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08公祭诗祖毛苌公诗词征稿
2016-12-25 | 阅:  转:  |  分享 
  
2008公祭诗祖毛苌公诗词征稿



提交评委初选作品



注:评选工作正在进行中



(第一号作者)



公祭毛苌公应征诗曲联:



一、绝句







七绝·毛苌公颂(三首)



(一)



经书惜遇始皇焚,战火烟云乱世尘。



幸有毛公存注释,方留光彩耀乾坤。







(二)



泱泱大国振雄风,经典传承远古声。



开启文明犹可志,玉宇永芳华夏名。







(三)



春风又绿百花园,诗苑欣欣忆远源。



诠释经文已千古,至今耳畔颂《周南》。











二、散曲:







[仙吕宫-四季花]-鼠年读《诗经-硕鼠》而作



(一)



生来就爱洞中藏,最怕是阳光。专门躲在阴沟巷,深夜便张狂。损农庄,身钻屋内毁衣箱。







(二)



千秋耗子爱官仓,仓廪有余粮。李斯不慕茅中样,爵位运高扬。甚悲伤,终是国破并家亡。







(三)



如今腐鼠更嚣张,公帑屡遭殃。逢人不怕行为放,猫见也栖惶。世沧桑,过街道貌亦堂堂。







(四)



人言耗子有心肠,行窃不须防。腥鱼烂肉贿猫脏,斗硕赖官仓。历秦唐,千年修炼更为猖。







三、对联







对联:为纪念毛苌公而作:



注诗经存典籍千秋赞誉毛诗祖



兴雅颂化民风百代传承儒雅乡







注:平仄及韵依据《诗韵新编》。







(第二号作者)







闻清明祭毛公有怀



诗家慷慨说兴亡,笔底乾坤自主张。



怀耀清辉鸿鹄远,文藏宏志凤凰翔。



乐居斗室窗含月,苦读三更燕在梁。



今日重吟风雅颂,谁人口里不余香?







(第三号作者)







咏毛公(一)



秦皇失道起焚烟,多少儒生入祭坛。



感念河间存贵主,毛公聊慰释诗源。







咏毛公(二)







始皇焚简输邦本,刘德尊贤赚礼仁。



应慰毛公承雨露,中华诗润万年春。







咏毛公(三)







诗源肇此贯长虹,百代师承一脉通。



燕赵从来多壮士,河间风雅颂毛公。







(第四号作者)



经自传前谁瞩目;笔从搁后更无诗。



诗情画意千山碧;山色湖光一脉青。



湖上题襟客;柏边浸月亭。



即知志士中流柱;也使诗人独占篇。







(第五号作者)



怀诗祖毛苌公



诗海溯源谁为祖?一词众口荐毛公。



河间豹隐诂雅颂,地窖命沦训国风。



君子馆中播火种,日华宫里启愚蒙。



遗篇三百凭君继,功没九州老少崇。







(第六号作者)



江城子.诗祖祭



慧眼识得经花姿,柳依依,雪霏霏,君子好逑,千载教为媒,豪气忠魂铸钜史,彰家誉,显国威。



注:本词平仄依《钦定词谱》,韵依《词林正韵》







(第七号作者)







七律·诗经



文化宝典毛公传,广播繁荣两千年。



思贤同议坑儒血,谈亨齐叹授业酸。



世有风雅天地阔,心存比兴世界宽。



后世子孙当永记,口授传诗苦与艰。







七绝·毛亨



毛亨叔侄传诗经,择地河间避刀兵。



心记口授解疑难,世上从此广古风。







七律·诗都



历史悠久古河间,文化诗薪毛公传。



诗有流传三百首,代传歌颂两千年。



家处昌盛怀名俊,国逢繁荣念高贤。



世夸二毛丰功业,共祝诗都翻新篇。







(第八号作者)



七绝·诗源怀祖



万古留传雅颂风,诗承百代意相通。



焚坑不绝毛公志,首建河间第一功。







(第九号作者)



其一:河间古邑地钟灵,汉代二毛留美名.传续典籍薪火在,诗经村里诵诗经。



其二:京南名府古瀛洲,毛氏鸿儒誉九州.诗祖讲学君子馆,诗经有幸诵千秋。











(第十号作者)



祭诗祖毛苌公



故国文明垂后世,中华艺苑展英姿。



兴观群怨传神韵,齐鲁韩毛伴古篪。



天地神思成绝唱,山河景物构新诗。



源流泽远功居首,君子宫前举酒卮。







(第十一号作者)







公祭诗祖毛苌公



(一)



毛公遗迹在河间,万丈云光景物妍。



诗国韵流风雅颂,祠碑拂拭忆前贤。







(二)



银台金盏祭毛公,六义宗工振国光。



最是令人忘不得,《诗经》一唱口生香。







(三)



《诗经》光射赖斯人,雾馆云窗苦传薪。



齐鲁韩编全亡佚,汉朝博士缀成春。







(四)



最难索解是相思,静女关雎不讳痴。



识得灵犀通一点,春光浓处有毛诗。







(第十二号作者)



忆江南?最忆小毛公







河间好,



最忆小毛公。



砥柱诗坛千句暖,



传薪风雅一灯红。



故地觅行踪。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是儒家经典之一。共收作品305篇。后儒的解释各有师承。现存的《诗经》据说是战国时的毛亨和汉代的毛苌所传,因此又叫《毛诗》。另有齐、鲁、韩三家诗,则已亡佚不传。战国毛亨,历称“大毛公”;汉代毛苌,历称“小毛公”。“小毛公祠”在河北省河间市。



(第十三号作者)







西江月?《诗经》永流芳



大地无边春色,人间满目风光。



雨丝烟雾罩回廊,思逐《兼葭》四望。







华夏久传第一,东方共誉无双。



《诗经》三百永流芳,千古含情传唱。











(第十四号作者)







题河间城北君子馆



管领风骚忆献王,承传绝学德无疆。



毛公断简今何在?旧馆弦歌播远方!







(第十五号作者)



二千年后谒毛公,故里犹存君子风。



慷慨常随诗兴起,人怀家国气如虹。



毛公雅颂属奇文,继往焉能不出新。



且看诸君挥妙笔,先人一步问桃津。



凭吊毛公献祭文,光阴赋作不归云。



诗经道统今犹在,君子堂前拜祖君。



祭奠诗宗访祖根,光阴犹记解经村。



千秋道统今犹在,君子堂中访旧痕。







(第十六号作者)



河间古邑地钟灵,汉代二毛留美名。



保护典籍薪火在,诗经村里诵诗经。











(第十七号作者)







七律·诗源怀祖



寻祖河间上古村,悠悠遗韻绕诗门。



日华宫识真情士,君子馆悲秦火痕。



幸得一经风雅颂,育成百代圣贤孙。



大儒若论当谁属?应荐毛公获此尊。











(第十八号作者)



七绝应2008公祭诗祖毛苌公作(四首)



其一



传承薪火总艰辛,一卷诗书倍足珍。



遥忆当年灯火下,几番风雨几番春?







其二



河间有幸纳诗魂,授业传诗启后昆。



思绪常如春日柳,书声朗朗伴黄昏。







其三



诗家有幸逢知己,青史从兹起浩歌。



今日高台书院柳,依然倩影舞婆娑。







其四



沥血呕心着意裁,诗芽入土百花开。



今朝史册千重柳,尽沐春风春雨来!







(第十九号作者)







七律?《祭诗祖毛苌公》



毛传诗经万古崇,周官典制雨飘蓬。



温柔敦厚诗成教,男女君臣白面红。



有客敬之朱废序,无衣破斧郑笺功。



回眸汉赵河间在,李杜分明是国风。







(第二十号作者)







诗祖毛苌赋



中华诗祖,大汉先贤。诞生于西汉之期,辗转于羸州之变。聪慧好学,自幼曾攻经史;殷勤奋进,长成亦著雄篇。三生有幸,授叔翁之诂训①;一展才华,修儒士之真传。辞赋云霄之上,诗凌瀚海之前。恰刘王而觅善书,求贤若渴;赴乐城而起宏志,跳鲤如渊②。封汉博士而传经,当仁不让;居日华宫以授业,仗义投缘。侃侃而谈,泼墨窈窕之著;孜孜以笔,纵横明月之言。接韩婴之学问,馨香华夏;宗子夏之经纶,色润骚坛。四儒门派,唯君独秀③;六义宗公,但子频传④。



一蘘诗序,奉先秦之漫曲,融市井之俚歌;半壁文韬,效儒门之正道,师学士之高招。广搜妙曲,堪顾周殷之渺;远取华章,何辞江汉之遥。指点迷津,五百年序解疑惑;推敲佳构,三十里铺起波涛。



三百歌谣凝珠玑,几番笺注领风骚。风、雅、颂,壮列国之声色;赋、比、兴,张诗海之风帆。悯边男之思苦,慕静女之情耽;闻伐檀而生怒,见硕鼠而惊寒;感宫廷之华美,叹稼穑之艰难。俗语与宫词媲美,恙笛与大吕争妍。



漫步崇德,尤寻诗祖;游踪书院,更觅诗源。君子何从,空赋衣冠之垒;序言何往,长存天地之间。纵秦政之焚书,诗经无损;赖明君之慧眼,玉韵有传。高德泽地,圣贤归而遗风在;北斗明途,骚人涌而雅韵添。千年疆土,孕育文明国度;万里乾坤,承传壮丽诗篇。



------完成于2008年2月







注解:①毛亨为毛苌之叔。然毛亨生不逢时。公元前212年,秦始皇“焚书坑儒”,只得携带家眷从鲁地北上,来到武垣县(今河间市,当初属赵国的北部)隐姓埋名。直到汉惠帝撤销了“挟书律”,天下天平了,毛亨才敢光明正大地重新整理《诗经诂训传》,并亲口传授给毛苌。



②西汉河间王刘德遍求天下“善”书,听说在他的辖区居然有一位能够诵经解义的大贤,大喜过望,“礼聘再三”,请毛苌出山,封毛苌为博士,并在都城乐城东面建造日华宫(今泊头市西严铺),北面君子馆村建招贤馆,命毛苌在此讲经,传授弟子。



③当年讲解《诗经》的主要有齐人辕固、鲁人申培、燕人韩婴、河间毛亨4家。但由于毛诗传继儒门正宗,解经往往与先秦典籍相合,而且其训诂平实,准确、简明、便于传习,所以,独有毛诗流传下来。④“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











(第二十一号作者)







公祭毛苌海内外征诗联应征稿



七绝



戊子上元夜题《传经台》



灯引九龙吟雅韵,曲惊玉兔看经台。



中华网上何人唤?不尽鸠声天下来!



