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凝炼联班一期第一次联赛,部分作品集

 三槐世家馆 2016-12-24

 第一联
出句1:烟波遮远棹【水墨蓝衫】
联意:出句很容易让人们联想到朱熹老爷子的诗句:烟波一棹知何许⑺?鶗鴃两山相对鸣(鶗鴃读音[tí jué],杜鹃也),烟波浩渺,远棹似有似无,知想谁边···韵味悠长。(---老歌)
点评人:水墨蓝衫
出句1:烟波遮远棹【水墨蓝衫】
对句1:竹笛透长空《小诗》
点评: 竹笛穿透长空,透,穿之意!似在鸣愤懑,鸣悲哀,“透”字极尽发泄心中情绪!意欲追随着远去的小舟,笛声阵阵,绵长不尽!

出句1:烟波遮远棹【水墨蓝衫】
对句1:泪水挂香腮【雨荷】
点评: 试想一个美人在江边依依不舍的望着远去的人儿,伤心落泪,典型的送别联,画面很真实。

出句1:烟波遮远棹【水墨蓝衫】
对句1:孑影立斜阳【清韵】
点评: 极目紧随那一叶孤舟渐行渐远,终于在烟波浩渺的江面中湮没,孑身夕阳尽落,仍不舍离去。对句虽没有直抒悲伤,凄凉字眼,却无一不透着凄凉之境,含蓄带来的余味更久。

出句1:烟波遮远棹【水墨蓝衫】 
对句1:月色笼青山【甜甜】
点评: 傍晚的江面越发显得清冷,客船归去,唯有青山无声的笼罩在淡淡的月色中,袅袅雾气,似真亦幻,青山,月色,与烟波,你可以说那是一种朦胧美。

出句1:烟波遮远棹【水墨蓝衫】 
对句1:笛曲送家人【晚枫】
点评: 江面烟波浩淼,小舟已隐约难见。此刻笛声却意在不舍,对的很不错。

出句1:烟波遮远棹【水墨蓝衫】  
对句1:泪眼送离人【一分钱】 
点评: 词性结构都很工,典型的送别联。烟波远棹迷望眼,江边忍顾送离人,赞!

出句1:烟波遮远棹【水墨蓝衫】 
对句1:古渡绕离歌【灵溪】
点评: 对联符合联律。词性、结构对应正确。烟波遮住了远去的客船,古渡久久萦绕着忧伤离别的声音。这个歌不一定是歌声,许是道别时的叮嘱,许是心中的呼喊,在耳畔久久盘旋

出句1:烟波遮远棹【水墨蓝衫】 
对句1:楼阙透离歌【云臣】
点评: 茫茫烟波遮住了远去的友人,楼阁上传来阵阵悲歌,是不忍送到渡头,是以离歌相送,心中的离愁更不堪言,对句构思特别,大赞!

出句1:烟波遮远棹【水墨蓝衫】 
对句1:尺素寄离情【平凡的我】
点评: 烟波已载小舟去,离别种种愁苦,千言万语唯向信笺诉,不错的正对!

出句1:烟波遮远棹【水墨蓝衫】 
对句1: 倦眼望乡山【倾暖】
点评: 上下联格律正确,词性宽类对品,结构对应。在意境上,出句,烟波遮住友人远行的小舟,从角度来看是从送行人的角度所写,但是对句望乡山,应该是从游子的角度来写,漂泊的疲惫。

出句1:烟波遮远棹【水墨蓝衫】 
对句1: 水岸荡孤云【闲云】
点评: 水岸,江水岸边,这里应该不是指投射在水里荡漾的孤云,这孤云似孤独的我,在岸边来去徘徊,你棹舟远去,我心似孤云。当去复当停?送行人是追随也难,留下也难。此对句别具一格,遣词意象很美!
(老歌:用系呢)

