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在985/211名校读书,我一点也不后悔

 他不二丫 2016-12-31

大学时光值得回忆

乔屿/文

在大学生活里,我和每个省市的大学生一样,早起去赶课,晚睡复习,生活空余时间留给自己喜欢的事,和每一位大学生做着相同的事情,也许是因为高考的缘故,我们奔向自己高中三年憧憬的那个城市,那个大学甚至遇见了人生中最重要的那个人或许找到了一个新的方向,偶尔想想,我只是一个普通院校的本科大学生,没有什么特色罢了。

爸妈喜欢攀比也喜欢比较,父母总希望自己的子女可以成凤成龙的在他们的生活中,因为那样不只是为了孩子的未来生活也是给自己的教育方式和颜面上能够增光添彩的一道彩虹。

原本爸妈没有完成的梦想和追求都施加给了自己的子女,因为是他们的儿子/女儿我们不会说太多,从小到大按照父母的意愿去做、去执行、去完成,后来直到我步入了大学才发现一切都是我想的太过天真。

我是一个高考落败在志愿上的一个考生,虽然高考的压力和紧迫感已经离我三年之久,直到现在我在一所很普通的二本院校就读,实际上也可以说是上了一个三本学校,因为当时录取是以三本的投档录取进来的。

回想到刚到大学时候憧憬的样子,爸妈的不舍,妈妈的含泪哭诉,自己的执意决定,让我在大学里学会了和人相处,打破了一个没有基础能力的学生能够在新的领域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我现在获得的东西,是我在和同年级的大学生相比或是那些985、211的学生相比,我的大学生生活很忙碌也很辛苦也过得特别有意义,两个字总结:充实。

实际上自己有听过自己学校不好的新闻,也有很多值得骄傲和夸赞的地方,当然每个学校都会有正面和负面消息,就像自己身边有人羡慕你和支持你,也有人会嫉妒你和诽谤你。

有些时候学一门自己喜欢的专业无论是好大学、普通大学甚至是大专、中专学校也好,尽管我们当时被分成不同层次的人,那不是自己分的,除了社会的压力和父母身边朋友的眼光,其余的都是做作的鄙夷。

也许一所不是那么优秀的高校,最可怕的就是给你带来一种温水煮青蛙的安逸感。也许你也能够在这样的大学里找到那些比你聪明的同学或者是有学习方法用功读书的同学,但是就是很难找到比你聪明五倍但比你努力十倍的人。

总归有一天,当你真正步入社会的时候,你会发现那些有吸引力的工作岗位、有名誉和经验的外企和好单位的就业机会,也许能够偶遇到这一辈子最好的财富通道,都有可能已经被这类人牢牢占据了。

其实在层次相对较低的环境,最可怕的地方不在于资源匮乏,而在于在最该开阔眼界的年龄限制了人的眼界,在最该严格要求自己的阶段降低了要求的标准,而这些所反映的一个事实则是:“强者强、弱者弱”的局面。

其实在我的高中大大部分同学里,他们分布在一些二本三本学校里,那些实际上能力绝不算出众的人,因为自己后天的追求和努力的缘故,也会被大家慢慢变成树立为榜样。

也许是刚入大学的你,缺乏对大学生活的基本了解和指导能力,你会不由自主地认为:其实过次四六级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是是你大学四年连四级也没过,有时候总说时间不够,有的时候会说自己一直在努力备考,其实最终的结果就是,你没过。

这一本专业课课程好难学也许我一定会挂科吧,还是不听课了,结果你大学四年确实挂了一片那些你所谓难又不想学的科目。普通话二级是个人都会过吧,等到课程少了再去报名吧,其实在你的大学四年后快要毕业的时候却反思过你根本没有上过考证书的心,连一次报名都懒得去跑。

你每天总泡图书馆,向往自己有一天可以考上新的大学继续深造,甚至称赞能够考上985、211的研究生好厉害,于是当你自己想要准备考的时候,却因为难以坚持放弃了。

可你不知道在另一所大学中,你的同学或是你的同桌,在他们的生活里:其实不过六级是难以启齿的事情,大多同学的目标都已经超过了500+的线上;其实“要挂科了”是用来自黑的,期末考试大多数人是奔着满分的绩点去考的,结果最天真的自己却相信自己没有那样的脑子可以考过。

但是“什么都没学会,什么也没有学到”也是用来自黑的,也有很多人出身于好的大学毕业后却落魄于奔波找工作,你总觉得他们在大学也在放纵自己,其实大部分的原因都出自个人的定力,更多研究生院校不是国外名校也逃脱不掉北大清华复旦这样的名校了。

其实在我们高考前的水平和能力并没有本质性的差别,985以及211的高校和正经二本学校能差多少分呢?也最多是几道选择题的事情,总觉得自己笨,但是也不存在有天才和普通人的差距,能够考上985、211的同学,也有可能高考手多抖两下真可能连一本线也通过不去。

正是等到了大学四年的待人接物,让你给自己的人生加了一个不可逾越的透明天花板,差距就不是高考的那些分数了。

是因为这四年你什么都没学会,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任务从来就没有分清楚。只是学会了瞻前顾后,很多事情还没了解和尝试就已经坐下了定论判断,因为你观看到身边的一群又一群的同学,好像做到这些事情就是比较有能力的人,然而我并不是神一样的人物,也不是有能力的那个优秀学生。

所以我当我一下做不到的时候,周围的环境大概限制了我的眼界、降低了我的标准。于是久而久之,我们之间的差别已经从量变成质的差别。

自己大学的几年里,对我比较重要的是多去实践,并时刻记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有些时候尝试一些事情我们都害怕,我应该告诉你的是不要害怕,哪怕进行一次挑战自我,更与其在寝室里打lol游戏,还不如上网找找可以干的事。

