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时吕氏春秋一开始就告诉我们,事情的难易不在大小,你说这个事情很难,不在这个问题,在什么呢?在知时,你必须知道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 斯巴达-斯巴鲁 孙子兵法在火攻篇里面,强调火攻,孙子兵法特别强调一种攻击,就是火攻在火攻篇里面他讲,发火有时,起火有日,我要用火来攻击敌人,我要掌握那个时间,他怎么掌握呢?他时间是要挑天气很干燥的时候,那么他讲什么日呢?月在箕壁翼轸,凡此四宿者,风气之日。
斯巴达-斯巴鲁 他告诉我们,你要进行火攻的时候,你要挑日子,挑的日子呢,第一个是要在干燥的时候,那么还有呢,是起风之日,这就是说我们做任何事呢,一定要配合天时,就是道法自然。 机我们在天时和我们所攻击的对象,这因缘聚合呢,在兵法上又一个名词,叫做”机“,就是机会的机,时机的机,在中国有一部兵书叫做《揭宣子》,揭宣子对这个机呢,他有一个定义,他说:势之微细处为“机”。势就是形势的势,任何的局面都有低潮和高潮,所以我们说日中则昃,月盈则亏,太阳升到最高点的时候它就一定会西沉,这是不能变的自然形势,所以他说你如何在那个形势,维持在那个最高点,那是一个机,就是它要往下沉的时间,那个最高点你维持到它不降落,这是人生的智慧,这是人文的智慧,这叫机,事情的转变处叫做“机”,物之紧切处为“机”,最紧要的那个关头那个叫机,时间的凑合处叫“机”。 斯巴达-斯巴鲁 待机 我们今天就从机来讲天时,兵法对机的内涵呢,有几个层面,一个叫待机,什么叫待机呢,就是等到适当时机,时间不到决不轻易出手,为什么,因为那是白做工,那么什么叫做机呢,它有几个意思,敌人的错误是我成功的机,所以我的成功是建立在我没有出错而敌人出错,所以我先要立于不败之地,等到敌人出了错的时候,我再出手,这叫正确时机,有了这个观念的时候,我们要知道很多人的成功,不是因为他有什么智力,而是因为他没有做错事敌人做错事,你的成功往往是因为对手犯错,所以我们要等待对手犯错的时机,就是待机。 斯巴达-斯巴鲁 不给敌人可乘之机有了这个观念呢,所以在这个待机的基础思考上,第二个观念就是我绝不给敌人可乘之机,在这个方面我们要引用孙子兵法的原文来诠释,孙子兵法的军形篇说: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这就是说我不被敌人打败,这个权利是操之在我,敌人会被我打败,这也是敌人自己来决定,就是他会不会犯错。 这个观念摆到今天,所谓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到今天来讲还是非常时髦的,只是我们用不同的话来说,在等待适当时机的时候,我们并不是很懈怠,我们还是时时刻刻在做准备,这就是军形篇所讲的,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在孙子兵法军形篇说,会作战的人是自己先为不可胜,自己先立于不败之地,自己非常重要,然后等待敌人露出错误来,等待敌人犯错。 在孙子兵法九变篇也说,故用兵者,毋恃敌之不来,恃吾有以待之,毋恃其不攻,恃有所不可攻,会打仗的人呢,他不是说敌人不会来,敌人来不来不重要,是说他如果来攻打我的时候我又充分的准备,我不会被打倒。
斯巴达-斯巴鲁 很多人常常抱怨自己没有机会,但是机会来的时候,他能不能掌握这个机会?有机会的时候,他能不能胜任这个机会赋予他的重任呢?这应该是在他机会还没有来之前充分做准备。
知机兵法在机的观念,第一个是等待适当时机,第二个是你要有那个智慧,那个机会来了,你看不看的到? 我们第二个观念叫做“知机”,所谓知机就是机会来了你看到没有?你能不能洞察隐微而有先见之明呢? 所以我们说兵法其实跟易经一样,是洁静精微,你能够一针见血的看到问题,你能看到重点,你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 在始计篇里面说,作战有五大原则你要掌控住,就是道天地将法,在“天”它有定义,我们中国的经书子书呢,它们都是非常完整的经典,什么叫做完整的经书呢?就是它所说的名词它自己会定义,所以兵法里讲的天是什么,它也定义得很清楚,叫做阴阳、寒暑、时制。 时制是什么意思呢?时制就是你要清清楚楚知道,这个时候我该怎么做,时间到了的时候我该怎么做。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