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用音乐传达“丰富多彩的生活印象”丨舒曼《童年情景》(Kinderszenen Op.15)

 红豆居士 2016-12-27


霍洛维茨《童年情景》


舒曼后来对成了他妻子的克拉拉说:“由于回忆起你的童年,我在维也纳写下了这部作品。”  舒曼的创作,尤其是后期的创作,特别注重写现实生活、写有思想内容的作品。他常说:“一切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的印象都可以用音乐传达出来。”这部套曲就体现了他的这种思想。在这里有些写景,有些写物,有些则写情。他用准确的笔触,洗练的手法,深刻的揭示了儿童的心灵及成年人对于儿时生活的甜蜜回忆。他说:“我企图在这部曲集里表达出整个儿童世界。”这部作品整体形象生动,感情真挚。它把我们带进了一个生动活泼、天真可爱的儿童世界。——题记




让我快乐和忧伤的音乐丨舒曼《童年情景》


单纯而简单的音符,不可重现的童年,永久的留恋与哀伤。 刚刚听完贝多芬的第五交响乐,舒曼的钢琴曲下载完了。首先是被一系列可爱的名字吸引:捉迷藏、木马游戏、愉快、过分认真、重大事件……这些会被演义成什么样子呢?《捉迷藏》仿佛充满了一串串的笑容;《重大事件》似乎看到一个孩子一本正经在他以为无比重要时刻说话、走路的神情,让人忍俊不禁……烦恼的时候,不妨听听看。 

罗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 1810 - 1856) 所有的钢琴音乐,几乎都有所指涉,试图将文学阅读产生的情绪具象化,或是描写真实或想象的人物,以及这些人物在他的心灵构思、小说及抒情诗篇之间的交互作用。钢琴对于舒曼的意义,一如对于肖邦,是自我的延伸。舒曼的作品显示他对钢琴的音色及特性有与生俱来的直觉。他喜爱强而有力的和弦架构,但并不打算将钢琴转化为管弦乐团,也不向李斯特那样要展现钢琴家灿烂的技巧。相反的,舒曼是要彻底利用平台式钢琴的响亮声音、结构上的丰富感及音调的份量。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Kinderszenen, op. 15: VII. Tr?umerei Detlef Kraus - Robert Schumann: Poetische Miniaturen


《童年情景》(Kinderszenen Op.15) 钢琴套曲舒曼作于1838年。该作品没有直接描绘儿童生活,而是从成年人回忆童年情景的角度进行创作。舒曼以准确的笔触,洗炼的手法,深入儿童心灵刻画他们的心理活动,使得乐曲的音乐形象幽默、神态逼真并富有情趣。全曲由13个标题性小曲组成:

薛泽泽演奏舒曼《童年情景》


薛泽泽1995年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十五岁留学音乐之都维也纳,十七岁转学美国,现就读于美国华盛顿大学音乐学院,师从著名钢琴演奏家Craig Sheppard教授(中文名:牧峰)。他的成长异乎寻常,出生六个月就趴在钢琴上“乱弹琴”,妈妈抱累了想停下来休息都不行。到三岁正式上钢琴课时,薛泽泽就已经是“老江湖了”。五岁时与美国钢琴家琳达珍蒂同台演出,十五岁泽泽演出钢琴协奏曲《黄河》,十七岁演奏李斯特第一钢琴协奏曲,并开启巡演之路。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Kinderszenen, Op. 15: VII. Tr?umerei Clara Haskil - Vintage Piano Classical Greats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