大儒两代传经远;小邑一村祭祖新。











(第二十二号作者)



七律怀诗坛师祖毛苌公



经典煌煌世代传,毛公播种在河间。



高山流水无弦韵,白雪阳春雅士篇。



汉赋唐诗称绝唱,宋词元曲共绵延。



和谐华夏今朝是,再展歌喉立杏坛。











(第二十三号作者)







七律·公祭诗祖毛苌公



一札诗经万众崇,伊人浅唱满舟篷。



毛公授学七分意,汉水传情百世功。



芹草关鸠逑爱侣,烟花浦淑映桃红。



河间再续千年韵,代有恭铭颂雅风。











(第二十四号作者)







纪念诗祖毛苌



诗经诂训传千古,文化精英遍九州。



君子讲经传雅韵,毛苌训诂留精华。











(第二十五号作者)







七绝毛苌公赞二首



其一



呕心沥血播诗文,善举昭然惠后人。



群怨兴观风雅颂,千秋绝唱著毛门。







其二



明经传道日华宫,国粹遭焚幸再生。



群怨兴观风雅颂,赏诗未敢忘苌公。











(第二十六号作者)







临江仙



游仙



词到河间先叩首,还祈苌祖垂听:孩儿一点紫薇星,都由研究会,乱撒满天萤。



莫要不安休自责,毛诗二字常青。尘间但得顺阴晴,且随人意去,百代自清明。



2008.2.21随乡







(第二十七号作者)







七律·2008公祭毛苌公



咸阳劫火焰熏天,赖得河间始苟全。绳继风骚三百首,薪传华夏两千年。



兴观韵养真情士,群怨源游正气篇。盛世重思毛太傅,还从旷野觅遗贤。



2008.2.16



注:1、继继绳绳:jìjìmǐnmǐn指前后相承,延续不断。同“继继承承”。明·宋濂《吴公墓碣铭》:“自时厥后,继继绳绳,予知未有艾也。”



2、韩愈的《答李翊书》:“虽然,不可以不养也,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无迷其途,无绝其源,终吾身而已矣。”











(第二十八号作者)



赞毛诗



桃夭灼灼映朝霞,独艳河间萼绿华。



训诂诗歌扬国粹,文坛史上一奇葩。







赞毛诗



炎黄文化颂关雎,坑冷秦灰劫后遗。



独有亨苌崇比兴,重光鲁殿注毛诗。







(第二十九号作者)







赞诗祖毛苌公



(一)



抑扬顿挫诵诗经,夙旰揣摩风雅情。



三百余篇传遐迩,河间桑梓祭诗宗。







(二)



积暖思寒咏仄平,初敷肇岁祭毛公。



兴隆盛世弘国粹,文擘故乡毓秀灵。







(三)



千载河间传经地,闻名遐迩宇寰崇。



毛公伟绩垂青史,继往开来衢路通。







(四)



在水一方最萦情,伊人窈窕灿诗经。



弘扬韵律国学盛,诗祖故乡信步行。







(五)



坑儒赢政断文风,西汉毛苌授诗经。



续脉补天堪巨擘,千秋茔地绿荫浓。







(六)



诗经文脉传千古,饮誉七洲共五湖。



四海寻根河间地,毛公业绩最奇殊。







(第三十号作者)







毛诗训诂



坑冷秦灰劫,春风续断章。



殷勤兰蕙染,千古有余香。



毛诗



翰苑一枝梅,秦坑付劫灰。



毛公光鲁殿,字字报春回。







(第三十一号作者)







渔父词-读《历代诗经版本丛刊自序》感念诗租毛苌(新韵)



诗祖祭,赞毛苌。诗经千载赖君光,承续万年长。



诗祖忆,授学长。不沽名利为吾邦,夫子步铿锵。



诗祖慰,富城乡。千秋华夏气轩昂,盛世越明皇。



诗祖笑,韵流香。龙骧凤翥骋无疆,自信皮肤黄。







注:1、河间市文化局长田国福编著《历代诗经版本丛刊》。



2、河间是诗经发祥地,献王刘德在城北置君子馆。聘博士毛苌讲经授学。使诗经得以流传后世。



3、作于08-2-25上午10-3时。











(第三十二号作者)



律·网上见毛公书院旧影感怀



应公祭毛苌公征诗作之(一)



(步毛公书院旧诗韵)



每恨无缘访旧踪,但从网页识遗容。



千秋复礼孔门祖,百世传诗毛院宗。



朗朗书声流碧野,荫荫古迹立苍松。



共期书院开新面,亦富工商亦富农。







附原诗韵:



毛公遗祠野云封,驻马荒瑧拜旧容。



笺疏追仰周世谱,讲坛允称汉儒宗。



石崩莫辩前生篆,苑古犹存隔代松。



帐望高风旌旗起,还从伏腊祠村农。







长祭诗宗毛苌公



应公祭毛苌公征诗作之(二)



君知逑淑女,应晓毛苌公。



静静河间里,巍巍立古松。



四面九河绕,五方万木葱。



地灵人杰处,朗朗启诗蒙。



序成诂训传,讲澈颂雅风。



百代诗经续,亨苌不朽功。



春风吹绿柳,秋露润红枫。



日月轮回转,长祭此诗公。







(第三十三号作者)







祭毛苌公



诗声赋海论归宗,华夏千秋雅颂风。



绛帐承传何处是,溯源三拜日华宫。







(第三十四号作者)







游诗经村



昔时古地诗经村,今日旧貌换新颜。



诗歌经典传百世,毛公故里觅其踪。







附联一副



横批通古达今







上联毛公诗篇开历史先河



下联诗经文化传中华文明







(第三十五号作者)







2008公祭诗祖毛苌暨征诗词作品活动



乡野勤书睿智篇,讲坛春雨润心田。



两千岁月悠悠去,毛注诗经一脉传。



西汉前元二年(公元前155年),景帝刘启封他的儿子刘德为献王,刘德在河间国都乐城(今献县河城街)城北置君子馆,封毛苌为博士,在此讲经授学,使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得以流传。







诗经村



民俗醇乡里,桑麻礼乐融。



风吹千载古,雅润九州同。



杨柳依清露,蒹葭接远空。



诗经寰宇诵,樽酒酹毛公。



诗经村:汉代河间人毛苌在被河间王召去作博士前,曾在他居住的村庄传授《诗经》,使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得以流传下去。后此村因毛苌的缘故,叫诗经村(今河间市诗经村),此名沿用至今。







(第三十六号作者)







蝶恋花君子馆



欲觅毛公诗教处,杨柳依依,长忆雎鸠语。



置馆授徒飘雨露,诗经松柏青千古。



滴滴真知留灼注,薪火传承,滋润神州孺。



功德汤汤焉得数,吟词一首呈诗祖。







(第三十七号作者)







征集诗词网上公祭诗祖毛苌楹联



联一



上联:功德无量,传梓里千秋雅韵;



下联:青史流芳,载先生一部诗经。







联二



上联:百代为师风雅颂;



下联:千秋立祖汉毛苌。







(第三十八号作者)







元宵夜品《诗经》感怀







青山欲放花千树,夜月飘零影一行。



畅饮清谈皆误国,诗经润胆慰衷肠。











读罢关雎倍感伤,蒹葭无处不苍凉。



桑林舞曲银屏赋,万古同歌斑竹香。











筝弦率意逐东风,古渡冰川渐变通。



白雪如歌漂嫩蕊,清寒似梦映霓虹。



迎春万朵礼花放,入夜千家灯火红。



算有诗经堪检点。兴来吟到月朦胧。







(第三十九号作者)







谒河间汉博士毛苌公墓遇雪



诗里萦魂老步遐,先贤诂训后昆夸。



寒烟缭绕坟山草,逸事传闻书院佳。



千古焚坑终失鹿,三春斩践再萌芽。



幸缘博士催灵感,喜看满天飞韵花。











(第四十号作者)







西江月·读《诗经》怀毛苌公



似见夭桃灼灼,重闻伐木丁丁。关关洲上是鸠声,杨柳依依不竟。



南国甘棠犹在,中华风雅长承。河间今又鸟嘤嘤,直把毛公唤醒。

(第四十一号作者)







七律·公祭诗祖毛苌公



(江西省芦溪县文化局)



一札诗经万众崇,伊人浅唱满舟篷。



毛公授学七分意,汉水传情百世功。



芹草关鸠逑爱侣,烟花浦淑映桃红。



河间再续千年韵,代有恭铭颂雅风。



















(第四十二号作者)



清明时节祭毛公①



云霞献锦蕊初芳,秦冢②千香雁百行。



九域清歌飞祭品,八方仙鹤拜毛苌③。



人崇圣诫石成玉,风诵诗经草染香。



阅尽人间荣萎事,民心如岱倚穹苍。



2008.3



注:①毛公:指汉博士,《诗经》传人毛苌之墓。



②秦冢:指汉博士毛苌之墓。现位于河北省河间市城北三十里铺。





③毛苌:汉博士,《诗经》传人。



(第四十三号作者)







久伫秦茔泪暗流



久伫秦茔泪暗流①,江安平静恨安休?



树高一丈风千度,海阔三分浪几瓯?



弹指汉宫成故垒,迎春诗祖②绶③新裘。



白云洒下三盅酒,化作江涛无尽头。



2008.3



注:①秦茔:指《诗经》传人汉博士毛苌之墓。现位于河北河间市城北三十里铺。



②诗祖:指汉博士毛苌。其乃《诗经》得以复活的主要传人。



③绶:名词用于动词,意为“披”、“着”等意。











(第四十四号作者)



谒毛公书院毛公祠(和望云斋主人)







坑灰全未冷,翻案便思章。



小邑明经道,大儒辟史荒。



诗传乡愿德,雅续古书香。



只怜教化地,难把石狮藏。







(所在地河间市获中华诗词之乡称号)



(毛公书院毛公祠门前的石狮不久前被盗)











(第四十五号作者)







凌大鑫



犹能使鬼推石磨,难倒英雄只一分。大款轻拈来买笑,贪官紧握去敲门。



急求自可抛操守,不爱仍须辨假真。暗恨为它压破久,何时还我自由身。







诗趣



学吟路上走三年,脚下崎岖用力攀。笔握圆珠充墨客,网联宽带上诗坛。



若无点化何觉悟,纵有批评照睡眠。偶取薄酬多换酒,只留少许买书钱。







无题



秃笔翻飞任我狂,何须一味叹炎凉。常同诗友辨深浅,不与学阀论短长。



偶有闲暇多感悟,但无意趣少雌黄。几时痛饮千杯后,踏遍清秋万里霜。







烤地瓜的老者



两手多粗粝,风尘眼底留。秤砣称世界,炉火烤春秋。



甜透三更梦,香消几段愁。心中常淡定,老去复何求。







擦鞋



久踏凸凹路,皮鞋渐染尘。眼前多抑郁,脚下少纯真。



水洗风霜去,情疗日月新。诗心常沐浴,格调必清芬。







壶口瀑布



一水连今古,滔滔上笔端。奔腾流岁月,呼啸动山川。



雁影凌空远,涛声入梦寒。民族魂所在,大气壮江天。







除夕夜包饺子



信手揉搓面纵横,馅中兑入梦青青。厚薄任我从容擀,进退如今坦荡行。



藏入两三枚祝愿,捏出千万种风情。白钢锅里春深浅,煮罢歌声煮笑声。







包子



充饥陋室饱华堂,包尽人生热与凉。权把腰粗当富贵,不因脸皱叹沧桑。



心无装饰情难寄,腹有诗书气自香。驾雾腾云开笑口,蒸笼也可做仙乡。











(第四十六号作者)



七律读毛苌公史事有怀







补缺弥残树大名,烽烟起处走书生。



形容独予河间幸,训诂犹须君子萦。



诗海寻源皆仰祖,儒家入世为销兵。



诸侯百代空无物,巷陌唯传诵读声。















(第四十七号作者)



毛苌公赞二首







其一



呕心沥血播诗文,善举昭然惠后人。



群怨兴观风雅颂,千秋绝唱著毛门。







其二



明经传道日华宫,国粹遭焚幸再生。



群怨兴观风雅颂,赏诗未敢忘苌公。















(第四十八号作者)



毛公祠文章引用自:







秦火遗灰上古村,毛公书院徳碑存。



萧条六艺悲先烈,幸得一经传后孙。



君子馆听风雅颂,日华宫祭国诗魂。



莘莘学子承其表,代有英华出此门。











(第四十九号作者)



元宵夜品《诗经》感怀











青山欲放花千树,夜月飘零影一行。



畅饮清谈皆误国,诗经润胆慰衷肠。











读罢关雎倍感伤,蒹葭无处不苍凉。



桑林舞曲银屏赋,万古同歌斑竹香。











筝弦率意逐东风,古渡冰川渐变通。



白雪如歌漂嫩蕊,清寒似梦映霓虹。



迎春万朵礼花放,入夜千家灯火红。



算有诗经堪检点。兴来吟到月朦胧。















(第四十九号作者)



祭诗祖毛公(藏头)







诗在中华万古传,祖先遗训缀成篇。



毛家世子多风雅,公祭焚经作纸钱。















(第五十号作者)



七律·2008公祭毛苌公







咸阳劫火焰熏天,赖得河间始苟全。绳继风骚三百首,薪传华夏两千年。



兴观韵养真情士,群怨源游正气篇。盛世重思毛太傅,还从旷野觅遗贤。



2008.2.16







1、继继绳绳:jìjìmǐnmǐn指前后相承,延续不断。同“继继承承”。明·宋濂《吴公墓碣铭》:“自时厥后,继继绳绳,予知未有艾也。”







2、韩愈的《答李翊书》:“虽然,不可以不养也,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无迷其途,无绝其源,终吾身而已矣。”















(第五十一号作者)



谒河间汉博士毛苌公墓遇雪







诗里萦魂老步遐,先贤诂训后昆夸。



寒烟缭绕坟山草,逸事传闻书院佳。



千古焚坑终失鹿,三春斩践再萌芽。



幸缘博士催灵感,喜看满天飞韵花。











(第五十二号作者)



谒毛公墓







关雎古调有谁听,葬冢诗魂岂愿瞑?



