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歷史文化古跡——四川南充閬中五龍廟文昌閣【圖文】

 還舊樓主. 2016-12-26
 
        五龙庙文昌阁,位于阆中河楼乡白虎村五龙山麓,元代建筑,庙为布筒瓦覆盖的单檐歇山式屋顶,面阔3间,檐柱侧脚明显,前檐下施六铺作斗拱出双挑:第一挑瓜子拱雕呈翼型,第二挑华拱左右各出斜拱,极为别致。斗拱用料粗大,梁架举折小,屋面平缓。四根檐柱用料较大。整个建筑,既具宋代《营造法式》中某些建筑特点,又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其"叉手"用料为同期建筑所罕见,左右次间还保持"草袱"及圆木椽子。建筑造型优美,大式作法,与山西五龙庙型制相似。
 
四川阆中五龙庙文昌阁(元.国五)

        五龙庙文昌阁虽仅存后殿,但却是现已保存不多的元代建筑。
        据《阆中县志》记载,五龙庙又名文昌阁,始建于唐代,元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重修。准确地说,如今的五龙庙是历史上五龙庙的遗址,其建筑占地4亩,现存主体建筑面积100平方米。全木结构的五龙庙,主体建筑为筒瓦覆盖的单檐歇山式屋顶。与其他古建筑大都有上下一样**的圆柱作支撑不同,五龙庙文昌阁外走廊上的四根檐柱均为上粗下细。专家考证,此为元代建筑的一大特色。
 
四川阆中五龙庙文昌阁(元.国五)
  
        五龙庙大殿正大门两侧走廊上,分别立有一块石碑。左边一块因年代久远风化严重,碑四周已没了棱角,碑面的文字已很难辨认。右边的一块石碑,风化程度较小,碑块完好,上面碑文字迹清晰。据当地村民介绍,此碑为老碑(左边)的翻版,系1993年2月立。
 
四川阆中五龙庙文昌阁(元.国五)

        白虎村以任姓为大姓,当地任氏族谱载:当地任姓的祖先于元代从湖北麻城迁徙入川,后几经辗转来到河楼白虎村定居。任氏祖先所建的庙子,为何取名“五龙庙”呢?传说:当年河楼一带干旱严重,玉皇大帝知道后,命龙王前去降旱魔。龙王和四子商议,用五条龙的水龙珠共同对付旱魔的火珠。此法果然见效,当地人为感念龙王,将庙子取名“五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