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市制定《成都市绿地系统规划(2013-2020)》

 昵称36049492 2016-12-28

《成都市绿地系统规划(2013-2020)》(以下简称《规划》)日前正式出炉。2015年,要实现城市绿化覆盖率42%,绿地率3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5平方米的水平。2020年,要实现城市绿化覆盖率45%,绿地率4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平方米的水平。未来,成都中心城区在绿地打造上将遵循“一区两环、九廊七河、多园棋布”总体政策,规划45个综合公园、40个专类公园、若干个带状公园和社区公园。

发展邮票绿地 达到“500米见绿”
根据《规划》,中心城区规划形成“一区两环、九廊七河、多园棋布”的绿地系统结构。一区即环城生态区,两环即锦江环城公园和三环路两侧50米宽绿带,九廊为依托中心城区向外放射的主要交通干道形成的九条绿化交通廊道,七河指绕城高速路以内依托锦江(府河、南河)等七条支流水系形成的绿化生态廊道,多园则表现为综合公园、专类公园、郊野公园和社区公园等多种形式。
《规划》要求,在旧城区(三环路以内)提倡拆旧建绿,大力发展邮票绿地等,达到“500米见绿”的目标。在新城区(三环路以外),按500米服务半径,设置不小于5000平方米的公园绿地。

规划45个综合公园及40个专类公园
《规划》对成都市中心城区的绿地目标也有要求:2015年人均公园绿地达到13.5平方米;2020年人均公园绿地达到15平方米。
中心城区规划了约45个综合公园,主要包括浣花溪公园群、塔子山森林公园、东湖公园、凤凰山公园等。此外,还规划了40个专类公园,包括动物园、植物园等。在带状公园打造上,成都主要沿城市主干道、高速路、河流等设置。记者了解到,该类公园主要有6个,分别是锦江环城公园、沙河带状公园、清水河带状公园、东风渠带状公园、江安河带状公园和三环路绿带。

四个方向各建一处大型水面
《规划》称,结合水系保护格局和大型公园绿地,成都要在主城区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各规划一处大型水面。规划的主要大型水面有:占地4000亩的青龙湖、占地1000亩的南湖、占地2900亩的安靖湖和占地3700亩的北湖。
《规划》还要求,成都应结合湿地公园建设选址条件,新增、扩建大型湿地9处。其中,占地最大的为环城生态区湿地,占地2.5万亩。对于环城生态区的建设,要求绕城高速路两侧200米范围内,主要用于生态建设,除必要的市政基础设施用地以外不得新增开发建设用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