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赴欧洲考察之感受,看中国养殖生态化之路!

 昵称1572277 2016-12-31

9月12-20号,我们借法国畜牧业博览会(SPACE)之际赴欧洲对欧洲的饲料养殖业进行了短期考察。除参观法国畜牧业博览会外,我还分别参观了养猪场、奶牛场、肉牛场等。下面分几个方面谈一谈此次考察的感受。赴欧洲考察之感受,看中国养殖生态化之路!

一、对养殖环境和动物福利的关注

参观法国的畜牧业博览会,感觉与中国的畜牧业博览会区别最大的,就是参展企业类型的差异。

中国畜牧业博览会上,一般参展企业数量最多的是兽药企业,而在法国的畜牧业博览会,占据最大场地面积的,也是最引人关注的,却是养殖设施和机械。11个场馆的外围全部都是养殖设备,而在11个展馆中,最大的三个也是养殖设备。相反,兽药的参展企业却非常少。赴欧洲考察之感受,看中国养殖生态化之路!

养殖设备是为动物提供生活环境的,良好的环境是动物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保证。与我们国内养殖业更多地关注如何治疗动物的疾病相比,他们把精力和投入更多地放在保证健康的环境上。这是欧洲养殖业与我们现在的最大不同,当然也说明我们与欧洲相比,还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

正因为对环境的关注,加之良好的防疫体系,他们的动物才不会频发疾病,他们才不会那么多地用药,他们的养殖效益才会更好。

二、对规模养殖的再思考

参观过欧洲养殖场的人都有一个疑问:这就是发达国家吗?和想象中不同的是,欧洲的养殖场规模普遍都很小。以牛为例,多数的养殖场的存栏量都在几十头,而养鸡场也不过几万只蛋鸡或肉鸡,养猪场也就是一、两百头母猪的规模。这也与我们国家的很多大规模养殖企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我们很多人有这样的观点:养殖规模越大,就越经济;养殖规模越大,越容易生态和安全。然而,欧洲的养殖业发展了几百年,形成的这种养殖规模,难道不是更有其存在的理由吗?

中国人处处学美国,美国人都是大规模养殖,我们也象美国一样发展。我们学美国是有一定的历史背景的,同时也形成了思维习惯——我们的孩子从小就学英语,与美国交流更便利。

然而我们与美国有很大的不同,包括历史的、政治的、文化的、法律的、资源的等等,而这些,正是我们与欧洲很多国家类似之处。比如语言、文化、习俗、传统、资源的地区性差异,比如长期农业社会形成的小农经济等等。

存在即合理。有更好的老师,我们为什么要去学美国呢?赴欧洲考察之感受,看中国养殖生态化之路!

三、再论中国养殖业的生态化道路

欧洲养殖业的现状是几百年发展的结果。我们的养殖业作为一个行业存在不过几十年的时间,也许欧洲的今天是我们的未来。这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实现的。

然而,生态养殖却是势在必行的。因此,有必要对中国养殖业的生态化之路作一个思考。

首先,作为以牺牲环境为发展代价的阶段,希望养殖环境能短时间内发生变化是不可能的;其次,因为资金的短缺发及养殖业投资回报率的问题,希望对养殖环境和设备作更好的投入也是不现实的;另外,大规模养殖并不是生态化的必然选择。

然而,有一个环境是可以进行改变,并且通过这个环境的改变的确能够使动物的生长发育更加正常。这个环境就是动物体内的微环境,我们把它称作微生态。

通过微生态的途径,我们可以调节动物肠道内菌群的平衡,抑制有害菌的数量,同时,通过有益微生态的各种作用原理,还可以提高动物的免疫力,另外,还可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不要认为微生态只对动物体内有作用,它还能影响动物体外环境,通过减少有害菌生物的数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等途径。

我的结论:一、适度规模养殖是符合中国特色的;二、环境的改善不是一天两天的,微生态制剂大有可为。

学习养殖技术,了解养殖行情,咨询养殖问题,欢迎关注“中国养殖业联盟”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公众号:zgyzyl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