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赛鸽头条

 昵称34541114 2017-01-01


   近些年来,网上不断有人发表关于老国血的种种议论,有人说老国血要抬头,有人说老国血难抬头,抬与不抬各有见解,颇多争议。其实对老国血的定义,基本上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只是人们潜意识中的一个模糊印象而已。绝大部分人心目中的老国血不外就是前些年被中国鸽友推崇备至的远程或超远程鸽种。

 

  历史在前进,时代在进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潮流,更能体现赛鸽紧张刺激的当日归中短程赛事盛行国内,让中国鸽友的养鸽观念也随之发生转变,由好远而求快。虽然超远程比赛也要有快的成分,但相对于几天甚至几十天才能归巢而言,对速度的要求就不可能像中短程那样立竿见影。

 

  就目前我国的赛鸽形势而言,三、五百公里的中短程在一定时期内依然是主流赛事。却使有七百公里以上,千公里、二千公里或者更远的比赛,其激烈程度与五百公里赛事相比也缓和了许多。特别是占了相当市场的各地公棚,其赛程恐怕在短时期内难改五百公里左右决赛的局面。再加上各地的大奖赛、特比赛等也基本是在五百公里上定输赢,这就无形中给人们的养鸽方向限定了一个框架:在五百公里上谋发展。

 

  人们所以想起老国血,是因为在近几年反常天气日益增多的情况下,赛鸽的归巢率明显降低。而过去的远程超远程鸽种在恶劣气候条件下,归巢稳定性要远远高于近几年引进的外国中短程快速鸽种。其实稳有稳的好处,快有快的优势。中短程爆发力强的外血鸽,在晴好天气让拥有它的人获得颇多惊喜。但老鸽种让钟情它的人在近几年的艰苦比赛中也尝到了甜头,更让排斥它的人也不由产生了几分怀念。稳中求快是大部分人的养鸽理念。有人用中短程爆发力强的外血和极具耐力稳定性的老国血杂交,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凡此种种,所以才有了老国血要抬头的说法。

 

  用进废退是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既然老国血在反常气候条件下有优势,既然在未来放飞比赛中反常气候将越来越多,那么启用老国血有何不可?还是那句老话:不管白猫黑猫,能抓老鼠就是好猫。我们的目的是赢得比赛。什么鸽子能赢就用什么鸽子,没必要在口水上耗费精力。那些强力抵制老国血,把老国血说得一无是处的人,无非是另有目的罢了。事实胜于雄辨,如果老国血能在实战中赢得比赛,鸽友心中自会有分寸,不可能舍近求远,徒有虚名地一味追求离谱高价的外国鸽,和自己的银子过不去,更和好名次过不去。

 

  以各地近几年的秋赛公棚为例,好多公棚都是因天气原因,导致当日无归鸽或少归鸽,甚至有第三天归巢还能进奖的情况发生。有些高端公棚连续几年都是这样。试想,如果鸽友们在交鸽时能多考虑一点耐力稳定性的话,遇到此类比赛,赢的几率岂不就大大增加了?当然,既有速度又有耐力的鸽子势必更好。但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和不完美性。样样都出众的鸽子实在是太少了。

 

  其实经过改良的老国血,在速度方面已有了很大提高。事实证明,在许多赛事中足以和外血鸽分庭抗礼。只不过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跟风与盲目崇拜,导致了老国血在人们眼中失去了它应有的位置。明明是老国血得奖也不敢承认,偏要说成是某某名外血。尤其是在一些较大的赛事中更是如此,为的是增加知名度,提升鸽子价值。比如公棚优胜鸽拍卖,一羽戴外国环后名次鸽的拍价,要明显高于戴中国环的前名次鸽的拍价,甚至是相差悬殊。其实,好多戴中国环的名次鸽其父母都是外国原棚鸽,甚至是名家原棚,就因戴了中国环而身价爆跌。在未来一定时期内,青睐外环鸽的浪潮依然席卷着中国鸽界,不分好坏的外环鸽将继续会义无反顾地搜刮着中国鸽友的钱口袋。

 

  总结了教训就会有经验,付出了代价就应有收获。洋鸽与国鸽贵贱两重天的反常局面,在不远的将来肯定会有所改变。

 

  广大鸽友的养鸽引种理念将逐渐由盲目跟风趋于理性化,由过多的崇拜名气转向注重实战。由以出身来历取鸽转向以实战赛绩取鸽。看一看今年风涌各地的拍卖会,尽管宣传的口号不是天下极致,就是世上绝顶。但外国鸽甚至是外国名家鸽走下坡路的趋势已露端倪,远不像前几年“萝卜贵了不洗泥”那样火爆了。国内一些名家名舍也迫不及待争先恐后地展开拍卖,有点“过了这村没这店”尽快脱手的意思。这是否也反映出某种信息?

 

  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都是在变化中发展的。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既然老国血在未来的赛事中有它的可用之处,那么老国血要抬头也就势在必行了。无论承认也好不承认也罢,支持也好不支持也罢。事实就是事实,谁也改变不了。


中药抗病散(400克),78元/袋,纯中药制剂,不伤害鸽子,提高赛鸽抗病力,任意时期都能使用

点击文章末尾的“阅读原文”直接进入赛鸽商城微店购买!


点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微店购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