摇叶犹诠风雅颂,枣花醉落燕来停。







祭毛公(新韵)



浴火奇葩羡凤凰,雅章幸得腹中藏。



授经解惑传千古,三颂国风华夏扬。















(第五十三号作者)



七律·网上见毛公书院旧影感怀







应公祭毛苌公征诗作之(一)



(步毛公书院旧诗韵)



每恨无缘访旧踪,但从网页识遗容。



千秋复礼孔门祖,百世传诗毛院宗。



朗朗书声流碧野,荫荫古迹立苍松。



共期书院开新面,亦富工商亦富农。







附原诗韵:



毛公遗祠野云封,驻马荒瑧拜旧容。



笺疏追仰周世谱,讲坛允称汉儒宗。



石崩莫辩前生篆,苑古犹存隔代松。



帐望高风旌旗起,还从伏腊祠村农。







长祭诗宗毛苌公



应公祭毛苌公征诗作之(二)



君知逑淑女,应晓毛苌公。



静静河间里,巍巍立古松。



四面九河绕,五方万木葱。



地灵人杰处,朗朗启诗蒙。



序成诂训传,讲澈颂雅风。



百代诗经续,亨苌不朽功。



春风吹绿柳,秋露润红枫。



日月轮回转,长祭此诗公。



















(第五十四号作者)



缅怀诗公



儒者毛苌播种诗,异时风雅敬为师。



温良孔子恭谦貌,惭愧颜回未献资。



欲待清明烧纸烛,先挥笔墨寄哀思。



春华秋实江南北,遥祭河间泉下知?















(第五十五号作者)



临江仙



游仙







词到河间先叩首,还祈苌祖垂听:孩儿一点紫薇星,都由研究会,乱撒满天萤。



莫要不安休自责,毛诗二字常青。尘间但得顺阴晴,且随人意去,百代自清明。



2008.2.21随乡











(第五十六号作者)



應新河兄為河間公祭毛萇公而作二月二十一日











閑來無事誦關鳩,莫怨匆匆歲疾流。



蔽芾縱然成絕響,滄浪猶可濯新愁。



萇公遺惠千秋在,大雅稀聲一脈留。



今向河間遙奠酒,講經臺上韻悠悠。















(第五十七号作者)



七律为2008公祭诗祖毛苌作







春秋远去望幽燕,紫塞浮云古道艰。



伴叔逃荒承宿志,遵王继日讲河间。



乱簪鬓发无虚度,精集诗经不可删。



身影摇移灯照壁,魂成鼻祖魄开山。



问谁今古识毛公?为了恒心做始终。



饿里休妻情得助,病中讲学事成功。



梧桐树茂馨香远,凤馆灯明子弟丰。



或有疏狂犹醉酒,篇篇韵律日华匆。







(新韵)



长空掠雁望云遥,一抹斜阳入火烧。



遍访山川寻曲赋,甄成部卷谢渔樵。



蒹葭断水凭淑女,硕鼠偷粮叹乐郊。



几度晨昏敲甲骨,痴痴泥塑解琴箫。



故事遗踪遍莽苍,千枝刀笔累毛郎。



之乎梦里山河远,者也书中爱恨长。



细数钟声人杳杳,再燃蓍草庙堂堂。



登台四望天涯路,多少风骚颂夕阳。















(第五十八号作者)



祭毛苌公











秦火焚余四十年,毛公讲座著河间。



推崇君子馆中课,接济诗人笔下篇。



六义之章兼众美,三家何故让君贤?



至今广有民昭祀,乐意春风绛帐前。











(第五十九号作者)



祭毛苌公







诗声赋海论归宗,华夏千秋雅颂风。



绛帐承传何处是,溯源三拜日华宫。











(第六十好作者)



题毛公书院







古柏森森,毛公故里,怀“毛公诗训”;



书声朗朗,君子馆中,诵“君子好逑”。

(第六十一号作者)



咏诗祖







秦皇焚书诗也燔①,毛亨躬笔毛苌传。



鲁齐韩卷②相继殁,唯仰《毛诗》誉千年。







注:①燔:烧。



②鲁齐韩卷:指秦“焚书坑儒”后,《诗经》相继流传的《鲁诗》《齐诗》《韩诗》《毛诗》四种版本,后在流传中鲁齐韩诗皆佚,唯毛亨、毛苌所作的《毛诗故训传》传至今,影响深远。











(第六十二号作者)



公祭诗祖毛苌







诗能陶冶情操,增进人民交往。



歌可激扬文化,加强社会和谐。















(第六十三号作者)



赞毛苌







作注诗经百代功,弘扬国粹一精英。



毛苌不负炎黄望,奋笔疾书热雪倾。







赞毛苌



河间府上赞毛苌,作注诗经万古扬。



孔圣成书传后世,秦皇毁纸恨天荒。



千年国粹欣存迹,一代精英奋自强。



留得华文青史在,神州文化永芬芳。







望海潮·赞毛苌



来河间府,看毛诗注,心潮荡漾难平。传孔圣诗,崎岖路障,毛亨有志难鸣。愤怒对苍生。想“焚书坑儒”,天下文空。大劫难逃,乾坤怨道九重重。“挟书律”解《诗经》,奋叔侄彻夜,沥血罡风。君正册封,刘德厚重。毛苌得海如龙。弟子似繁星。受后人景仰,碑树多城。盛世今朝,弘扬国粹九洲同。











(第六十四号作者)



联一:



上联:功德无量,传梓里千秋雅韵;



下联:青史流芳,载先生一部诗经。







联二:



上联:百代为师风雅颂;



下联:千秋立祖汉毛苌。







(第六十五号作者)



怀念诗祖







地窖生涯痛我心,何期弱骨雪霜侵?



诗三百赖毛公解,一曲关关唱到今。















(第六十六号作者)



七绝·戊子上元夜题《传经台》







灯引九龙吟雅韵,



曲惊新月看经台。



中华网上何人唤?



不尽鸠声天下来!



九龙环邑吟礼乐;



四海开喉唱蒹葭。







观两千载,传经台下九龙谒圣;



注三百篇,君子馆中群彦参宗。







惠帝,撤挟书,喜捧毛公诂训传礼乐;



谢瀛州,兴义举,欣扬君子诗风唱和谐。







注:“传”chuan作动词。











(第六十七号作者)



渔父词-读《历代诗经版本丛刊自序》感念诗租毛苌(新韵)







诗祖祭,赞毛苌。诗经千载赖君光,承续万年长。



诗祖忆,授学长。不沽名利为吾邦,夫子步铿锵。



诗祖慰,富城乡。千秋华夏气轩昂,盛世越明皇。



诗祖笑,韵流香。龙骧凤翥骋无疆,自信皮肤黄。



注:1、河间市文化局长田国福编著《历代诗经版本丛刊》。



2、河间是诗经发祥地,献王刘德在城北置君子馆。聘博士毛苌讲经授学。使诗经得以流传后世。



3、作于08-2-25上午10-3时。











(第六十八号作者)



毛诗







翰苑一枝梅,秦坑付劫灰。



毛公光鲁殿,字字报春回。







毛诗训诂



坑冷秦灰劫,春风续断章。



殷勤兰蕙染,千古有余香。















(第六十九号作者)



赞毛诗







炎黄文化颂关雎,坑冷秦灰劫后遗。



独有亨苌崇比兴,重光鲁殿注毛诗。







赞毛诗



桃夭灼灼映朝霞,独艳河间萼绿华。



训诂诗歌扬国粹,文坛史上一奇葩。















(第七十号作者)



西江月·读《诗经》怀毛苌公







似见夭桃灼灼,重闻伐木丁丁。关关洲上是鸠声,杨柳依依不竟。



南国甘棠犹在,中华风雅长承。河间今又鸟嘤嘤,直把毛公唤醒。















(第七十一号作者)



七律·公祭诗祖毛苌公







一札诗经万众崇,伊人浅唱满舟篷。



毛公授学七分意,汉水传情百世功。



芹草关鸠逑爱侣,烟花浦淑映桃红。



河间再续千年韵,代有恭铭颂雅风。















(第七十二号作者)



赞诗祖毛苌公







(一)



抑扬顿挫诵诗经,夙旰揣摩风雅情。



三百余篇传遐迩,河间桑梓祭诗宗。







(二)



积暖思寒咏仄平,初敷肇岁祭毛公。



兴隆盛世弘国粹,文擘故乡毓秀灵。







(三)



千载河间传经地,闻名遐迩宇寰崇。



毛公伟绩垂青史,继往开来衢路通。







(四)



在水一方最萦情,伊人窈窕灿诗经。



弘扬韵律国学盛,诗祖故乡信步行。







(五)



坑儒赢政断文风,西汉毛苌授诗经。



续脉补天堪巨擘,千秋茔地绿荫浓。







(六)



诗经文脉传千古,饮誉七洲共五湖。



四海寻根河间地,毛公业绩最奇殊。















(第七十三号作者)



纪念诗祖毛苌







诗经诂训传千古,文化精英遍九州。



君子讲经传雅韵,毛苌训诂留精华。















(第七十四号作者)



公祭诗祖毛苌诗联应征作品







(古四声)



(一)楹联三副



文章依国韵,学界名流,功扬海内诗三百;



诗祖祀毛公,经坛博士,气贯乾中文数千。



竹册传文德,



松涛叙国风。



敬谢公恩,乃有国风兴我意;



隆开祖祭,将承鸿德振诗坛。







(二)律诗一首



五律忆毛苌公



幽心歌汉调,引我忆毛公。



汉调明诗韵,毛公颂国风。



风传开拓史,韵感继承功。



百世当兴学,苍生注解中。















(第七十五号作者)



游诗经村







昔时古地诗经村,今日旧貌换新颜。



诗歌经典传百世,毛公故里觅其踪。







附联一副



横批通古达今







上联毛公诗篇开历史先河



下联诗经文化传中华文明















(第七十六号作者)



祭诗祖毛苌公







秦火多年捉,河间讲座乡。



诗文歌雅处,六意唱芬芳。



厚德平民敬,诚心历代扬。



颂声载路道,修院著天香。















(第七十七号作者)