出句1:烟波遮远棹【水墨蓝衫】 
对句1:笛曲唤亲人  (紫玉轩)
点评: 烟波/笛曲   远棹/亲人,工对!
小棹渐行渐远,终于在浩淼江水中隐约而去,笛曲如心声,声声回荡,似在呼唤远去的亲人,流水对,回扣的很好。

出句1:烟波遮远棹【水墨蓝衫】
对句1:慈母望长空【湖镜】
点评: 儿行千里母担忧!望眼欲穿,都随一棹远,烟波浩渺的江面正如重逢之日的渺茫,唯有长空盼着雁信,苦盼儿归,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出句1:烟波遮远棹【水墨蓝衫】 
对句1:柳影别离人【诗若】
点评: 柳影依依,极尽不舍之情,把道别之情寄托于柳,拟人手法,画面忧伤中带着一些柔弱感,柳是婀娜的,也是柔弱无力的,就像对命运的无能为力。

出句1:烟波遮远棹【水墨蓝衫】 
对句1:云雾隐长萧【安然】
点评: 长箫,悠长的箫声,似在向远方的小舟道别,箫声绵长不尽之意,却被云雾给阻断。就像渐远的小舟,意境很棒,望眼的遮挡,离别的话还没说完,都似箫声被吞没。
老歌---锁呢?

出句1:烟波遮远棹【水墨蓝衫】 
对句1:泪眼送离人(随遇)
点评: 流水好对!泪眼送别远去的游人,对句补充了离别景象,有送别就有悲伤,很工整。

出句1:烟波遮远棹【水墨蓝衫】
对句1:泪眼望离人【清韵】
点评: 小舟隐约,分不清烟波遮眼,还是泪眼婆娑之故,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不语惟有泪千行,望此句不禁心酸。

出句1:烟波遮远棹【水墨蓝衫】 
对句1:月影笼寒山【云轻】
点评: 远棹/寒山,词性色彩很一致。江中最后一叶小舟是家人的呼唤。此刻江边鲜有人至,傍晚骤降的清冷,暮色的朦胧,分不清是雾气的氤氲还是心里孤独的迷茫感,就像那轮月影无声的笼罩在寒山中,对句补充了出句的冷清感,可以看作景联,也可以看成是一种心境。

出句1:烟波遮远棹【水墨蓝衫】 
对句1:鹭影立寒江【春水东流】
点评: 鹭影本是闲逸的,然而气候常随心变化,怎么鹭影此刻站立在江也变得寒冷异常,像我,又像这离别的写照!

出句2:坐看云舒卷【蓝天】
联意:出句化用《小窗幽记》中联句: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出句联意很是深邃,从此联可以品读到一种娴静淡定的人生态度,那我们呢?等待大家的回答。(---老歌)
点评人:蓝天等

出句2:坐看云舒卷【蓝天】
对句2:闲听花落开【清韵】
云烟点评:上下联关联紧密。从中可以品读到一种宠辱不惊,淡定的情怀。上联是视觉,下联是听觉,这种通感的用法妙,无声亦有声,有声似无声,心乱,万物无声,心静,一切有声,那种声细切而优美,荡漾于魂灵深处。不错。

出句2:坐看云舒卷【蓝天】
对句2:醉吟春去来【逍遥】
娟点评:上下联节奏、意境、结构相当;上联娴静淡雅,下联洒脱浪漫。
任凭风韵变换,岁月的艰辛只不过一杯酒,一饮而过。

出句2:坐看云舒卷【蓝天】
对句2:闲敲字仄平【小诗】
娟点评:对仗工整,节律相当。结构无误。上联任凭风云多变幻,下联为我自闲游墨海,浏览华夏几千年文化的风采。对句新颖。

出句2:坐看云舒卷【蓝天】
对句2:闲听雨密疏【蓝色】
对句2:静听雨密疏【蓝色】
云轻点评:上下联从视觉,听觉两个方面表达人生的态度,惬意,悠闲,云卷云舒,我心悠然,雨疏雨密,我心无扰,个人感觉,下联意境很好。

