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攻略贴 | 案例教学的理论、方法、实战......这里全都有!

 胖胖庞的图书馆 2016-12-26


案例教学发展至今,人们在不断完善案例教学的过程中,也仍对其存有不少误读与片面认知——流于表面的借鉴,照猫画虎的尴尬,都会导致最终成果令人失望。

今天我们就看看案例教学的成功实践吧~


来源 | 《培训》杂志5月刊


“好”案例的标志


“好”案例应具备四个标志:新鲜,贴近,吸引人,总结到位


  • 新鲜:一个发生在半年内的事件,肯定比一年前的事件更吸引人。

  • 贴近:和工作紧密相关,是企业和组织当前关注的问题。例如,如果是发生在房地产行业的事件,对一家互联网行业的企业来说,就显得有点远。

  • 吸引人:有智慧、耳目一新的想法和做法会吸引人,而纠结、矛盾、冲突、两难问题更吸引人,还包括生动的情节和细节。

  • 总结到位:案例不是流水账,最后的总结必不可少,要与本企业推行的价值观,经营理念,管理思路,领导或专业能力模型相一致。


推荐阅读:案例不能写成表扬稿!


经典的案例教学


完整版案例教学——华润集团


开发:以终为始,多轮迭代


在确定开发华润三九冠名“爸爸去哪儿”案例并用于“华润之道”项目教学后,大学案例团队联合华润三九市场与品牌管理部相关人员组成案例开发小组,并得到华润三九高管层面的强力支持。如果将整个案例开发比作建造一座房屋的话,这个“建造”的过程大致可以分成六个阶段。


① “房屋蓝图” :明确案例主题


蓝图的设计决定房屋最后的形态。同一件事情选择不同的主题去切入,得到的观察结果肯定会各有侧重。因此,案例开发的关键也是最难的部分不是写作本身,而是根据培训对象和应用场景选择适合的主题,先把“蓝图”设计好。



② “房屋架构”  聚焦案例场景


有了蓝图,接下来就要根据蓝图搭建起这座房屋的基本框架。框架搭建的过程就是围绕案例主题来选择适当的场景(故事),并进行场景的组合,形成案例编写的初步思路。


华润三九冠名“爸爸去哪儿”案例围绕品牌打造与整合营销主题进行场景的设计,最终梳理出13个小的场景,形成四个大的部分:案例背景;困境中的机遇,决策中的思考;兵分两路争权益,借势突击做整合;第二季冠名权衡思索,后爸爸时代营销延续。


③ “建筑材料”  收集案例素材


围绕蓝图搭建起了房屋的主要架构,还需要有充足的材料进行充实。


关于案例素材:


  • 一方面,需要收集大量相关资料,其来源包括:案例亲历者的访谈、相关视频影像资料、各类内部会议文件、会议纪要、档案记录、参与工作观察、外部评论等;

  • 另一方面,需要根据案例的主题和场景对收集的案例素材进行初步筛选。在案例编写实操过程中,案例素材的收集往往先于主题和场景的确定,素材收集是一个持续性的动作。



④ “房屋初建”  案例资料整合


有了房屋蓝图、架构、建筑材料,下一项工作就进行初步的建造。围绕案例主题,将相应的案例素材“堆砌”到案例场景中,形成案例编写的详细思路。同时,也要对案例素材做进一步的筛选与打磨,并征得素材提供者的认可。在“堆砌”的过程中,还可以根据需要继续进行针对性的访谈和相关素材的补充收集。


⑤ “房屋建造”  案例正文编写


如果前面几步准备充分的话,案例的编写必然会“水到渠成”。在正文编写过程中,需要根据情况再来补充访谈或收集相关素材。



⑥ “房屋使用”  案例教学设计


房屋建造完毕后,需要投入使用来发挥它的应有价值。


教学:从发散到收敛


案例本身好比浮在水面表层的冰山,更大的价值则深藏水下。因此在案例开发过程中,还需要同时对案例背后的价值点进行提炼与萃取。而案例教学的设计即是通过结构化的引导来启发、帮助学员自己发现冰山以下的价值,进行知识的自我建构,进而提升个人能力。


整个案例教学过程遵循从发散研讨到汇拢聚焦的逻辑。


① 布置思考题 


思考题是串联整个案例教学的关键,是联结案例本身主题与案例背后所要传递价值点的一条主线。


② 个人准备 


个人学习是案例教学的起点也是终点,贯穿整个案例教学过程。它是学员完成自我知识建构的过程。


③ 小组和班级研讨


通过小组研讨,学员可吸收“新知识”并融入个人的学习,完成第一轮的发散与收敛;通过班级研讨,学员可在更大的范围内将个人与小组的“知识”进行融合,深化个人的学习,完成第二轮的发散与收敛。


④ 案例嘉宾分享


在案例价值传递阶段,邀请案例嘉宾以亲历者的视角进行分享,案例主讲人则对案例背后的价值点、“知识点”进行阐释,从整体上完成大的收敛。


“场景化”的案例教学——中国人寿


场景化,是指特定的时间、地点以及人物之间存在的特定关系;案例,即我们对某个问题实际情况的描述(问题通常包含某个人或某群人遇到的决策、挑战、机遇等问题)。通过场景化案例教学方式,将能够有效培养学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现案例的情节化处理


课程开发者需要把案例素材拆分成不同的阶段,并发掘出每个阶段的主旨,赋予其意义,这是情节化处理的主要步骤。根据教学所需要提升的能力,中国人寿在情节时间轴上,对案例情节划出分割点,形成一个大背景支撑下的、对应不同教学主题的多个小微案例情节,针对性培养经理人的能力。


