地捧着金丝雀,热泪洒在金丝雀的身上,金丝雀化做
了美丽的女人兹俄尼拖。洪水退去后阿普居木和兹俄尼拖将粘满金丝雀鲜血和胆汁的荞粒植入土中,不久,山坡上开满了红的荞花,结出的荞麦,苦
味中散发着清香。美丽的兹俄尼拖叫这种荞麦为“苦荞”。从此,彝人在荞花满坡,茶歌满天的大凉山上繁衍生息…寻荞历程当然,这只是一个美丽
的传说。在凉山的《事物起源·荞》中有歌词云:“远古之时,北方未闻有苦荞,南方有荞没听说,东边不种荞,西边还是不点荞,世上没有苦荞种
。丁古兹洛哟,去寻荞来栽,兹阿乐尼山上寻,一天寻在山脚,找是找着了,却见颗粒小如雪,结果不像果。又有一天来寻荞,荞茎粗又壮,荞秆长
得茂盛又好看,有荞必开花,开花就结果,有果就有粉,此荞才是世间栽种谋生荞。”从这段歌谣中可窥出当年彝人寻荞的艰辛,也可看出是彝族的
先民发现和种植苦荞的过程。荞麦的来源在《荞麦的来源》诗中也说:“人在社会上,母亲位至尊;各类庄稼中,荞麦位至上。苦荞位居首,甜荞位
居后”。另外还有许多歌颂苦荞重要性的歌谣,现代彝族诗人吉狄马加的诗集中也有着几首关于苦荞的诗歌。荞麦分为苦荞麦和甜荞两种。作为凉山
地区的彝人最早栽种的粮食作物之一,它伴随着彝人的生存与延续,给彝人带来了人丁兴旺,成为休生养息的主食之一。苦荞生长凉山地区属于高寒
气候,很是适合栽种荞麦,苦荞的产量和营养价值都高于甜荞,所以彝族地区普遍栽种苦荞,成为了主食之一。每年的耕作季节,彝人们都要在辽阔
的地里洒下苦荞种,待秋后收下一筐筐苦荞籽。在凉山的历史上,由于苦荞生长期短,存活率高,使其经常以备荒作物的面目出现,一旦遭了灾,
农作物无法获得收成的时候,苦荞就成了救命粮食,即使到了三伏,仍能种苦荞麦以补救。荞麦荞麦,颜色灰黑,质地粗糙,像上帝专为厚道淳朴
、坚韧实在的彝乡人民所造之物,虽然生长在灾患里,苦的是命,却能让人们感受到灾后甘甜,暂时不再害怕饥饿与食物匮乏。作为彝族人民的主食
之一,苦荞不可或缺地融入了彝乡人民的血肉与灵魂之中。从日常生活、节庆之日、贵客临门乃至婚嫁、丧事、祭祀祖先都缺少不了她的身影,而且
根据不同的情况,荞粑粑也有不同的做法,形状大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比如祭祀、婚丧就有祭祀送灵荞、婚丧嫁娶荞,毕摩仪式中也一些特定的仪
式,比如驱风湿就必须爆炒荞粒,俗称爆荞花,以祭神灵取悦鬼神;家神不悦使人致病,也必须以荞粑作祭等。植物健苦荞是上品苦荞吃法如果你
经常走进彝家,看着彝乡人用子母灰烧出的苦荞粑粑,吃着用牛耳大的树叶包好并蘸了蜂蜜的苦荞粑粑,回味着苦甜爽口,又纯又香,随时都能勾引
出你无数的食欲的苦荞粑粑,喝着美味的泡水酒,品着醇香的植物健苦荞茶,听着主人的敬酒歌,跳着达体舞,这样的日子一定让你留念往返,就算
离开美丽的大凉山也会幸福的怀念。而且苦荞粑粑还能长时间地保存,就算摆放个十天半月不会变质。彝族的信仰彝族是一个崇拜祖先的民族,永远
也忘不了自己的根,就连祭祖中《指路经》描绘的也是草上结稻穗、蒿上长苦荞,展示在彝人眼里的也是苦荞丰收的景象。她作为彝族心目中是五谷
之王,已经融入了彝乡人民的历史文化之中,有着血脉共存之情。随着时代的变迁,苦荞粑粑已成为凉山的一道特色食品,并且具有了一种原始的稚拙和素朴的关怀。
献花(0)
+1
(本文系annybabyi38...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