遥祭毛公一绝







竭忠秉正汉亨苌,六艺宗公继世祥。



国粹诗经播沃野,英灵慰籍代传扬。







又一联



宗师两代传六艺,志士群英继先贤。















(第七十八号作者)



忆江南河间诗经村(二首)







(新韵)



(一)



诗经美,遗韵在河间。后世幸传风雅颂,先贤惜轶鲁齐韩。书院话当年。







(二)



当年忆,最忆是毛公。君子馆前怀君子,诗经村外论诗经。文脉溯遗踪。







(第七十九号作者)



闻河间市获授“诗词之乡”感赋(新韵)







诗乡新授溢诗情,又见瀛州瑞气蒸。



雏凤清音能颂月,老猿长臂欲摘星。



九河当羡文风古,一市还夸地脉灵。



袤野千畴堪种韵,玑珠灿灿慰毛公。







过日华宫遗址(二首)(新韵)



(一)



当年廊殿却如何?北木南石崇构多。



碧槛蜿蜒风戏柳,朱栏迢递树依萝。



遴集硕彦修残卷,广纳涓流汇浩波。



搜救辑传谁万古?千秋青史记刘德。







(二)



遍寻不见日华宫,红杏灼灼香尚浓。



残砾堆前怀旧馆,小康村畔阅新风。



雕梁易作沧桑改,文脉长随日月明。



且喜乡学书韵朗,童声犹自诵《诗经》。

(第八十号作者)



诗祖毛苌赋







巍巍中华,浩浩汤汤①;滔滔黄河,滚滚长江。赤县神州,天圆字方;人文炎黄,诗祖毛苌。戊子河间征辞赋,勒石刻碑铭光芒。



孔子仲尼定《诗经》,子夏、曾参相传承;李克、孟仲、根牟子,荀卿接力授毛亨。生不逢时人运舛,“焚书坑儒”鬼神惊;携家带眷鲁地行,武桓居住隐姓名。惠帝撤销“挟书律”,始觉天下享太平;《诗经训诂传》著成,亲授毛苌继正宗②。



西汉刘德河间王,遍求“善”书美名彰;誊抄工整“留其真”,外罩金帛还书藏。忽闻辖区匿大贤,“礼聘再三”喜过望;四海贤士千里投,礼遇有加不寻常。乐城东建日华宫,敕封博士请毛苌;君子村北“招贤馆”,授徒讲经史册详。



讲解《诗经》,诸君蜂拥;当时域中,四家开蒙。齐人辕固、燕人韩婴、鲁人申培、河间毛亨。“关关睢鸠,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儒门正宗,典籍解经;训诂平实,准确简明。方便学习,利于传承;沙澄浪淘,“毛诗”持恒。



毛公贡献,天地可鉴;官民钦敬,供奉不断。故里崇德,尝建书院;朝朝致祭,历代纪念。赋诗诵经,抒情发愿;怀古鉴今,雅趣超凡。



呜呼!诗祖妙语,五洲传扬;诗祖影响,八方景仰。



炎黄子孙源流长,诸子百家共流芳。三教九流播赤县,千载诗祖颂毛苌。循韵遣词歌前贤,光天丽日饮琼浆。一朝复兴缘佳话,举国和谐著华章。







注:①浩浩汤汤(hàohàotānɡtānɡ),同浩浩荡荡。



②孔子删定《诗经》后传给了子夏,子夏传给了曾参,曾参传李克,李克传孟仲子,孟仲子传根牟子,根牟子传荀卿,荀卿传给毛亨。公元前212年,秦始皇“焚书坑儒”。整天以语《诗》为事的毛亨不知何时大祸临头,携带家眷一路仓惶地从鲁地北上,远离尘嚣,最后来到相对荒僻但水草丰美的武垣县(今河间市,当初属赵国北部)居住,隐姓埋名,甚至装成本地人。此即后来史家有的称他为鲁人,有的直接称他为河间人的原因。直到汉惠帝撤销了“挟书律”,天下太平了,毛亨才敢光明正大地重新整理《诗经诂训传》,并亲口传授给毛苌。



作者简介:王庆位,男,1953年生,河北高邑人。1970年12月参军;1982年河北大学哲学系毕业。河北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河北省哲学学会会员、河北省逻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逻辑学会法律逻辑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炎黄文化出版社特约编审;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发现》杂志社理事;中华新辞赋骈文运动发起人。从事政治思想教育以及逻辑教学、诗词歌赋等方面的研究;在省级及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著作有《毛泽东诗词解析》、《论辩、口才、演讲、求职的技巧与艺术》、《公共关系实务与操作》等。辞赋作品有《马鞍山赋》、《石家庄赋》、《沈阳赋》、《妈祖阁赋》、《茗阳阁赋》、《临海赋》、《千年绳金塔赋》、《芜湖赋》、《沔城赋》、《步云山赋》、《宿州赋》、《璧山赋》、《商丘赋》、《秦皇岛赋》、《禹王赋》、《梅兰芳赋》等。











(第八十一号作者)



毛苌与诗经







文华一脉蕴清芬,瑰宝诗经天下闻。



不是毛公延善本,何由万世盛兰熏?







原创词一阕



散余霞?颂刘德毛苌



河间皇子功勋重,善本求实栋。贤圣宗正诗经,礼尊三度共。都城馆封授众,国士昭昭诵。千载益世瑰魂,典成华夏颂。







自撰联一副



题毛苌刘德



诗宗善本念毛公,引领五经,鼎礼千秋援汉祚



书纳真章盈帝室,提纲四海,流芳百世秀邦魂



2008年2月28日















(第八十二号作者)



诗经赞







大周天子观民风,振铎采诗驿道中。



孔子删定弦之歌,三百五篇《诗经》成。



赢秦立国焚书籍,《诗经》一炬厄运生。



汉初传《诗》四大家,独存《毛诗》天下行。















(第八十三号作者)



缅怀诗词老人·毛公







历时余载受经日,觉晓惊世骇政文。



苦逢儒埋不才意,暂隐识学幽竹深。



新主败腐迎恭至,言传育教承博箴。



待久遗后隽文贡,奠纪毛公垂驻春。







长相思·奠诗词祖毛公



黄砚农



晓天地,通古今。



怜悲埋儒逢酸辛。



怀才难效斌。



抛识学,泯壮心。



怎料君王屈尊至。



聘公博承身。



















(第八十四号作者)



祭毛公两绝句







千秋之下祭毛公,堪笑秦皇恶计穷.



汉有河间贤候在,博士传诗日华宫.











焚坑幸余藏窖翁,长留经典启愚蒙.



人间总有真情在,诗在万民教化中.























(第八十五号作者)



东山有狐



仿诗经体作情诗"东山有狐"娱乐而已,为本次活动助兴.







东山有狐,文理绵蛮,芃然其尾,思之暖荑.



东山有狐,文理斐然,芃然其尾,思之暖足.



东山有狐,文理莹洁,芃然其尾,思之御寒.



东山有狐,其音清越,憨然可亲,嘻戏膝畔.



















(第八十六号作者)



毛公赋







端午诵词忆屈原,至今诗经须毛苌。



正值初春芽萌时,挥毫作赋美名扬。







祭毛公



文曲临世河间府,毛公文化传千古。



历史长河源源流,不尽春光映诗祖。











(第八十七号作者)







三百篇,赖公传世



两千载,致敬有人











兴灭继绝,古之君子



传薪播火,述而遗风述而,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兴灭继绝,幸有诗经传世上



崇德报本,长得书院唱河间







诗一首



国遇危时文运崩,兴灭继绝赖毛公.



河间祭祖诗声唱,一片关雎乐太平.















(第八十八号作者)



读诗经有感四首







(一)



先周经典净民风,音韵流芳盛汉廷。



百代文明承祖颂,毛公雅乐树吟旌。







(二)



红袖飘香付雅琴,乐音缭绕恋诗魂。



毫端滴泪牵情愫,一代宗师具匠心。







(三)



传统文风旺杏林,诗坛梁栋荐黉门。



前人不见今时秀,国粹精深汉苑魂。







(四)



百读诗经百读新,古筝陈酒忆毛君。



静女伐檀神韵活,金刀刻石主题深。















(第八十九号作者)



七律·怀诗祖毛苌公







毛传诗经万古崇,周官典制雨飘蓬。



温柔敦厚诗成教,男女君臣白面红。



有客敬之朱废序,无衣破斧郑笺功。



回眸汉赵河间在,李杜分明是国风。











(第九十号作者)



七律·祭诗祖毛苌公







一札诗经万众崇,伊人浅唱雨舟篷。



毛公授学七分意,汉水传情百世功。



芹草关鸠逑爱侣,烟花浦淑映桃红。



河间再续千年韵,代有恭铭颂雅风。







(第九十一号作者)











四家独传千古文曲载史册



六义共奏三百奇葩傲诗坛











诗传三百篇篇吟唱风雅韵



经颂千载声声犹闻天籁音











(第九十二号作者)



有感毛苌传《诗经》







毛公赫赫传风雅,璀璨玑珠入万家。



沧海桑田千载后,诗坛依旧一奇葩。











(第九十三号作者)



日华宫盛孔圣宝书流韵雅



君子馆贤毛公庭训道德高



薪火传承叔侄一脉雅风颂



馆宫讲授博士寸丹遗韵弘



















(第九十四号作者)



沁园春-读《历代诗经版本丛刊自序》感念诗祖毛苌







好古修学,实事求是,刘献遗风。溯东周末代,礼崩乐坏。百家诸子,合纵连横。



济世修身,儒生矢志,孔孟传承文脉隆。常激愤,怒坑儒书焚,扼腕填膺。



改朝暴政削平。屡汉帝选贤儒士中。嘉奖君子馆,毛公教授,至君尧舜,光大诗经。



百载流传,唐风宋韵,由此发端骋凤龙。效诗祖,戮力弘国粹,相助长征。







注:作豫08-2-25--2-26夜间10:00-12:00;











(第九十五号作者)



读诗







九河道见泯,诗经传世长。



毛公当欣慰,河间诗词乡!