出句2:坐看云舒卷【蓝天】
对句2,倾听曲畅扬【晚枫】
云轻点评:下联从听觉落笔,思路可取,但对句倾听,畅扬,与上联相对的结构不稳,应该避免的

出句2:坐看云舒卷【蓝天】
对句2:闲斟酒淡浓【沧海如萍】
蓝天点评:出对句关联紧密,对仗工整,意境相当,上景下情。下联/闲斟酒淡浓更是让人品味出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闲情雅致的淡定情怀。寓情于酒,超然物外,何有忧哉

出句2:坐看云舒卷【蓝天】
对句2:笑谈缘去来【清韵】
倾暖点评:当我看到上联时,让我立即想起了清代张英的名联:
白鸟忘机,看天外云舒云卷
青山不老,任庭前花落花开
我们上面的那个出句和此名联是不谋而合,有异曲同功之妙,都表现了一种向往恬淡宁静,不被名利所羁的隐士情怀。
再说对句,此对句也正吻合了上联的意境,其中"笑”字用的好,把一种孤高、超脱,不被红尘所困的人生态度表现的淋漓尽致,真可谓是"沉浮得失何羁我,闲伴沙鸥看夕阳”。此对句唯一不足之处就是缘在此处有点狭隘,有点弱,但此对句仍不失为一好对句,

出句2:坐看云舒卷【蓝天】
对句2:懒争谁是非【君惜竹】
倾暖点评:
         疏篱茅舍处,清影映斜晖。
         坐看云舒卷,懒争谁是非。
此对句和出句真可谓天作之合,似出一人之笔,下联把上联的意境延伸了,其中懒字用的好,不被红尘所困,不为是非所扰,一种超度,孤高的情怀,此对句没别的说的,只一个字"好”!

出句2:坐看云舒卷【蓝天】
对句2:不闻梦缺残【安然】
枫红点评:句意关联,意境相当,静看云卷云舒,不关未来的好坏,依然洒脱而过。

出句2:坐看云舒卷【蓝天】
对句2:不言人是非【娟】
枫红点评:上下联关联紧密,结构词性都无错,人时间不说人的是是非非,淡然看过,多好啊!

出句2:坐看云舒卷【蓝天】
对句2:任由春去来【甜姐】
安然点评:对仗工整,语境相关。赞!

出句2:坐看云舒卷【蓝天】
对句2:不闻人是非<倾暖>
逍遥点评:很好的流水对。上联惬意,下联脱俗。

出句2:坐看云舒卷【蓝天】
对句2:闲听风去来【甜姐】
艾艾点评:上下句关联得较紧密,出句是那么悠闲自得,对句与之遥相呼应,闲听风,风能扫去大自然中的灰尘,从更深的寓意来说,听风的来去,即扫去心灵上的尘埃,进一步深化了出句的意境,显得人的胸怀更豁达,更淡定,赞一个!

出句3:二月书窗香暗入【一分钱】
联意:人勤春来早,初春二月的味道,给人太多的遐想。是冬梅的余韵?是初桃的幽香?随着春风随着细雨,悄然来到窗前,陪君晨读,伴君轻吟···出句大妙,完全可以直接入诗。(---老歌)
点评人:一分钱

出句3:二月书窗香暗入【一分钱】
对句3:一帘春色意轻收【小诗】
窗外芳香透进,携万般春色,尽染笔端,流入诗中,永留千古。 (好联)

出句3:二月书窗香暗入【一分钱】
对句3:数枝杨柳绿轻缠【泪无痕】
漂亮。二月初春。浅浅的淡淡的花香
这个时候。杨柳没有大面积绿,数枝用的好。  赞   !

