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性理论探源 -研读“阴阳应象大论”的几点体会 湖南中医药大学 李钟文 導
言 我读《内经》大体可分三个阶段。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可算作第一阶段。虽是重要经典,但只是泛泛而读,所以感受不深;至八十年代,为了编辑《历代药论选编》,对《内经》中有关药性论述进行了摘编,从而对《内经》药性内容有了一个初步认识,这可算是第二阶段;近几年来,通过对《内经》药性理论的反复研读,感觉应该对《内经》中的药性理论进行深入整理。虽然在《
神农本草经》中对药性理论有比较系统的论述,但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不如《内经》,尤其《内经》成书比《神农本草经》要早,因此更是药性之源。其中尤以“阴阳应象大论”一篇,更有深入研读的必要。这应该算进入第三阶段。借用王維國所引秦觀的一句話“众里寻她千度,蓦然回首,那人(源)却在灯火阑珊处”。 下面将我研读“阴阳应象大论”的几点体会作一汇报。 一、“阴阳应象大论”有關藥性原文摘要 “阴阳应象大论”原文约2450字,为了便于研讨,现将与药性有关之内容分段摘要如下: 1、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2、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3、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腑。 4、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 5、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6、天有四時五行,以生長收藏,以生寒暑燥濕風。人有五藏,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 以下为摘要 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在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 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在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征,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在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在脏为肺,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寒胜热,辛伤皮毛,苦胜辛。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在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在窍为耳,在味为咸,……燥胜寒,咸伤血,甘胜咸。 二、“阴阳应象大论”學習認識 1、本篇的基本精神;古代人们认为,阴阳的运动法则,决定着自然界一切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和消亡,是自然界的总规律。而人体生命活动规律,与自然界四时五行阴阳的消长变化,其象相应的。因此以“阴阳应象”作为篇名。正如马莳《素问注证发微》所云:“此篇以天地之阴阳,万物之阴阳,合于人身之阴阳,其象相应。”又如张志聪《素问集注》所云:“此篇言天地水火、四时五行、寒热气味,合人之脏腑身形、清浊气血、表里上下,成象成形者,莫不合于阴阳之道。至于诊脉察色、治疗针砭,亦皆取法于阴阳,故曰《阴阳应象大论》。” 但本文仅只讨论与药性有关之内容,并非全面阐述《阴阳应象大论》全篇。 2、《阴阳应象大论》有关药性内容主分两大部分,前面六段為全文抄錄,主要以陰陽來論述藥性,討論藥性範圍甚廣;後面五段為摘錄,以五行五臟來討論藥性,主要論述了五味、五色、五氣等藥性及其與五臟之間的聯繫。它們的共同特點為都是以取象比類的方法來討論藥性。可見用取象比類來研究藥性的方法亦源自《内经》。 3、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這裡說:阴阳既然是宇宙之中的根本规律,(當然也是藥性的最高綱領)。它又是一切事物的本源,(所以也是藥物的本源)。它是万物(包括藥物)发展变化的起源,是一切事物發生、灭亡的根本,(對藥物來說應該是取得療效和出現副作用的根本)。它是人類精神活动的根基,(對藥性來說是藥物神秘靈驗的根基)。治理都必须以阴阳为根本去进行考查,(而用藥也必須以藥性為根本去進行應用)。因此我把它改成了“陰陽者,藥性之道也,萬藥之綱紀,識藥之父母,遣藥之本始,明藥之府也,用藥必求於本。”從此可見陰陽藥性是何等的重要,應該把陰陽藥性作為各種藥性的最高總綱。 4、故積陽為天,積陰為地。陰靜陽躁,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陽化氣,陰成形。這裡可以這樣來理解:天地是由陰陽之氣運動而成的。阳气上浮积聚而成天;阴气下降凝聚而成地。就陰陽運動的形態而言,阴性为静,阳性为动。就動植物的生長而言,春夏之氣,阳主萌动,阴主长成;秋冬之氣,阳主肃杀,阴主收藏。阳主万物的气化,阴主万物的形体。在這一段裡有三層意思,以動靜論陰陽,內寓剛柔之意;以春生夏長秋收冬藏論陰陽,則為升降浮沉打下了基礎;陽化氣,陰成形,更是後面陰陽的氣味學說的本源。 5、故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藏;清陽實四支,濁陰歸六府。這段文意明白,不用解釋。即陰陽清濁之氣在身體內外運動的狀況。