(第九十六号作者)



祭诗祖毛苌公







风雅皆唱日华宫,诗祭清明万古同。



玉露放歌须跪拜,千年华夏颂苌公。















(第九十七号作者)



赞毛苌公







孔子游国开诗源,毛公设馆传经典。



不教秦火殁根命,却唤国风惠花妍。



教润乡韵利国瑞,诗和人心谐世安。



唯愿万代承风雅,无意声名享永年。















(第九十八号作者)



六义炳双宗,人到祠前皆仰祖;



一书传四海,诗从公后必言毛。















(第九十九号作者)



五律·题毛公祠











王府尊君子,河间置学宫。



一诗传六义,两代耀双宗。



教化昭民气,文明荡国风。



鸿篇承孔圣,举世颂毛公。















(第一百号作者)



祭毛公







锦笺铺案望河间,心底尚吟三百篇。



一筏登岸开先觉,千年余习向壶天。



思齐心接灞桥雪,悟道意融函谷烟。



往日贤良呼不起,放歌空吊雅风前。







注:壶天,道家所指之仙境。

(第一百零一号作者)



六义宗公,四注独传,诗流源溯河间府;



千秋遗响,万方纷唱,文运光扬盛世天。







水调歌头·诗祖毛苌吟



少不更其意,面壁背睢鸠。倏然霜雪欺鬓,痴趣已难收。领略唐风宋韵,吟咏唱酬自乐,未敢忘源流。每向河间问,一梦近虞邱。君子馆,经寒暑,越春秋。说诗者四,唯有毛序世间留。六义宗师垂训,万丈光芒永在,熠熠耀神州。文运今朝盛,举国畅清讴。















(第一百零二号作者)



联祭诗祖毛苌







上联:风雅颂,赋比兴,开天下词章先河,绣锦缀珠流万古;



下联:日华宫,君子馆,忆河间诗祖厚德,注经释义泽千秋。















(第一百零三号作者)



多丽·祭毛公苌







叹从来,诗音几度消凝。奈如何、坑灰未冷,家山恨别飘零。算天开、愁云散尽,招贤处、梁有余声。



御字新题,河间故训,昔时流水绕田塍。与谁问、书斋何处,遥指汉王陵。斜阳外、青砖犹记,秦鼎周觥。



且回头、灵心不负,皓首应解穷经。恰陈年、国风尚好,依依是、淑女娉婷。官赋三家,文传一脉,采歌休断白衣卿。



最难得、书生襟抱,多血且多情。看今日、如调琴瑟,又唱千庭。















(第一百零四号作者)



公祭诗祖毛苌楹联







上联:礼聘再三,君子招贤封博士;



下联:颂扬千古,毛公授学讲诗经。



注:君子双关,既指君子馆(村),也指河间献王刘德。







上联:六义宗公,七百载毛公书院;



下联:一流鼻祖,两千年诗祖口碑。







注:六义宗公为毛公书院匾书。











(第一百零五号作者)



《八声甘州》咏毛苌公











叹千秋雅颂久尘封,皓首老诗翁。更钻研义理,探窥深奥,呕沥寸衷。何事流离丧乱,烟雨溷空蒙。无限山河路,怯问穷通。



万古宗经征圣(1),叹青衫傲世,墨笔藏锋!看登堂名士,闻道豁襟胸。慕先贤、长怀诗礼,寄忠忱、精气贯苍穹。怡心处、效沧浪子,濯足溪东。(2)







注:1、宗经征圣:《文心雕龙》篇名。



2、沧浪:浪、名词读如阴平。《楚辞·渔父》:“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诗一、



七律·毛苌



须夸彩凤宿梧桐,座上犹钦贤士风。



治学长安君子道,扬眉曾入帝王宫。



名成鼻祖通诗礼,艺继文宣秉信忠。



试看京南灵秀地,千秋垂训有毛公。







注:文宣:既孔子。







联二







上联:企圣夏商周,道布千秋将仲子;(1)



下联;训诗风雅颂,经宗六艺法先师。



注:1、将仲子:《诗经》名篇;将:请。











上联:忠贞鉴日夸风骨;



下联:雅颂留名誉比兴。(1)



注:1、比兴:此读阴平。











(第一百零六号作者)



五律·诗源怀祖(新韵)







秦火不明君,风摧昼已昏。



遥怜儒地窖,无奈泪斯文。



乐寿开红杏,真经牵梦魂。



河间碑自立,世仰共天尊!



注:1、儒地窖:隐姓埋名二十载的鸿儒毛亨被藏身于地窖,传授诗书。秦始皇焚书坑儒,毛氏中大儒毛亨被纳坑杀之列。关键时刻丞相李斯未忘同窗之谊,密放毛亨。毛亨连夜携其家人从鲁国逃至赵国武垣县。即今河间三十里铺,隐姓埋名二十载,地窖藏身。其间口授诗经与独生女毛文倩,侄儿毛苌。



2、乐寿开红杏句:秦云汉初复兴儒学,汉景帝之子刘德被封为河间献王。刘德礼贤下士,修招贤馆纳四方学士。幕亨苌叔侄之名特招进馆。亨公此时已年迈,可入死而复生心而余悸,此次被招吉凶未卜,故意惊吓发病而逝。未得封赏,实为憾事。苌公被招进馆,默咏诗经并详解其意。献王大悦,封苌伯公为博士,“乐寿伯”。在河间国都乐寿城南“红杏园”修建“日华宫”,城北修建“君子馆”。供苌公传诗所用.











(第一百零七号作者)



祭毛苌公







千秋事业古今同,莫废文章崇武功。



一部诗经传后世,毛公自在众心中。







(第一百零八号作者)



鹧鸪天·公祭诗祖







诗祖传薪盖世功,遗风诂训九州铭。



遥思名儒博精业,情寄先贤著誉声。



君子馆,日华宫。八方学者尽心耕。



宗工六艺华章秀,千古诗光祭圣公。











(第一百零九号作者)



四诗风雅颂



一祖古今来







一诗文运启



四海化风开







阐旨发微,毛公笔振毛公望



讲经授学,君子馆开君子风







河间誉,天下幸,自然经典



孔子删,毛苌传,难忘圣贤







日月经天,光辉万古



风骚继世,俎豆千秋















(第一百一十号作者)



一、七绝·过君子馆村



招贤馆外柏森森,草径吟诗泪满襟。



此地毛公曾讲学,如今何处认残痕?







说明:古四声。学:入声。招贤馆:在君子馆村,是当年毛公讲学的地方。吟诗:指吟诵诗经。







二、楹联:







讲学传经,为六义宗公,万古毛苌名宇内



钟灵毓秀,是大贤故里,四时香火盛河间



说明:古四声。











讲学传经,为六义宗公,万古才情名宇内



钟灵毓秀,是大贤故里,四时香火盛河间



说明:古四声。











讲学传经,为六义宗公,万古才情馨宇内



清才名德,是一方太傅,千秋俎豆重河间







说明:古四声。











讲学传经,为六义宗公,伟绩并《诗经》不朽



清才廉志,是一方太傅,贤名令《县志》生辉







说明:古四声。县志:指河间县志。











文化源泉,万古诗经传海外



毛公故里,千秋俎豆重河间















(第一百一十一号作者)



竭力授诗经,继孔圣之儒,天下众家传雅颂



英名崇德里,幸毛宗无恙,河间一脉续高风







注释:孔子删定《诗经》后传给了子夏,子夏传给了曾申,曾申传李克,李克传孟仲子,孟仲子传根牟子,根牟子传荀卿,荀卿传给毛亨,毛亨重新整理《诗经诂训传》,亲口传授给毛苌。由于毛诗传继儒门正宗,解经往往与先秦典籍相合,而且其训诂平实,准确、简明、便于传习,所以,独有毛诗流传下来。



人们为了表示对毛公的崇敬,把村子改名为崇德里.有族谱证实毛氏后人继续生活在河间.风,雅,颂,是诗经的主要内容.



上联说明毛苌的历史功绩,使得诗经能够得到大家的广泛传诵.下联体现毛苌给后人带来的影响,河间人民亦不辱毛苌的英名.















(第一百一十二号作者)



天下得贤才,独注诗经传后世;



河间遗盛泽,重兴书院仰先生。







注:古声入联。“得”、“独”、“泽”古入声字,独仄声。







(第一百一十三号作者)







诗经百首,河间城北月同醉



上下千年,君子馆前花共香











祭祀每逢常溯本



诗经百首总关君















(第一百一十四号作者)



诗祖毛苌赋







珍华夏之原典,诵风雅于诗经。仰先儒之灵爽,添逸致于心旌。昔时振木铎而徇于道路,求锦句而移于周宫。歌遍八遐,古人履劳作之地;名偕七政,仲尼有别裁之功。



至于毛亨,宗诗学于子夏,承至理于荀卿。经乎多舛之运,避乎暴秦之坑。董道撷菁华,继吟咏盛事;与侄同不朽,称大小毛公。



诗祖者,小毛公苌也。遇刘德之古雅,景修世之高踪。求善书而礼聘贤者,封博士而光耀文星。至于招贤之馆,集乎日华之宫。训诂平实,分四派以卓立;著述精谨,传奥词于豪英。释读类《尔雅》以宏赡,史料出《左传》而旁征。溯先秦以相契,称儒学之正宗。



若乃供奉哲人,有尚贤、崇德之义;兴建书院,齐岳麓、嵩阳之名。康乾题观瞻之作,重臣领祭祀之风。知县捐银,添庑以招青衿之衮衮;墨客凭吊,赋诗而起瑞气之蒸蒸。圣贤远而遗泽在,擘道开而雅韵生。



读千秋万代之书,学士庆贞时以共勉;壮八泽九州之志,国民赖美政而咸亨。铭曰:诗祖毛苌,六义宗公。传承巨著,响彻嘉声。四家并峙,展足先登。郑玄作笺,千古相庚。学称北斗,业显高风。德馨厚土,永世诵功!















(第一百一十五号作者)



毛诗











唤取精灵真善美,毛苌诗教壮中华。



关雎时诵童蒙口,棠棣常开士庶家。



三百金篇传比兴,八千玉句漫咨嗟。



前人启导诗言志,道是思无半点邪。











(第一百一十六号作者)







上联:学其真谛真其学



下联:怀自善书善自怀



注:“善书”典出:西汉时河间王刘德遍求天下“善”书,得之即刻工整誊抄,然后“留其真”,将抄本加金帛还给书主,而毛苌正是这时候被请出山。



回文;古声上下联前后“学”和“怀”为前动词后名词







上联:真留自善



下联:善解其真











(第一百一十七号作者)



晚来漫步颂诗经,曲径通幽认未清。



几度徘徊谁指点,沧州月上万山明。







注:1、晚来:具双重义,既指天色已晚,又指暮年。



2、曲径通幽认未清:既谓天晚看不清路径,又可谓(象征)诗经意境幽深,难明其意。



3、沧州:毛亨公居地,借代毛苌公家乡。







自以为此诗情景相生,含蓄有致,意境优美!高度评价了毛苌公对诗经传承的重大贡献。



请专家斧正!











(第一百一十八号作者)



未许焚书雅乐丧,毛公心底幸收藏,



关雎字迹青砖地,卷耳歌吟君子堂,



浩瀚文明虽跌宕,无邪情思自徜徉,



千秋传唱诗三百,第一清声在此乡。







联:



艾文辉



君子馆中,曾有儒生传雅乐



河间乡里,犹存后学慰诗声











(第一百一十九号作者)







经读万代启文风



诗唱千秋明智者







千秋表率功归前辈



万世流芳利在文坛











(第一百二十号作者)







一部诗经,千载流传,端赖毛公尽力;



万家雅颂,百花绽放,更望社会关心。

(第一百二十一号作者)



2008公祭诗祖毛苌公有寄











古柏森森问旧踪,河间谁不识毛公?