出句3:二月书窗香暗入【一分钱】
对句3: 四时竹苑翠横流【碧水清莲】
   早春二月,处处幽香烂漫,小苑竹枝,翠意横流,如此美景,令人神往。香,翠,回扣得很好,可以说是好联

出句3:二月书窗香暗入【一分钱】
对句3:一帘花事梦悄临【情怀】
对句可以。在二月,有淡淡的香盈我书窗,这个时候。就是梦的开始

出句3:二月书窗香暗入【一分钱】
对句3:三分桃色墨轻收【清韵】
二月桃花初艳,芳香四处宜人。墨客焉能闲品,凝眉落笔书春。赞

出句3:二月书窗香暗入【一分钱】
对句3:此时诗意笔轻提【逍遥】
阳春二月,四处花香,激起多少文人雅士,触景生情,留下了一篇篇美妙的佳文。赞  !

出句3:二月书窗香暗入【一分钱】
对句3:四时风景笔轻描【蓝色】
二月处处花香,水在欢,鸟在唱,花红柳绿,日丽风和,惹得墨客心绪抓狂,落笔生晖。赞 !

出句3:二月书窗香暗入【一分钱】
对句3:一枝新绿燕轻啼【逍遥】
二月四处花香,燕子也回来了,看着这初翠的原野,心里很是开心,迎着春风,唱着小曲,准备为自己建造一个温暖的家。意很好

出句4:横笛天涯乡梦远【清风翠竹】                                                  联意:出句尽释游子之情。常言秋来思乡,或许是秋至,那一管秋风,如横笛,似弄箫,竟惹起思乡之情、思亲之梦···(---老歌) 点评人:清风翠竹

出句4:横笛天涯乡梦远[清风翠竹]
对句4:斟杯月下别愁浓[甜甜]
是酒醉了人?还是心恋着乡?这离别的愁绪呀,挥之不去。记得有首歌“明月千里寄相思”。月下选取的场景很恰当!别愁要比别情好些。别愁是久别之后的情绪,别情是依依惜别时的样子。天涯明月下,横笛复斟杯,乡远犹托梦,别愁醉更浓。

出句4:横笛天涯乡梦远[清风翠竹]
对句4:依窗只影泪痕留[娟]
对句是因为人在天涯思乡而孤身依窗远望,哭过的泪痕还在脸上。这里的只影用的不错,恰当好处地呼应了主题。泪痕留可不可以换成泪痕残呢。意思一样,感觉上却不同了。

出句4:横笛天涯乡梦远[清风翠竹]      对句4:倾杯月夜子身寒[小诗]
发现这次对句中,倾杯用的较多哦。一个人孤孤单单在月下饮酒思乡,好凄凉啊!

出句4:横笛天涯乡梦远[清风翠竹]
对句4:回眸往事别愁长[青桃儿]
因为思乡也就回忆起很多在家乡发生的美好往事。往事越是回味悠长,思乡的心情便越发沉重。“此事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一种多么无可奈何的思绪呀!人总是在失去时才倍感珍惜!最不堪是回眸处,只因回眸心更酸。

出句4:横笛天涯乡梦远[清风翠竹]
对句4:倾杯客里只身寒[倾暖]
一个人离乡在外做客旅,处境孤单寂寞,遍尝人情冷暖!只有以酒解思念之愁了。这里“只身”用得很恰当,更加体现了身为客旅的孤单。

出句5:傲雪寒梅,玉骨冰心浑似我【碧水清莲】  联意:出句联意很明确了,不需再去解读缀述梅的品格,这“浑然似我”不正是反过来激励、鞭策自己要达到寒梅那样的冰清玉洁吗。 当我们看到出句时,会不会立刻想到梅花的那种不畏严寒,不取名利、刚正不阿的孤高情怀!也正像诗中写到的: 冷月寒风破混沌,铜枝铁骨赤子心。 不羡花房诸君子,独立冰雪作真人。 出句以梅花这种情怀来表明自己不被红尘所困,不为名利所羁的孤高襟抱。
下面看看我们参赛选手精彩诠释吧!
~~老哥
点评人:碧水清莲