“经理人角色定位”案例开发情节时间轴


同时,针对案例对应的能力提升,案例情节也需要对应相应的“决策流程”,包括甄别问题和收集信息、通过分析产生备选方案、进行决策分析及执行。通过将案例情节对应决策流程,这样就可以逐步完善案例的情节。


案例情节分割点

主题

时间段

决策者

1

目标确定(发现业务问题)

10月7日—1月3日

经理或者销售经理

2

岗位调整职责

1月3日—2月

总经理或者经理

3

确定岗位调整职责

3月初

总经理或者经理

4

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4月5日-5月

经理和人力资源岗

5

绩效辅导

5月10日-7月

总经理和经理

“经理人角色定位”案例开发情节分割点示例


决策分割点

决策阶段

决策时间

决策者

1

未发现问题

去年开门红业绩良好

10月-11月

总经理或者经理

2

发现问题

今年开门红压力大

11月—12月

总经理或者经理

3

收集信息

开门红难完成的原因

12月—1月初

经理或者业务发展岗

案例情节对应决策流程进行案例开发


实现案例的场景化处理


案例的场景化,要求在案例开发时应尽可能地还原案例事件的发生现场,同时要让案例的主要事件发生在一个或若干场景中。场景化处理的效果,直接影响案例阅读过程中对读者的代入感,从而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


明确“背景”“现场”“主人公”以及“问题”,是案例场景化最重要的因素。在“经理人角色定位”的统一大背景下,通过场景化描述情节、问题以及主人公,形成与课程对应的案例,从而引发学员的学习与思考。


最终,针对在教学过程与学员现场演示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中国人寿从案例的内容与使用上都进行了多次修改。通过多次迭代,共形成了“岗位调整”“开门红目标确定”“董利的烦恼”“绩效辅导”“钱经理的一天”等适用于课堂教学的案例。


想看完整版中国人寿的案例请戳→如何让你的培训更有温度?


加入学员众筹的案例教学——扬子江药业


扬子江药业在学习中通过使用世界咖啡、头脑风暴、罗伯特议事规则等工具,突破讲台限制,模糊教与学间的角色界限,充分发挥学员的能动性以及学员了解工作实际情况的优势,集聚学员知识与智慧,实现工作改进、提升。


讲师逐渐消失  学员作用凸显


扬子江药业集团的案例教学大概可以分成老师主导、学员参与、利用工具提升学员参与效率三个阶段,这一发展历程其实也是国内许多企业应用案例教学的历程,即讲师角色淡化并逐渐被主持人代替,学员作用凸显并成为案例教学的主角。



案例汇编  充分助力教学


在尊重事实的前提下,扬子江药业的案例撰写与修改需要满足以下3个要求。


① 保证每个案例有一条比较突出的主线,内容不宜分散。

② 保证案例内容具可分析性。

③ 保证案例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


CAPA跨界应用  形成案例教学三步法


扬子江药业集团对CAPA(Corrective Action & Preventive Action)模式进行调整,跨界应用到公司案例教学上,形成案例教学三步法。配合使用一系列工具、流程,案例分析三步法可以促进学员更充分地利用案例,集聚学员的智慧与知识,将案例中包含的经验和不足之处全部解析出来,改进工作,提升绩效。


第一步:纠错


在实施案例教学时,第一步就是纠错,学员们在了解完案例内容后,要将自己认为案例中的正、负面行为或处理方式在记录纸上进行记录,然后再进行发言。在有记录的情况下,观察员会确认学员发言是否与记录内容基本一致,促进学员从不同角度看问题,便于采取下一步措施。


第二步:原因分析,群策群力


这一步主要基于“纠错”进行成果巩固,追根溯源地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并建立机制、流程或形成制度,避免案例中的问题再次发生,保证案例中的正向成果可以持续再现。这一步是案例学习的关键所在,也往往是意见分歧比较大,讨论比较热烈的阶段。


第三步:举一反三,产出预防机制


以案例为中心,讲师鼓励学员发散思维,排查在具体工作中是否存在与之类似的其他可能性,并将其他可能导致问题的原因予以扼杀,从而实施更好的做法。记录观察员直接在课堂上整理出研讨结果与预案,形成新制度修订稿,课后仅需要流转审批、生效等流程即可施行。


想看完整版扬子江药业的案例请戳→案例教学:重新定义“教学”


理想的案例培训师


案例教学培训师的优劣也关系到案例教学的成与败。


理想的案例培训师的特质有哪些?


① 对学员状态和需求比较了解,不论是内部培训师还是外部培训师,必须要充分了解学员情况;

② 能准确把握教学目的;

 需注重案例的思考深度;

④ 必须具备强大的逻辑思考和表达能力。




培训师在教学现场的互动模式和习惯


心态:案例培训师必须对课堂不同的看法意见和建议持开放心态。培训师在组织案例讨论时,要鼓励不同意见的碰撞和交锋,而不是单方面宣讲所谓唯一正确的观点。


语言:其语言表达应该精准、生动,有感染力,否则课堂效果很难保证。


引导:在紧张激烈瞬息万变的讨论中,培训师要控制得了局面,对课堂讨论进行有效引导,同时不能伤害学员发言的积极性。


总结:案例培训师也要对纷杂的课堂信息进行准确总结,进行抽象与提升,以保证学员在离开教室时能清晰地感受到学习收获。


把舞台让给学员


精彩的案例教学不是为了塑造明星讲师,而是为了给更多学员更大的舞台。所以,挑选案例培训师的时候,要看一下这个培训师是不是“自我”特别强大。“自我”特别强大的培训师可以做非常有感染力的演讲,但很难是好的案例培训师。理想的案例培训师需要退后一步,把舞台让给学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