一生事业传经史,千载释文镌杏丛。



穷困依然成训诂,图强仍旧颂终风。



莫言遗址衣冠远,遥望馨香袅碧空。







注:指《诗经》中《终风》。











(第一百二十二号作者)



摸鱼儿·纪念毛苌公







叹坑儒,暗云飞雨,几番濡湿衣袖。



远方骚客无言立,痛彻身边杨柳。



堪对酒,携晚照,风来叶落年年有。



潇湘执手。



任月下箫声,吹残草树,莫笑抚栏久。



归鸿去,耐得凄凉影瘦。



梦中又遇昆友。



毛公故迹今何在?昨夜祠堂霜厚。



风雨后,但见得,一汪秋水依如旧。



山崖出岫。



正露掩轻尘,天含烟曙,菊绽醉重九。







祭毛公诗



诗经传递赖明公,开辟吟坛花正红。



一脉忠魂归故里,千年意蕴满晴空。



浓云气盛翻成雨,大树根深可御风。



曲径能通山岳顶,儒巾飘舞碧霞中。







祭毛公联



河间布道,馆中托起千秋月,



四海传经,笔下凝垂百世言。















(第一百二十三号作者)



怀河间毛公传诗经遗泽千古







秦季风云乱,儒宗咸避谈。



仰承荀氏教,自解出青蓝。



九河间战云,诗赋隐氤氲。



阮氏竹林客,毛公欲献芹。



来仪君子馆,求是献王殷。



述古瀛州雅,关雎天下闻。



传经遗德泽,天汉美斯文。



月照极千古,犹怀诗国勋。















(第一百二十四号作者)



诗祖毛苌赋











诗祖毛苌,九州贤士;诗坛领袖,千古流传。诞生于西汉之期,辗转于羸州之变。聪慧好学,自幼曾攻经史;殷勤奋进,长成亦著雄篇。三生有幸,授叔翁之诂训①;一展才华,修儒士之真传。



恰刘王而尊善书,求贤若渴;赴乐城而起宏志,跳鲤如渊②。封汉博士而传经,当仁不让;居日华宫以授业,仗义投缘。侃侃而谈,泼墨窈窕之著;孜孜以笔,纵横明月之言。四儒门派,唯君独秀③;六义宗公,但子频传④。接韩婴之学问,馨香大汉;宗子夏之经纶,色润骚坛。



一瓢诗序,奉先秦之漫曲,融市井之俚歌;千古文辞,效儒门之正道,师学士之高招。广搜佳句,堪顾周殷之渺;远取华章,何辞江汉之遥。指点迷津,五百年序解疑惑;推敲佳构,三十里铺起波涛。



三百歌谣凝珠玑,四方雅韵领风骚。风、雅、颂,壮列国之声色;赋、比、兴,张诗海之风帆。悯边男之思苦,慕静女之情耽;闻伐檀而生怒,见硕鼠而惊寒;感宫廷之华美,叹稼穑之艰难。俗语与宫词媲美,恙笛与大吕争妍。



漫步崇德,尤寻诗祖;游踪书院,更觅诗源。君子何从,空赋衣冠之垒;序言何往,长存天地之间。纵秦政之焚书,诗经无损;赖明君之慧眼,玉韵有传。高德泽地,圣贤归而遗风在;北斗明途,骚人涌而雅韵添。千年江土,孕育文明国度;万里乾坤,承传壮丽诗篇。



完成于2008年2月







注解:①毛亨为毛苌之叔。然毛亨生不逢时。公元前212年,秦始皇“焚书坑儒”,只得携带家眷从鲁地北上,来到武垣县(今河间市,当初属赵国的北部)隐姓埋名。直到汉惠帝撤销了“挟书律”,天下天平了,毛亨才敢光明正大地重新整理《诗经诂训传》,并亲口传授给毛苌。



②西汉河间王刘德遍求天下“善”书,听说在他的辖区居然有一位能够诵经解义的大贤,大喜过望,“礼聘再三”,请毛苌出山,封毛苌为博士,并在都城乐城东面建造日华宫(今泊头市西严铺),北面君子馆村建招贤馆,命毛苌在此讲经,传授弟子。



③当年讲解《诗经》的主要有齐人辕固、鲁人申培、燕人韩婴、河间毛亨4家。但由于毛诗传继儒门正宗,解经往往与先秦典籍相合,而且其训诂平实,准确、简明、便于传习,所以,独有毛诗流传下来。



④“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











(第一百二十五号作者)



题河间市公祭诗祖毛苌







昭昭天道怎欺蒙?堪笑秦皇也失聪。



典籍焚完犹在脑,鸿儒坑尽尚存翁。



弘扬全赖献王德,传世首推诗祖功。



欣看河间经略地,高烧一炬耀如虹!











(第一百二十六号作者)



依韵和毕彩云《痛悼林书诗三首》











最是撕心裂肺时,阴阳两地远分离。



梦中相聚醒来散,泪与何人诉相思?











昔日文坛并举杯,而今孤影泣书堆。



恸君早步西天道,相盼惟能夤梦回。











腾雾云蛇终化灰,人生怎会永相陪?



《五弦》、《新赏》光尘世,身去书中犹唤回!







过祖父故居



残垣断壁草青青,虚掩双门不禁风。



一代宿儒何处去?泪眸犹忆往昔情!







早春



还寒乍暖料峭春,雪舞雨飘更替频。



异土客居愁早晚,故乡心系泪晨昏。



浮萍雨打伤身世,荧火夜明黯心神。



举盏独酌寻一醉,梦中团聚乐天伦!







诗集竣笔感怀



(一)



不食不寐有何愁,能诵能吟解百忧。



数首咏成天籁寂,鸡啼夤夜月相俦。







(二)



吟到江郎才尽时,花明柳暗又生诗。



才情无尽人有尽,分秒光阴倍珍惜!







致刘海涛



翰墨园中莫逆交,鸿来雁往兴致高。



榜书一笔惊天地,配以文章做述描。







观李成奎篆刻



代笔以刀走硬石,阴阳篆刻自神奇。



拔山扛鼎岂闲视,墨趣豪情会天机!







赞《文化月刊?诗词版》



三月桃花似火红,诗词新版醉春风。



盛唐豪气收刊内,两宋柔情展域中。



妙手锦心云灿灿,紫毫彩墨韵浓浓。



继承传统出新意,奋翼长飞展鹏程!







悼树义老师之祖父



素车白马转眼间,扶柩扶身实两难。



似海亲情何处报,五湖泪冷泣西天!







接周兵诗稿有感



北来鸿雁递佳音,平仄声中情最真。



抛却一生名与利,吟风诵月写精神。







待月诗



(一)



自是登楼早,非关出海迟。



一杯欣饮罢,玉璧挂天时。







(二)



望穷沧海峤,倚遍碧栏干。



待月凝双目,露凉觉未寒。







(三)



玉轸临风久,金轮出雾迟。



何时明镜挂,万物焕新姿。











(四)



起身褰翠箔,惆怅卷朱帘。



不见蟾宫影,红妆空泪潸。







致柳笛主编



(一)



陌上何人吹柳笛?清音染绿千里堤。



心脾沁透美如酒,塞北江南歌柳词。







(二)



柳笛声里千畴绿,斗艳花前莺燕啼。



水秀山青骚客醉,超然文脉谱新词。







(三)



齐鲁人杰又地灵,弘扬诗律赖先生。



群贤啸聚惊堂庙,笛柳一吹满煦风。















(第一百二十七号作者)



2008公祭诗祖毛苌公暨征集作品参赛楹联







日华宫盛孔圣宝书流韵雅



君子馆贤毛公庭训道德高



薪火传承叔侄一脉雅风颂



馆宫讲授博士寸丹遗韵弘











(第一百二十八号作者)



读诗经有感







子曰诗歌劲,春秋独一家。四言呈异彩,六艺出奇花。



风雅五经列,启蒙千载夸。龙吟九州盛,终古思无邪。















(第一百二十九号作者)



毛苌(新声韵)







五经赖显忆名都,劫后鸿儒校旧书。



化雨甘霖泽万代,世间才子颂君庐。







过古河间国都城遗址感赋(新声韵)



时忆毛公墨迹香,群贤聚雅著华章。



盎然春意风追古,恰遇河间颂献王。







献王陵怀古(新声韵)



曾闻秦火毁儒经,文盛河间助汉风.



翰墨飘香追旧雅,献王陵畔忆毛公.















(第一百三十号作者)



雪中漫步







〈六〉坠黎明



挥毫撒墨,



梦断寒晴,



冰封柔骨忘幽亭。



寒径带雪残窗照,



落雁失声坠黎明。















(第一百三十一号作者)



七绝·缅怀诗祖







历尽沧桑避暴秦,贤王礼聘复逢春。



苌公驾鹤归西去,善解《诗经》有后人。







注:1.用《平水韵》真韵部。



2.平仄定格用首句仄起入韵式。















(第一百三十二号作者)



2008公祭诗祖毛苌公暨征集诗词作品











风唱彻几千年,代代真儒经典研。



曾历焚书悲浩劫,幸逢立馆复流传。



无丝无简胸藏墨,有记有才心诵篇。



盛世崇文迎盛事,河间公祭慰高贤。















(第一百三十三号作者)



缅怀诗祖毛苌公







“关关睢鸠”天天诵,原是苌公教授留。



千秋讲经台尚在,诗经万世耀神州。







毛苌公诗经村



华夏诗词此地始,讲经村内似有声。



千秋风雨犹留迹,好让后昆朝拜诚。



2008年3月18日











(第一百三十四号作者)







七律·怀诗坛师祖毛苌公



经典煌煌世代传,毛公播种在河间。



高山流水无弦韵,白雪阳春雅士篇。



汉赋唐诗称绝唱,宋词元曲共绵延。



和谐华夏今朝是,再展歌喉立杏坛。















(第一百三十五号作者)



戊子上元夜题《传经台》



灯引九龙吟雅韵,曲惊玉兔看经台。



中华网上何人唤?不尽鸠声天下来!







大儒两代传经远;



小邑一村祭祖新。















(第一百三十六号作者)



七绝·毛苌公赞二首







其一



呕心沥血播诗文,善举昭然惠后人。



群怨兴观风雅颂,千秋绝唱著毛门。







其二



明经传道日华宫,国粹遭焚幸再生。



群怨兴观风雅颂,赏诗未敢忘苌公。















(第一百三十七号作者)



诗经。诗界。



人风唯有诗经兮,几千年不衰。



焚书炕儒生,隐姓而埋名。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谁将诗经播种兮,河间毛苌公。



谁将诗经宣传兮,河间毛苌公。



谁是诗经宣言书,河间毛苌公。



星星之火,温暖人人心窝。



风。雅。颂兮,岂有各国疆河。



长江黄河,英法美俄;



红黄黑白,工厂篱箩。



吾亦长耕耘兮,果腹犹饥贫。



形骸百年身兮,不灭唯有仁。















(第一百三十八号作者)



七言律绝·贺毛苌公升迁[新韵]







清心半世传诗经,热血一腔讲比兴。



当慰如今诗祖冠,诗源吟水忆毛公。















(第一百三十九号作者)



七绝祭诗祖毛公(藏头)







诗在中华万古传,祖先遗训缀成篇。



毛家世子多风雅,公祭焚经作纸钱。











(第一百四十号作者)







缅怀诗公(三意吟者)



儒者毛苌播种诗,异时风雅敬为师。



温良博士恭谦貌,惭愧颜回未献资。



欲待清明烧纸烛,先挥笔墨寄哀思。



春华秋实江南北,遥祭河间公可知?

(第一百四十一号作者)



颂刘德







行吟君子纂苍黄,九域从游赖献王。



授馆封儒三礼聘,编修诂训六经藏。



崇德曲径传诗脉,日华新宫赠玉囊。



幸得雎鸠声未寂,桃夭犹忆醉斜阳。















(第一百四十二号作者)



祭毛公两绝句







千秋之下祭毛公,堪笑秦皇恶计穷。



汉有河间贤候在,博士传诗日华宫。











焚坑幸余藏窖翁,长留经典启愚蒙。



人间总有真情在,诗在万民教化中。















(第一百四十三号作者)



读诗祖毛苌公事迹有感







同心两代护诗经,耸立丰碑万古尊。



处世丹心为善举,贮存美德赋儿孙!











(第一百四十四号作者)







祭诗祖毛苌公二首



平水一韵



遥望河间路,毛公宿望尊。



逃秦贤圣哲,遗世德功言。



风雅传千古,训经留一源。



思追君子馆,执卷仰儒门。











无缘谒诗祖,有幸睹遗篇。



六艺焚秦火,一经传汉贤。



衣冠冢精垒,古柏树森然。



风雨劫余梦,悠悠下夕烟。







(第一百四十五号作者)







[双调、凌波曲]河间怀古



文正清风



一声长叹隐春秋,一卷诗经销古愁,半天风语伤秦汉。漫烟云,史意悠,滔滔碧水向东流。馆上千年事,河间二老忧。都绕心头。















(第一百四十六号作者)



五律·缅怀毛苌公再读《诗经》感怀







子曰诗云惯,毛苌副盛名。



河间存古典,馆外祭精英。



剑舞萧萧韵,琴挑灼灼情。



煌然风雅颂,咏唱鬼神惊!