這些內容雖然比較粗泛,但這對於陰陽藥性的研究是很有參考價值的。 6、陽為氣,陰為味。味歸形,形歸氣。氣歸精,精歸化。精食氣,形食味,化生精,氣生形,味傷形,氣傷精,精化為氣,氣傷於味。陰味出下竅,陽氣出上竅。這一段原文最難理解,又是最為重要的論述。第一句是氣味與陰陽的關係,即阳是无形的气,阴则是有形的味。第二句論述了氣味的作用,饮食五味滋养了形体,而形体的生长发育又依赖于气化活动。第三句論述氣與精的關係,李念莪對此句注曰:“气者,先天之元气与后天之谷气并而充身者也。肺金主之,金施气以生水,水即精也。精者,坎府之真铅,天一之最先也。精施则能化生,万化之本元也”。第四句論述精、氣、味、形之間的關係,謂精是依赖于真气而产生的,形体是依赖于五味而成的。生化的一切基于精,生精之气得之于形。味能伤害形体,气又能消秏精,精转化为气,气又伤于味。第五句論述氣味經過體內運化後的最後出路,即阴味是有形的從下竅出去,阳气是無形的則從上竅而出。從這些論述來看氣味並非單指後世的四氣五味。有必要開展對氣、味、精、形的研究。 7、味厚者為陰,薄為陰之陽。氣厚者為陽,薄為陽之陰。味厚則泄,薄則通。氣薄則發泄,厚則發熱。此段內容通俗明了不須注釋,此段從氣味厚薄的陰陽屬性來論述它們的功能。這些內容也被金元醫家作為升降浮沉藥性的依據。 8、壯火之氣衰,少火之氣壯。壯火食氣,氣食少火。壯火散氣,少火生氣。氣味,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此段前面一句論述壯火、少火與元氣的關係。後面一句氣味中味的功能和其陰陽屬性。 9、天有四時五行,以生長收藏,以生寒暑燥濕風。人有五藏,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此段原文謂一年有四季(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五行(寒、暑、燥、濕、風等五種氣候)的變化。在人體中有五脏,五脏化生出五气,出現喜怒悲忧恐这些不同的情志變化。“喜怒悲憂恐”一般稱為五志,這裡把它稱為五氣,應該是說四時氣候的變化會對人的情志有不同的影響。 10、關於五方、五行、五氣、五味等的探討:本節內容豐富,主要以五行生克的思維方式,把世間萬物與人體各器官組織的生理、病理及五氣、五味治療聯繫進行歸納。在藥性方面主要談到了五氣、五味、五色與五臟系統的關係。這與後世的四氣、五味、歸經等藥性理論的發展有密切聯係。不過這裡的五氣與後世的四氣不盡相同,值得進一步探討。 三、對《内经》藥性的幾點討論 通過以上對“阴阳应象大论”部分原文的學習,可見《内经》對藥性的認識和總結是比較全面的。值得我們加強發掘和整理,以豐富中藥藥性理論的內容。 1、《内经》的藥性理論與中醫基礎理論一樣,都是以陰陽、五行的哲學理論來進行概括的。其中又以陰陽學說為總領,贯穿到各種藥性之中;而五行學說只在以形質如五味理論方面作為說理工具。在具體藥性的認識和探索中,又是以取類比象的形象思維的方法來概括和總結的。 2、陰陽這個概念在本文中,有三層含意:一是哲學概念,作為說理方法;二是藥性的總綱(所謂“阴阳者,天地之道也,……治病必求于本”);三是陰陽還是具體的藥性,如氣為陽、味為陰。準確掌握應用這些概念,尤其對於藥性是藥物的之本這一點特別重要,這對於全面了解中藥藥性理論具有重要意義。 3、《内经》藥性中的氣味理論,與後世的四氣、五味理論不可等同視之。誠然,四氣、五味理論是氣味理論的主要內容。但在《内经》中,氣是無形功能的代表,味是形質功能的代表。在氣中不僅寒暑燥濕風是氣,生長收藏、喜怒悲憂恐也是氣的表象,後世的寒熱溫涼四氣只是這裡的“寒暑”變化來的,(雖然在“至真要大论”既有稱為“寒热清温”、“温涼冷热”的,又有“寒热温凉,衰之以属”之論)。形質方面五味當然是主要代表,但在《内经》中還有五色、五臭、五材(五行)等都有所論述。 4、在本大論中有一段對精、氣、味、形相互轉化、依存的論述,是很值得深入探討的,本論中所論及的精氣形味的與藥性的氣味是相通的,藥性的氣味必須通過與人體的精氣形味相互作用而產生療效。這對於我們研究藥物在體內運化過程會有幫助,而且對於中藥的臨床應用也有一定指導作用。在我們現代研究中這方面還是空白。如何對其開展研究值得重視。 5、總結“阴阳应象大论”中的藥性理論體系。陰陽是藥性的總綱,(包括氣味、靜躁、清濁、上升下降等內容)。下統氣、味兩目。氣主無形,下有五氣寒暑燥濕風;四氣寒熱溫涼;生長收藏等內容,升降浮沉也是在氣味厚薄、生長收藏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六微旨大论”中已有“岐伯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味主形質,有五味、五臭、五色等,而補瀉、潤燥等藥性理論又是建立在五味藥性理論的基礎之上。歸經理論也與五味理論有密切聯繫,如“至真要大论”中的“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人肝,苦先人心,甘先入脾,辛先人肺,咸先入肾。”之論。 小
結 1、陰陽五行的哲學理論,是中國哲學的核心理論,中藥藥性的研究和認識都離不開陰陽五行的哲學理論指導。 2、基於上述討論,“阴阳应象大论”所論之陰陽藥性應是中藥藥性理論的最高總綱,也是論述中藥藥性內容最多和最廣和最早的篇章,所以把它稱為中藥藥性之源。 3、氣味藥性是中藥藥性的兩個大目。氣無形,統四時五氣寒暑燥濕風;寒熱溫涼之四性;以及生长化收藏之升降浮沉。味有形,統五味、五臭、五色及其衍生的補瀉、潤燥、歸經等藥性理論。 4、本論中所論及的精、氣、味、形在體內之轉化、依存,與藥性的氣味是相應的,藥性的氣味必須通過與人體的精氣形味相互作用而產生變化。這對於我們研究藥物在體內運化過程和臨床應用均有指導作用。應該重視對其開展研究。 5、本文并非對《内经》的所有藥性探討,僅只對“阴阳应象大论”一篇的藥性內容作了初步的學習和討論,而且也只是把它作为中药药性之源作了一些论述,雖然個別地方引用了其他幾章的相關內容,只是為了驗證而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