同时我也在做一些其他的事情赚钱,我这一直在编辑社做编辑也同时撰写一些医学论文。我写文也不是为了赚钱牟利,主要还是积攒人脉和拓宽我的生活。

我在刚入大学的时候,一直记得我班助说的话,有机会的话一定要去更多的城市转一转,多认识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善于发现新朋友,只要你做到了这些当你毕业时,你的人脉是你的最尖利的一把利器

在大一和大二的时候自己在院系的学生会担任干部,也从中或得到一些能力的提升和工作的技巧,也对于学习有了更多的上手,愈发的跑到了医院进行我的见习生活。可是当我去医院科教科签署个人报告的时候。他们说:“你虽然已经很优秀了,能力也有些许,社会实践经历也广泛,但是我们医院的条件是名校的为录取条件。”

那个时候我告诉我自己我只能靠自己。

后来我又去了一个很普通的医院,虽然刚去见习对于医院的规章制度和科室所进行的事情都不知道,也不了解病例该如何书写,主任教我写了一次我也写得磕磕巴巴。

虽然自己对自己很自责,但是主任说每个人的第一次都不是成功的,多在我身边学习就好了。晚上躺在自己的空间里,我开始思量明天该如何去应对这些现实的问题。

我用了一个很愚笨的办法,选择性背和抄写还有就是临摹。我开始运用网络和书本的知识进行一一整理,一篇篇研读,遇到一些特殊的病例,我就努力让自己背下来,见习的一个多星期下来,我背了很多病例报告,也抄了整整半本笔记本。

也许自己因为爱好这个专业所以给予我更多的幸运所赐,我开始找到感觉。直到第二周值班的时候,偶然间看到主任在我的负责的位置上留了一句话:“你最值得骄傲的地方就是你的努力。”自己内心那种激动简直无法形容。

在我们科室,有本科生和专科生,也有硕士和博士后,我们在一个群体生活圈里,无论是低层次还是高层次的学生主任都是一样的对待,她说:“学医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并不是你在好的医学院就可以证明你学习很好,因为你们学的是一样的科目,做的是一样的科研和学习差不多的论文书写,本质上是在证明在实践中谁才是最用功的那个人,值得坚持和努力的人,在医学界不会被埋没。”

我懂的以后的生活中要善于发现生活、抓住机遇。

在我的生活圈里,有作家群,有科研群,有校友群,有见习实习群,也有干部群,在这些群体中,我只不过是渺小的一个人,有些人听闻过你但未曾见你,有些人对你只有些许印象,但是我每成长的那一年会遇见不同的人,能够遇见不同的机遇,一些是上天给的,一些是现实馈赠于你的礼物,而我懂得生活中要学会发现美好的事物,并不让自己的机会溜走。

我觉得自己一定要广交人脉

这个结交并不是刻意地去钻营,而是互惠互利。自从我学医以来,我身边的同学和家人也不太认可一个文科生能够当一名医生,但是只有自己去尝试不可能的事情,让自己崭露头角的时候,会有一种吸引力。

把身边那些优秀的人和想要像你学习的人引入你的生活。在这三年里,我结交到对我很多很好的导师,也遇见了很多关心和体恤我的真心朋友,虽然大部分还是一个人去完成,但是走到哪里都会有人说,你人脉广以后的路不会太窄。

终究要把自己喜欢的事做到极致的样子。

曾经没有人会认为我是一个有一点小姿色的人,总是被我的外表所背道而驰,他们说我是非主流也说我一定是个很调皮的学生,在他们的眼里我逐渐做好我该做的事,选择一些我喜欢的事情去完成,我虽然没看过多少书,但是喜欢写一些诗歌和随笔。

直到我现在开始写杂文和散文,虽然文字会让一个人麻痹,但是文字记录了我的生活和我的方向,到了大二很荣幸进入到一个编辑社当一名审稿编辑,那个时候觉得是人生中最幸运的决定,因为自己的喜欢,自己的努力让值得对你关注你的人看到了,也总算有些心安理得。

大学里的你不要总是怯懦,一定要学会多尝试。

我们的大学能够有四年时间让你去实现你的人生转折,足够去发现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而且要跳出校外,校外的天地无限广阔去发展自身,在大学里从我进入团学会从一名小干事再到现在大三主席的位置,是我想要去争取到的。

在大一我一直觉得我不可能学好数理化,但是我让这些与我生死之交的科目通通过了及格线,最幸运的是在校内校外的获奖开始越来越多,做的事情越来越多生活也过得越来越紧促,总怕自己没有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转眼间想了一想,我现在就在做我人生中最好的事,最重要的事。

大学里我从一个内向的男孩变成一个外向开朗的男生,我明白只有一个人放在一个独自生活的环境圈里,才会有无限的潜力去实现,就像一句话说的很对:你不试一试怎么知道呢?所以不要再做个胆小者,想做的事想实现的事就尽早去尝试吧。

我是一名普通的学生,我在一个很普通或者是别人看不起的学校里学习生活着,我有压力也有动力,我有欢笑也有苦楚,正是我在这样一个环境中能够让我用一个二本大学生的故事去告诉你,大学生活是你人生道路中最后的回眸,即便未来有更多的挑战和机遇,但愿你和我一样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并突破自己的瓶颈。

一定不要畏惧,勇敢大胆地闯荡,大步地向前行走,也许有一天你走到了最后,你总会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你总要证明自己,你并不是差的那个人,然而我在我的大学里活得熠熠生辉,我也希望你在你的大学里获取最好的自己,因为人生这个无极限的循环中,你我都在前行的道路上没有停止脚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