(第一百四十七号作者)



诗源怀祖







寻祖河间上古村,悠悠遗韻绕诗门。



日华宫识真情士,君子馆悲秦火痕。



幸得一经风雅颂,育成百代圣贤孙。



大儒若论当谁属?应荐毛公获此尊。















(第一百四十八号作者)



怀毛苌公







千秋事业古今同,莫废文章崇武功。



能启诗心芳万世,毛公自在众心中。















(第一百四十九号作者)



毛公祠







秦火遗灰上古村,毛公书院徳碑存。



萧条六艺悲先烈,幸得一经传后孙。



君子馆听风雅颂,日华宫祭国诗魂。



莘莘学子承其表,代有英华出此门。











(第一百五十号作者)



三百诗篇集大成,毛公注释是真经。



坑焚暴政几多劫,雨后依然六艺兴。



















(第一百五十一号作者)



七绝二首---祭毛公



其一



关睢今咏赖毛公,子曰诗云劫运逢。



避却儒坑潜赵地,欣留雅颂国之风。







其二







河间设帐授诗经,薪火相传百代聆。



今祭毛公怀盛德,日华书馆杏花馨。















(第一百五十二号作者)



祭毛公











锦笺铺案望河间,心底尚吟三百篇。



一筏登岸开先觉,千年余习向壶天。



思齐心接灞桥雪,悟道意融函谷烟。



往日贤良呼不起,放歌空吊雅风前。







壶天:道家所指之仙境。















(第一百五十三号作者)



七绝.诗源怀祖







万古留传雅颂风,诗承百代意相通。



焚坑不绝毛公志,首建河间第一功。















(第一百五十四号作者)



祭毛苌







谁从海岸溯江源,探释昆仑万仞山。



委曲长行归一统,纵横勃发焕千颜。



东风催碧春为序,梅雪濡心色愈殷。



篇自先生开讲后,如流诗学肇河间。















(第一百五十五号作者)



五律·怀毛苌公



恨别家乡远,携诗到小村。



精心培学子,妙韵叩柴门。



春去轻风饮,秋来大月吞。



高情萦福地,道义遗儿孙。







纪念毛苌公联一副



上联:恨别家山,千韵诗经传福地;



下联:情归沃土,一腔道义遗儿孙。















(第一百五十六号作者)



七律·读毛苌公史事有怀







继绝存亡树大名,烽烟起处走书生。



形容独予河间幸,训诂犹须君子萦。



诗海寻源皆仰祖,儒家入世为销兵。



诸侯百代空无物,巷陌唯传诵读声。















(第一百五十七号作者)



五律·诗源怀祖(新韵)







秦火不明君,风摧昼已昏。



遥怜儒地窖,无奈泪斯文。



乐寿开红杏,真经牵梦魂。



河间碑自立,世仰共天尊!



附资料:1、儒地窖:隐姓埋名二十载鸿儒毛亨被藏身于地窖,传授诗书.秦始皇焚书坑儒,毛氏中大儒毛亨被纳坑杀之列。关键时刻丞相李斯未忘同窗之谊,密放毛亨。毛亨连夜携其家人从鲁国逃至赵国武垣县。即今河间三十里铺,隐姓埋名二十载,地窖藏身。其间口授诗经与独生女毛文倩,侄儿毛苌。



2、红杏园:秦云汉初复兴儒学,汉景帝之子刘德被封为河间献王。刘德礼贤下士,修招贤馆纳四方学士。幕亨苌叔侄之名特招进馆。亨公此时已年迈,可入死而复生心而余悸,此次被招吉凶未卜,故意惊吓发病而逝。未得封赏,实为憾事。苌公被招进馆,默咏诗经并详解其意。献王大悦,封苌伯公为博士,“乐寿伯”。在河间国都乐寿城南“红杏园”修建“日华宫”,城北修建“君子馆”。供苌公传诗所用.















(第一百五十八号作者)



七律·为2008公祭诗祖毛苌作







春秋远去望幽燕,紫塞浮云古道艰。



伴叔逃荒承宿志,遵王继日讲河间。



乱簪鬓发无虚度,精集诗经不可删。



身影摇移灯照壁,魂成鼻祖魄开山。







问谁今古识毛公?为了恒心做始终。



饿里休妻情得助,病中讲学事成功。



梧桐树茂馨香远,凤馆灯明子弟丰。



或有疏狂犹醉酒,篇篇韵律日华匆。







(新韵)



长空掠雁望云遥,一抹斜阳入火烧。



遍访山川寻曲赋,甄成部卷谢渔樵。



蒹葭断水凭淑女,硕鼠偷粮叹乐郊。



几度晨昏敲甲骨,痴痴座塑解琴箫。







故事遗踪遍莽苍,千枝刀笔累毛郎。



之乎梦里山河远,者也书中爱恨长。



细数钟声人杳杳,再燃蓍草庙堂堂。



登台四望天涯路,多少风骚颂夕阳。















(第一百五十九号作者)



题河间市公祭诗祖毛苌







昭昭天道怎欺蒙?堪笑秦皇也失聪。



典籍焚完犹在脑,鸿儒坑尽尚存翁。



弘扬全赖献王德,传世首推诗祖功。



欣看河间经略地,高烧一炬耀如虹!















(第一百六十号作者)



毛公颂







千年文史觅诗源,屈指首推三百篇。



秦火焚书灰未冷,毛公释义口相传。



国风雅颂人伦正,群怨兴观儒道宣。



共祭河间歌盛世,和谐同乐小康天。







西江月·公祭毛公赞



刘德献王远见,纳贤修馆封儒。亨苌两代授经书,教化承传善举。二雅国风三颂,兴观群怨玑珠,肃清硕鼠绘新图,公祭毛公诗祖。

(第一百六十一号作者)



七律·怀诗坛师祖毛苌公







经典煌煌世代传,毛公播种在河间。



高山流水无弦韵,白雪阳春雅士篇。



汉赋唐诗称绝唱,宋词元曲共绵延。



和谐华夏今朝是,再展歌喉立杏坛。















(第一百六十二号作者)



祭毛公







寻根问祖向河间,古木参天掩杏坛。



不是诗经藏脑海,何来风雅颂山川。



中华幸得毛公种,寰宇递开君子兰。



千代心香同一柱,春光潋滟好扬帆。















(第一百六十三号作者)



祭毛苌公







诗声赋海论归宗,华夏千秋雅颂风。



绛帐承传何处是,溯源三拜日华宫。















(第一百六十四号作者)



怀诗祖毛苌公







诗海溯源谁为祖?一词众口荐毛公。



河间豹隐诂雅颂,地窖命沦训国风。



君子馆中播火种,日华宫里启愚蒙。



遗篇三百凭君继,功没九州老少崇。















(第一百六十五号作者)



七律·《祭诗祖毛苌公》







毛传诗经万古崇,周官典制雨飘蓬。



温柔敦厚诗成教,男女君臣白面红。



有客敬之朱废序,无衣破斧郑笺功。



回眸汉赵河间在,李杜分明是国风。











(第一百六十六号作者)







五律·祭毛苌公



幽谷冰城



秦火多年捉



河间讲座乡



诗文歌雅处



六意唱芬芳



厚德平民敬



诚心历代扬



颂声载路道



修院著天香















(第一百六十七号作者)



祭毛公两绝句:











千秋之下祭毛公,堪笑秦皇恶计穷.



汉有河间贤候在,博士传诗日华宫.











焚坑幸余藏窖翁,长留经典启愚蒙.



人间总有真情在,诗在万民教化中.















(第一百六十八号作者)



五律·缅怀毛苌公再读《诗经》感怀







子曰诗云惯,毛苌副盛名。



河间存古典,馆外祭精英。



剑舞萧萧韵,琴挑灼灼情。



煌然风雅颂,咏唱鬼神惊!











(第一百六十九号作者)



七绝二首



祭毛公











关睢今咏赖毛公,子曰诗云劫运逢。



避却儒坑潜赵地,欣留雅颂国之风。











河间设帐授诗经,薪火相传百代聆。



今祭毛公怀盛德,日华书馆杏花馨。















(第一百七十号作者)



缅怀诗祖毛公







孔圣选删传子夏,毛公学授自荀卿。



乐歌精妙风雅颂,章法高超赋比兴。



万古诗坛开先例,千秋骚客有所宗。



如今华夏诗如锦,祭酒应如东海倾。















(第一百七十一号作者)



七律·为2008公祭诗祖毛苌作







春秋远去望幽燕,紫塞浮云古道艰。



伴叔逃荒承宿志,遵王继日讲河间。



乱簪鬓发无虚度,精集诗经不可删。



身影摇移灯照壁,魂成鼻祖魄开山。







问谁今古识毛公?为了恒心做始终。



饿里休妻情得助,病中讲学事成功。



梧桐树茂馨香远,凤馆灯明子弟丰。



或有疏狂犹醉酒,篇篇韵律日华匆。







(新韵)



长空掠雁望云遥,一抹斜阳入火烧。



遍访山川寻曲赋,甄成部卷谢渔樵。



蒹葭断水凭淑女,硕鼠偷粮叹乐郊。



几度晨昏敲甲骨,痴痴泥塑解琴箫。







故事遗踪遍莽苍,千枝刀笔累毛郎。



之乎梦里山河远,者也书中爱恨长。



细数钟声人杳杳,再燃蓍草庙堂堂。



登台四望天涯路,多少风骚颂夕阳。







问谁今古识毛公?为了恒心做始终。



饿里休妻情得助,病中讲学事成功。



梧桐树茂馨香远,凤馆灯明子弟丰。



或有疏狂犹醉酒,篇篇韵律日华匆。







(新韵)



长空掠雁望云遥,一抹斜阳入火烧。



遍访山川寻曲赋,甄成部卷谢渔樵。



蒹葭断水凭淑女,硕鼠偷粮叹乐郊。



几度晨昏敲甲骨,痴痴泥塑解琴箫。







故事遗踪遍莽苍,千枝刀笔累毛郎。



之乎梦里山河远,者也书中爱恨长。



细数钟声人杳杳,再燃蓍草庙堂堂。



登台四望天涯路,多少风骚颂夕阳。















(第一百七十二号作者)



相思--诗经意境







相思翻作曲,弹断七根弦。



有韵词难唱,无聊夜失眠。



诗吟三百首,缘溯一千年。



泪尽蒹葭老,伊人碧水间。











(第一百七十三号作者)







怀毛二公



友莅拙作于萧乡诗社



心怜河涧草,泪眼哭毛公。



浴火千书烈,传经万代崇。



文人遭孑难,君子固贫穷。



悲喜皇权戏,坑儒掌骨中。















(第一百七十四号作者)



忆毛公



华经溅血隐凄凉,浩浩师才溢草堂。



水土多情公眷顾,异乡从此做家乡。



颂毛公



英儒风骨傲,颠沛志弥坚。



雅韵传千古,瀛州佳话谈。



慰毛公



古冢浸才情,长眠目可瞑。



遗风擎火把,点亮满天星。







(第一百七十五号作者)



咏诗祖毛苌公三首







文碑耸立古河间,窥见毛公泛笑颜。



放眼骚林驰六骏,挥将椽笔赋今天。











赵北燕南喜讯传,彩霞旭日照河山。



吟旌猎猎冲牛斗,报向毛公慰古贤。







三、



珠玑光烁彩诗连,《诗苑》香波绚丽天。



豪放开怀继宋韵,唐风续唱耀坤乾。







(第一百七十六号作者)



