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经论治”治疗头痛四个月患者1例

 真心人8 2016-12-30







(汪剑医案,罗思航记录评按)



《医学源流论》云:“防病如防敌,择医如择将,用药如用兵”,战场上,将领上阵御敌讲究排兵布阵,不同等级不同兵种,各司其职,一剂中药处方中亦有君臣佐使,各尽其责。应臣谓之使,引导诸药循经而入、直达病变部位的药物即为使药,也作引经报使药。


引经报使药首见于张元素的《珍珠囊》,其弟子李东垣在《珍珠囊补疑药性赋》中进行深入阐述,介绍了几味入手足三阳经的代表药:“太阳上羌活,下黄柏。少阴上黄连,下知母。少阳上柴胡,下青皮。厥阴上青皮,下柴胡。阳明上升麻、白芷,下石膏”。


在临床上,若不能准确辨证论治、对证下药,往往投放数十味药,却收效甚微、事倍功半。正所谓“辨经络而无泛用之药,此之谓向导之师”,若能准确辨证施治,并运用引经药,便可有的放矢,做到事倍功半。

 

现浅析云南中医学院汪剑老师运用引经报使药治疗偏侧头痛验案1则。






梁某,女,56岁。

主诉:右侧头痛4月,加重10天。有乙肝病史。

舌脉:舌淡紫苔薄白,脉弦细滑。


辨证:少阳头痛。

治法:和解表里。

处方:小柴胡汤加减。


用药:

柴胡 黄芩 党参 半夏 炙甘草 桂枝 川芎 防风 羌活 茯苓 陈皮 黄芪 合欢皮 茵陈 天麻

服法:3付,水煎服,21付。


患者1周后复诊,自诉头痛好转。脉弦滑,舌淡苔薄白。

继用前方,去茵陈,加泽泻,再服3付。






按:


足少阳胆经起于眼外角,向上达额角部,下行至耳后,该患者右偏侧头痛,循胆经,且脉弦细滑,《伤寒论》云:“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


本病当属少阳头痛,辨为风寒夹湿,邪入少阳,肝胆气郁,枢机不利。当以疏风解表,疏肝理气治之,方用小柴胡汤加减。


柴胡为君,解表透邪,泻半表半里之外邪,黄芩为臣,入里除烦,泻半表半里之里邪,二者互为君臣,同入少阳,一表一里,疏肝利胆,理气止痛。另有川芎、茵陈同归肝胆经,《丹溪心法》云:“头痛须用川芎,如不愈各加引经药,太阳川芎,阳明白芷,少阳柴胡,太阴苍术,少阴细辛,厥阴吴茱萸”。


方中羌活、川芎、防风入太阳经,循后枕及颈部;诸味引经药既能疏风解表,亦能引药上行,清利头目。


又加天麻,平肝熄风,是治头痛常用药,《本草汇言》言其:“主头风,头痛,头晕虚旋,癫痫强痉,四肢挛急,语言不顺,一切中风,风痰”。再者,方中辛温药较多,天麻质润沉降,可平抑诸药辛燥之性,调节气机升降,以防止宣散太过。


患者脉细,是为虚象,以黄芪补气固本。加茯苓、陈皮、桂枝,温中行气化湿。合欢皮安神解郁。诸药合用,共奏和解表里之效。


患者服药1周后头痛好转,效不更方,稍作加减,去茵陈苦寒,加泽泻利水渗湿,继续巩固治疗。

 

准确投用引经报使药,方能直捣黄龙,汪师3剂小柴胡加味,便使困扰患者4个月的头痛好转,正如先贤徐大椿所云“兵无向导,则不达贼境;药无佐使,则不通病所”。


(云南中医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  罗思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