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俞晓群 | 新老年沈昌文

 泮溪别馆 2016-12-26

12

24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4:08 So This Is Christmas 来自俞晓群

音乐来自网络




新老年沈昌文

文 | 俞晓群



     


男性六十岁退休,一刀切下来,结果却不同。讲“新老年”,老有所为,需要有一些要素奠基,比如身体好,精神好,人缘好,性格好,学识好,专业好,人脉好,准备好……拿这些条件与沈昌文先生对照,几乎样样不落,样样都好。正是有了这些基础,他才会有一个快乐、充实、忙碌、丰富、健康、轻松、满足的老年生活。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沈昌文先生即将从三联书店总经理的位子上退下来。那时我刚刚出任辽宁教育出版社社长,乘虚而入,通过各种手段与他接触,希望他能与我们合作,帮助我们编书。当时我给下属定下一条规则:与沈先生谈话时,他推荐的项目,他提出的条件,我们绝对“不二话”,即言听计从,不许讨论,更不许反驳。就这样,我们将沈先生“勾引到手”,一合作就是二十年。有一次沈先生与我们喝啤酒,他高兴了,对在座的人说:“这些年与辽教合作,是我几十年出版生涯中,最快乐的时期。晓群信任我,他给我组稿、编稿的权力,比我在职时还大。”



转眼之间,二十年过去了。二〇一一年年沈先生八十岁,我们为他老人家祝寿,还专门出版了他的一本小书《八十溯往》。我们之间长长的合作,也被业界、文化界传为佳话。回顾这一段合作,我觉得,沈先生之所以能够在二十年的老年生活中,继续得到社会的认同与接受,继续得到晚辈的求教与追捧,继续发挥作用,继续他喜爱的事业,沈先生身上的几个特点,构成了他老而弥坚、历久常新的魅力所在。




首先是他的性格。他是一个开朗的人,包容的人,快乐的人,随和的人,开放的人,没有条条框框的人。总之,我们对沈先生的尊重,是由衷的,是发自内心的,是自然而然的。许多年轻人都喜欢找他喝咖啡,吃饭,聊天。他不问对方身份、资历、年龄、性别,甚至不问对方求见的目的。他说,这一套做法,源于他早年在上海打工的苦出身,那时他在茶馆中端茶送水,什么人都接触,没有禁忌,没有界限。当然编辑与记者的职业特点是更重要的原因,善于交流才能充实我们的思想,才能发现人才。在与别人交流中,沈先生总是把自己的身价压到最低点。比如他最好说:“这件事情我不懂,您是专家,向您请教。”他私下对我说,做编辑,首先要敢于说“我不懂”,这样才能让对方敞开胸怀,与你交流。其实沈先生识多见广,无所不通。另外,当他看到年轻人紧张时,他一定会开一些玩笑,调节气氛,让每一个人都轻松起来。比如记者采访,他说“我是不良老年”;他说“我读书是为了冒充知识分子”。在为他举办的生日纪念会上,他发言,开口就说:“叔叔阿姨们,大家好!我现在是八零后了。”这样一个让人快乐的人,谁不愿意与他接触呢?正如王蒙先生所说:“沈公是京城一宝啊!他给我们带来快乐。”



其次是他的水平。在出版的意义上,他的能力已经达到炉火纯青,可以说,眼下几乎很少人能达到他那样境界。比如我们说出版职业的两大要素,一是学识水平,二是社会交际能力。以后者为例,我曾经给沈先生起过一个绰号,叫“包打听”。你想知道哪个作家的事情,包括他在写什么,有何特长,生活习性,性格特征等,就去问沈先生吧。他知道的太多了,他还会翻开小本子,打电话把一些名人请出来,比如王蒙、李慎之、费孝通、王元化、刘杲等等。许多大学问家、大作家、大文化人只相信他,别人拿不到的书稿,他去谈,一定能拿下。这些年来,他为我们推荐了许多好作者,包括吕叔湘、费孝通、胡绳、张中行、金克木、王蒙、张岱年、葛兆光、陈平原、郝明义、幾米、蔡志忠、……他为我们推荐了许多好的合作伙伴,包括牛津大学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贝塔斯曼、国家地理、台湾联经、大块文化、香港三联……他还为我们推荐了许多好书稿,包括“书趣文丛”、《牛津少年儿童百科全书》、“新世纪万有文库”、《万象》杂志、“万象书坊”、“海豚书馆”等等。这些资源,是沈先生多年的积累,以他的人生经历和成就,我们即使毕生奋斗,也达不到他那样的高度。比如,上世纪九十年代,我们希望出版《吕叔湘全集》,在沈先生引荐下,去拜访吕先生。吕先生年事已高,我们这些新人他都不大理会,只是说:“我的书稿,都交给沈昌文吧。”



最后,还要提到沈先生为人做事的坚强与坚定。老年人最大的敌人是衰弱,是寂寞,是消沉,是逃避,是精神崩溃,是自我封闭。其实这样的情绪,未老的人也会有。老年人有了,往往会陷入更大的阴影之中。我想,这样的阴影,沈先生也会有的,但是他很会排解。我给他总结三个字:



一是“动”。他每天不着家,背着一个大书包,四处游走,到处操心,书店啊,开会啊,吃请啊。实在没有事情做,就拿着老年证免费坐公共汽车。过去没有时间去的京郊大地,这些年都被他走遍了。有一次他做了几个小时公交车,来到一处远郊。下车后发现,回程的车没有了。他就叫一辆出租车,花了一百多元钱,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二是“静”。他早年师从蒋维乔先生练就气功“小周天”,一有空就会自我操练起来。他坐在饭桌旁、人群中、汽车上,双目微闭,面色微红,时间可长可短,入静可深可浅。过一会睁开眼睛,又显得精神抖擞。沈先生说,这是他的长寿秘诀,经历那么多人生风雨,没有这一招,他绝不会有这样好的身心状态。



三是“忙”。以六十岁为界,之前是工作忙,之后是帮人忙,最后是自己忙。年龄大了,老伴和儿女不让他再参与过多的社会活动,不让他再出差。他就自己安排一些事情,写一些东西,想一些问题,参加京城一些有趣的聚会,不让自己闲下来。每天早晨四点他就起来,独自来到离他住处不远的书房——他戏称“二房”,开始上网、看书,整理信件和文稿。




坚定与坚强,这是我给沈先生人生态度的最后结论。许多年轻人未必会理解我的心思,我想许多老年人,一定会明白我对沈先生评价的意义:一年四季,清晨四点,无论是天光微露的春夏,还是晨星闪耀的秋冬季节,沈先生遵时走出家门,在冷清的街市上、胡同中踽踽独步,向他那座“精神的书房”走去。一年年,一天天,他的步履日渐平缓蹒跚,已经不再像从前那样轻松稳健,但脸上依然挂着恒常的、温和的微笑。一位文化老人,怀着这样的人生态度,面对人间变幻无常的春色与风雨,不是坚定和坚强,还会是什么?







俞晓群

现任中国外文局海豚出版社社长。主持策划出版“中国地域文化丛书”、“国学丛书”、“书趣文丛”、“新世纪万有文库”、“海豚书馆”等。本人著译有《自然数中的明珠》《数术探秘》《数与数术札记》《人书情未了》《一面追风,一面追问》《这一代的书香》《前辈》《蓬蒿人书语》《那一张旧书单》《可爱的文化人》《精细集》《我读故我在》《一个人的出版史》(共三卷)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