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鸣:新心电图(saahECG)的前瞻性应用探讨·365医学网

 比上不足 2016-12-29
  人类的心脏生物电生理信号存在于包括传导系统的各部分,有部位的差别如心内膜与心外膜信号的不同,也有不同时相的差别如心脏做功与休息的信号亦有分别…… 这些自然存在的心脏生物电生理信号,传统心电图能全面记录并被阅读到吗?
   心脏生物电信号的发生与传导是以动作电位的形式被记录,从心脏的发动机“窦房结”发生并向心房、心室扩布,在不同部位形成不同形态和具有不同生理特性的动作电位,而在体表心电图上用P-QRS-ST-T等波段表达(如图1)。我们分析体表心电图的各波段发现,P波及T波都是半个正弦波,即只有正值信号,难道没有负值信号?P波、T波及QRS脉冲波都是圆钝或“干净”没有切迹的,是波形本来就“干净圆钝”?还是它淹没了有价值的信号?事实上,传统心电图记录的生物电信号是细胞水平的变化,而现在的新技术能够实现记录分子水平的变化。犹如玻璃杯中的水,肉眼看它就是一杯无色透明液体,好像传统心电图记录到的心电波形;而用更进一步的化学分析方法却可以发现它含有电解质等其他特质,好似新技术(新心电图)记录到的心电波形。

新心电图的科学性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采用传统记录方法和诊断标准。操作简单易推行,适用传统经典的诊断标准易于理解达成共识。对检查环境的要求除温度、湿度适宜外,强调需要规范标准的接地,若条件允许,配置屏蔽房最佳。
   2.使用高频采样。8000/s,根据需要可达到28000-128000/s。传统心电图机频响范围按2009年国际指南要求在0.05-150Hz,儿童建议0.05-250Hz,而新心电图频响范围可以从0Hz开始记录,突破了一直以来的专业技术瓶颈!(如图2)
   3.时间、频率、振幅等多维度评估。
   4.分离卷积信号,专利技术抽取显示。传统心电图在X轴不能变、Y轴又是混合频率的情况下,只能记录P-QRS-T卷积信号;而新心电图通过分频率、分维度,抽取不同解剖部位的信号,能清楚显示出窦房结、房室结、希氏束、左右束支及浦氏纤维等生物电生理信号的波形。

   因此,新心电图显示的是将一维的时间信号映射成二时间和频率的函数,用自然扫描记录不同时间和不同频率电势能信号,而这此信号就存在心电图卷积的波形内,是自然抽取心脏传导过程中的信号。
   对比传统心电图与新心电图体表记录波形的差异,最明显的在于原来表现为圆钝的P波和T波上出现了很多新小波。指挥心脏跳动的信息是由窦房结发放的,故可记录到P前波;真正的P波包括心房激动波和房室结激动波;PR段中包含希氏束和束支的传导信息;而心脏做功的生物电信息则体现在ST段和T波中。因此,相较于传统心电图而言,在不改变其记录方式即X轴宽度一致,Y轴高度一致的前提下,能在P波、PR段及ST段、T波中获得更多心脏生物电信号,显示更多新小波。(如图3)

   基于该技术可以记录到从窦房结(SAN)、心房(Atrail)、房室结(AVN)及希氏束(His Bundle)的信息,取每个单词的英文首字母,因此又称SAAH-ECG;鉴于其扫描记录到的部位及功能,中文称为“全息精准心电图”。
   由于SAAH全息精准心电图能通过体表记录心脏自律传导系统波形,因此可以实现从体表标测到PA、AH、HV间期,其精度可以与有创心内电图标测的结果相媲美,并能对房室阻滞的部位时行定位(如图4);通过对前沿波的识别来判断异位心律失常起源(如图5);并通过记录心肌细胞不同频段的电生理传导电位的变化实现早期检出无症状无心电图改变的冠心病患者(如图6)

 
   体表心电图提示PR间期延长至0.25s,SAAH-ECG通过体表标测,确认AH间期延长,因此判断阻滞部位在房室结内。

   红圈标示的心搏QRS前无规律的前沿波,而正常窦性下传的心搏其QRS前则显示规律的P前波及PA、AH、HV间期,因此判断红圈标示的心搏虽增宽不明显,但仍为心室起搏的异位心律。

   术前SAHH-ECG提示Ri(心室肌复极起始端)与Rt(心室肌复极终末端)比值异常(正常Ri/Rt>1);术后比值正常。
   总之,SAAH心电图创造了新的波形,能在体表记录有创不能检测的SAN和AVN电生理波形,实现体表标测PA、AH、HV的精准间期等,是一种无创心电检查的革命性新技术,在临床可应用于判断房室阻滞部位、检查ST-T正常的冠心病患者、心肌损害的早期判断/预警以及在将来可实现心律失常的心内膜标测,应用前景广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