诵毛公联



秦皇失道焚书坑儒千秋罪。



毛公藏诗古韵传承万代功。











(第一百七十七号作者)



公祭诗祖毛苌



诗言教也,立极千邦,缘逃秦火



经载道焉,传薪百代,端赖毛公











三百篇韵文,一人讲授,任其重矣



两千载诗学,世界传播,功莫大焉











诵诗闻国政,舜日尧天,神州胜概。



讲易见天心,民胞物与,贤哲高怀。







(第一百七十八号作者)



公祭毛公联







君子馆尊贤好古,



诗经村播火传薪。







河间古国延博士,



宇内新人诵毛诗。







(第一百七十九号作者)



赞河间获诗词之乡称号



梦坑焉会助秦皇,华夏文明源远长。



毛氏传诗泽百代,瀛州今又获诗乡。







(第一百八十号作者)



诗经颂



孔子删诗赢政坑,二度梅开古瀛东。



自古承诗赖其宗,唐诗宋词步后荣。



播种文明启华胄,呼唤万众爱苍生。



挞恶扬善良壮国魂,毛公传业永世崇。

(第一百八十一号作者)



怀始祖毛苌公(三首)







乡野时闻“关睢”乐,学堂频传“伐檀”音。



诗魂辉耀华夏史,雅颂泽润瀛环文。



文澜勃兴因源远,国祚昌顺缘慧根。



诗祖德隆荫天下,仰止传承祭先尊。











而今人犹咒吕赢,竖指称道汉毛公。



训诂精义续文脉,信授葩诗承古风。







日华宫内秉明烛,君子馆中擎大旌。



惠风萦绕毛精垒,化作新雨润地灵。











一座丰碑志景行,临风吊谒悠悠情。



绵绵教泽彪史册,浩浩燕赵蔚诗风。



可恨赢政毒焰炽,幸喜毛公葩诗功。



风雅复兴非厚古,薪源不竭国祚荣。







(第一百八十二号作者)



读报有感兼呈



白焕宗、李顺城、李泗、田国福、龙轩诸方家并序



金峻山



近月来,围绕诗经传播地究竟是在河间还是在献县,各界人士展开了一场争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持已见,由此,推动了诗经研究的发展和前进,但也形成了对阵局面,窃以为,不论是在河间和献县,实没有争论的必要,应站在当代大沧州的立场上,共同为光大诗经而努力。











毛公含泪整残编,多少疑难由此悬。



诗海探微抒已见,茅头直指古河间。











高论不凡和友声,百家学术各争鸣。



求真去伪依标准,一片痴情我辈凉。











古城已历数千年,兴废存亡亦自然。



探晓真情非易事,何期共识润心田。







(第一百八十三号作者)



毛诗颂



灿烂两千年,毛诗代代传。



习经当益世,光大有河间。







槐荫诗会



毛公故里大槐荫,笑语欢声入彩云。



省市诗协来会友,乡村沃野聚诗民。



吟联唱赋田园美,挥笔提词翰墨珍。



惊叹河间文蕴厚,诗经后继有传人。







(第一百八十四号作者)



清明游记



春扫戊子绿九州,节近清明数友游。



奠祭毛公亨苌地,宏扬雅颂热心稠。



诗宗三百秦焚灭,古韵多篇今盛讴。



训诂河间功浩浩,辉煌天下势悠悠。







清明悼毛公



河间古城地,公墓碑重修。



盛世春风到,诗篇雅颂求。



书院思诚始,斋馆国福兴。



收藏版本富,网址号诗经。



佳宾国外客,学者港台人。



博士教授者,均奠毛公坟。



朝官与野老,共仰亨苌辉。



小诗生怡悦,大作莽荡吹。



细品风雅颂,宗究赋比兴。



莘莘我学子,继承发扬中。



今告诗祖下,天下已太平。



诗词大浪涌,可慰先人情。



六艺宗工返,和谐固泰然。



戊子清明节,赋诗奠前贤。







(第一百八十五号作者)



颂毛公



焚书赢政将儒坑,避难毛公到燕京。



立馆讲学播火种,诗经遗韵化长虹。







(第一百八十六号作者)







戊子清明感怀



毛公圣德与天俦,士子清明竞祭讴。



数百直儒谁有传?三千书烬冢曾修?



亨苌仁智留芳远,帝宰愚民国运休。



世事沉浮因果系,人间善恶总均酬。







戊子清明谒毛公墓有感



毛苌陵内邑庠高,世代沾恩学子娇。



一圃名花鲜满地,树株龙柏翠追宵。



读声香朗三村美,古韵芳播万国朝。



有志门徒多折桂,冯公总统赖圈调。







(第一百八十七号作者)



晋谒毛公碑墓







访胜诗朋尽北飞,寻幽墨友谒毛闱。



烧林艳杏迎骚客,绣野湘桃奉翠薇。



白玉丰碑新屹立,毛苌博士永崔巍。



田君国福重修冢,仰止高山万古辉。











云霞出海阳光灿,似岱高碑耸眼前。



赢政烧书遭史詈,毛苌训诂诗经传。



世尊诗祖才超众,国粹宏扬拔圣贤。



德劭流光昭日月,丰功伟绩越千年。







(第一百八十八号作者)







清明扫墓







诗乡修复毛公墓,盛世兴文旧志增。



伟业千秋留后世,群贤凭吊正清明。











崇德①再度祭诗宗,一路激情一路风。



酹酒焚香多敬意,吟声阵阵慰英灵。



①注:崇德,三十里铺旧称崇德屯。











祭罢毛公墓,又临总统坟。



河间风水地,历代有贤人。







(第一百八十九号作者)



诗经与毛公



三百诗篇三百情,自然高古启文明。



秦坑一炬腥风冷,累汝新传训诂功。







毛公



不泯斯文避暴时,殷殷两代善为之。



何期不再焚书火,播向人间俱是诗。







(第一百九十号作者)



河间圣贤毛公







古韵新风华夏传,悠悠历史几千年。



诗经盛世兴环宇,一脉传承在河间。



君子馆中招志士,诗经村里论骈篇。



功高盖世铭千古,两代毛公皆圣贤。







发扬毛诗



自古河间有圣贤,毛诗四海广承传。



如今诗苑名声远,更待童生作后援。







诗经斋主田国福



(一)



诗经圣地在河间,田氏藏书崇古贤。



国粹宏扬责任重,福泽后辈待承传。







(二)



九域宏扬华夏魂,诗经圣地宝书存。



为寻版本行千里,现代文风胜古人。







河间诗苑



诗苑仰毛公,文坛颂雅风。



华章千古秀,艺海万花红。







(第一百九十一号作者)



怀毛公







春光潋滟盈宇内,九河之间草芊芊。



《桃夭》灼灼华正好,《子衿》青青月半弯。



诗魂铸成千秋业,经魄凝就万古传。



挥毫漫把毛公赞,我辈风雅颂新篇。







(第一百九十二号作者)



拜毛公







口诵毛公绩,心存秦火结。



争鸣真复日,始可望和谐。







(第一百九十三号作者)



寄情《毛公诗苑》







毛氏诠诗汉武垣,悠悠一脉韵声传。



淳风雅颂瀛州地,慷慨悲歌燕赵天。



皓叟摇头吟旧调,黄童背手诵新篇。



一从诗苑花开盛,敢领风骚数百年。







忆毛公祠



秦烟烈烈铸诗魂,训诂经师世受尊。



风雨苍桑厥殿祀,华章古韵颂贤人。







(第一百九十四号作者)



清明谒毛公墓







村路行来步下疾,墓前俯首几多思。



读书自恨当年少,问难毛公教我诗。







颂毛公



福地①寻来别有邻,传经解惑老儒尊。



诗宗六义鸣中外,序振三家传古今。



两鬓繁霜酬艺苑,满腔热血润诗根。



悲歌一曲文星落,明月高高照古魂。







注:①福地:毛苌公避秦焚书祸,有遇福地而择居的传说,意指河间古村名尊福乡。







(第一百九十五号作者)



毛公颂







汉儒毛苌来河间,建馆讲学诗经传.



弘扬国粹功盖世,光大文明震宇寰.







(第一百九十六号作者)



应该感念秦始皇







文化河间底蕴长,应该感念秦始皇.



若非斯有挟书律,师祖焉能到我乡.







诗词之乡



莺唱燕合歌雅颂,韵出天籁伴和风.



碑林彪炳文明史,师祖无声胜有声.







瞻仰毛公墓碑



目睹勒石衔泪痕,交加悲喜暗思衬.



秦皇无道焚书简,有志毛公注序文.



重振诗风扬正气,墓碑再树慰骚魂.



平铺金路欣济辈,克尽箕裘奠后人.







(第一百九十七号作者)



清明祭毛公







诗经风雅颂,叔侄立头功.



护简逃生命,博来瑰宝兴.







(第一百九十八号作者)



颂毛公







秦赢暴虐施残政,欲断儒家盛誉声.



齐鲁韩毛传训诂,唯余毛氏一枝红.



石碣镌刻念毛公,肃穆顿生膜拜情.



设立河间君子馆,诗经文化柏松青.







(第一百九十九号作者)



清明节缅怀毛公







九河故里祭先贤,三百鸿篇颂大千.



师祖谆谆传诂训,一帜独树两千年.







(第二百号作者)



谒毛公碑有感







一碑树起记丰功,博士文风谁与锋.



不见先贤讲经处,空蹉孤冢诉零丁.







缅怀师祖毛公



遥祭先贤逢盛世,毛公诂训我应知.



纸钱化作蝴蝶舞,都是无邪三百诗.







(第二百零一号作者)



毛公赞







智勇双全作学问,为人师表育后人.



招贤纳士君子馆,桃李满园诗经村.







(第二百零二号作者)







诗源欲觅溯前尘,薪火传承几圣人。



腹内岂能烧锦绣?天心无意丧斯文。



千秋一脉留珠玉,九域同声讨暴秦。



避世武陵迷汉魏,也应解向采薇亲。







(第二百零三号作者)







梦绕魂牵地,般般景物荒.



青碑残史迹,黄草掩书香.



鸟过声低泣,人来神暗伤.



冢前长肃立,遥听雅风章.







八声甘州



(第二百零四号作者)



望河川万里溯诗源,千年解春秋。对秦风屠戮,焚经毁卷,儒冠成羞。隐退崇德故里,口授诗经留。训诂声声在,睢鸟啾啾。



再祭巍巍青冢,问人贤一世,碑勒悠悠。觅书庠旧址,曾写几番愁。对而今、文明兴冀,三百篇,归认正宗流。时空外,汉家博士,笑慰鸿丘。











(第二百零五号作者)



戊子上元于泓湫草堂怀毛苌公







月上中天情,坎坎伐檀声。



毛诗大雅在,玉兔清风行。



流连广寒水,次第听鹤鸣。



万古精微意,梦里已登瀛。



寂静闻犬吠,心翼御六龙。



且从明月去,相伴赋比兴。







(第二百零六号作者)



七律·诗源怀祖







寻祖河间上古村,悠悠遗韵绕诗门。



日华宫识真情士,君子馆悲秦火痕。



幸得一经风雅颂,育成百代圣贤孙。



大儒若论当谁属?应荐毛公获此尊。











戊子仲春怀毛苌公



诗经斋主



丽日和风怀毛公,诗情画意正葱茏。



三百五篇随缘就,把酒当歌诵苍穹。





献花(0)
+1
(本文系xianfengdui...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