出句5:傲雪寒梅,玉骨冰心浑似我【碧水清莲】
对句5:凌云修竹,清风高节恰如君【清韵】
评:此对句“凌云”二字用的好,正抓住竹子的特点“纵使虚心逢盛世,勿让高节隐蠹虫”,比喻人即逄达时,也能保持有虚怀若谷,不从世俗的情怀。后分句“清风高节”,也正是对这种思想的回应,此对句以竹的特性来对上联做补充,对句工整,用词恰当,可谓好联。

出句5:傲雪寒梅,玉骨冰心浑似我【碧水清莲】
对句5:凌霜翠竹,虚怀亮节恰如君【娟】
评:对句选择“翠竹”,同为花中四君子来应对,对仗工整,强弱相当,两分句间脉络通畅,不失为好句。

出句5:傲雪寒梅,玉骨冰心浑似我【碧水清莲】
对句5:凌霜翠竹,虚怀高节一如君【沧海如萍】
评:正对手法,出句、对句的强弱相当,竹梅相对,我君相对,不失一个好的对句。

出句5:傲雪寒梅,玉骨冰心浑似我【碧水清莲】
对句5-6:凌霜苍柏,英姿俊态恰如卿【甜姐】
评:对句选择的物象为“苍柏”是合理的,下分句的“英姿俊态”也是苍柏的特征,这个对句与前5个对句对比,是成功的。给甜姐的锲而不舍精神点赞!

出句5 傲雪寒梅,玉骨冰心浑似我<碧水清莲>
对句5 凌霜翠柏,高情劲节宛如君<蓝天>
点评 :此对句选了柏这个物像,同样也用柏不畏风霜严寒这个特点来对上联做补充,不错。

出句5:傲雪寒梅,玉骨冰心浑似我【碧水清莲】
对句5:凌霜翠竹,高风亮节恰如君【情怀】
评:出句以傲雪寒梅自比,不畏严寒,玉骨冰心写“我”品性纯洁;对句以凌霜翠竹相呼应,亦是不畏困境,高风亮节写“君”德行高尚;虽未宕开,构思也算合理了,词性对仗工整。

出句5:傲雪寒梅,玉骨冰心浑似我【碧水清莲】
对句5:临风小月,柔情蜜意正如她【蓝色】
评:正对方法,上分句用小月对寒梅,可谓新奇,下分句“柔情蜜意”尽显小月的妩媚动人情态,她是谁?好美好的女孩子。“临风”觉得还可以更美一些。

出句5:傲雪寒梅,玉骨冰心浑似我【碧水清莲】
对句5:吟风弄月,修身养性不沾尘【英子】
评:前分句吟风弄月后分句隐含了主语应该是“我”,后分句说“我”修身养性不沾尘,有点流水的味道。

出句5:傲雪寒梅,玉骨冰心浑似我【碧水清莲】
对句5:经霜金菊,幽香远韵恰如君【湖镜】
评:正对手法,用花中四君子的“菊”应对“梅”,立意是对等的,此联重心应在二分句,一分句的两个物象虽然不在同一季节出现,但都是作为比喻的本体来用的,应该不算隔。把有“幽香雅韵”的菊花比作心目中的知己,不错!

出句5:傲雪寒梅,玉骨冰心浑似我【碧水清莲】
对句5:经霜翠竹,高风亮节恰如君【二期桃组长恋恋风尘】
评:正对手法,物象为“竹”,后分句“高风亮节”,也正是对这种思想的回应,此对句以竹的特性来对上联做补充,对句工整,用词恰当,可谓好联。

出句5:傲雪寒梅,玉骨冰心浑似我【碧水清莲】
对句5:凌云劲竹,高风亮节可为师【灵溪】
评:正对手法,物象为“竹”,凌云一词觉得用的有力度,可见竹之品性,后分句“高风亮节”就呼之欲出,竹为师自可修襟抱,不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