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6,不可错过的10种科学博物好书

 昵称27494174 2017-01-02

《中华读书报》2017年征订已经开始,恭请读者朋友到当地邮局订阅。邮发代号1-201


每年岁末,中华读书报编辑部都会梳理一年内的优秀出版物,从中遴选出“百佳”图书,再优中选优评出“十佳”。2016年度“十佳”图书已于2016年12月28日发布(戳:中华读书报评出2016年十大好书),另外的90种包括文学15种,历史20种,思想和社科10种,文化和艺术10种,传记和纪实10种,童书15种,科学和博物10种。以下为科学、博物类好书10种(按书名音序排列)。


《从达·芬奇到互联网》,[美]托马斯·米萨著,吴南海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16年3月第一版,39.80元

这本书提供了一个文艺复兴以来的技术和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历史比较,揭示了技术创新如何在文化中逐渐成型,以及技术又是怎样反过来塑造了文化。从文艺复兴宫廷的发明家约翰·古腾堡和达·芬奇的事业到20世纪后期的电信革命,作者经过个案研究发掘了这五百多年时间中的技术的多种特征。作者旨在告诉我们:今日所选定的技术,将会勾勒出明日的社会。


《科技之巅:〈麻省理工科技评论〉50大全球突破性技术深度剖析》,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年11月第一版,98.00元

本书收集了2012年~2016年之间,世界范围科技领域内的50项突破技术。这些技术代表了世界科技当前的发展前沿和未来的发展方向,集中反映了近年来世界科技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趋势,也将会引领未来的研究方向。其中许多技术已经走向市场,主导着产业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阅读本书可以对当下世界的科技发展有直观的认识。


《纳博科夫的蝴蝶:文学天才的博物之旅》,[美]库尔特·约翰逊、[美]史蒂夫·科茨著,丁亮、李颖超、王志良译,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年5月第一版,88.00元

很多纳博科夫迷乃至一般文学爱好者都知道纳博科夫不但是伟大的作家,还是蝴蝶学家。但其研究达到了什么水平?本书结论是,纳博科夫是一流的鳞翅目专家,在观察方法、发现新种、蝴蝶分类等方面均有卓越贡献。本书既有纳博科夫精彩人生的讲述,也有美丽纷繁的蝴蝶世界的呈现,重心则是纳博科夫蝴蝶研究及其成果从被遗忘到被重新发掘出来、从受质疑到获肯定的经过。奇人异事,颇为好看。


《世界上最老最老的生命》,[美] 蕾切尔·萨斯曼著,刘夙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10月第一版,98.00元

本书半是艺术,半是科学。艺术家蕾切尔·萨斯曼迷上了那些极其长寿的生命,她和生物学家一起工作,又周游世界,不断用影像记录2000岁以及更老的活体生物。书中收录的30个物种包括2千岁的巨杉、8万岁的颤杨、10万岁的地中海海神草……精美的图片背后是科学上的未解之谜:这些生物如何能够千秋万岁?


《四分之三的香港》,刘克襄著,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2016年3月第一版,58.00元

台湾作家刘克襄是华人世界极富特色的醉心山野、关注市井民俗的写作者,他利用到香港讲学的机会,用双脚重新丈量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用心记下所见。在这本书中,刘克襄介绍了26条行游香港的郊野线路,对香港的自然环境、地貌草木也有近距离的观察,令读者认识到一个高楼鳞次栉比、人们行色匆匆之外的香港。该书的繁体版在香港引起了强烈反响。


《演化》,[法]让-巴普蒂斯特·德·帕纳菲厄著,[法]帕特里克·格里斯摄,邢路达、胡晗、王维译,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16年4月第一版,298.00元

这是一部独特的科普作品,通过讲述不同动物身体结构的对比、物种形成的机理、自然选择(包括性选择)的神奇力量、环境对生物演化的塑造等,呈现了脊椎动物演化的历史。这也是一本绝美的艺术画册,镜头下的骨骼标本纤毫毕现,并极具艺术美感。优秀的摄影师和专业的学者,加上执着的设计师和出版社,打造出这部畅销欧美的科学与艺术佳作。


《一九〇六:英伦乡野手记》,[英]伊迪丝·霍尔登著,紫云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6年3月第一版,88.00元

霍尔登是英格兰爱德华时代的乡村女教师,1906年,她以日志形式记录了英国乡野一年里的种种物候现象与自然风情,草木虫鱼鸟兽,无所不及。细腻生动的文字,数百幅精美的手绘水彩图,佐以众多英伦诗人佳句与岁时谚语,展现了浓浓的博物情怀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中文版从翻译到印制都非常用心,尤其全书主体文字采用手抄形式,平添一股艺术气息。


《怎样观察一棵树:探寻常见树木的非凡秘密》,[美] 南茜·罗斯·胡格著,[美] 罗伯特·卢埃林摄影,阿黛译,商务印书馆2016年9月第一版,88.00元

“人们只能看到自己关心的事物。”梭罗这样说。也许,树木之美就经常是我们忽略的部分。作为狂热的树木爱好者,本书作者试图唤起我们对树木的喜爱之情,并向我们传授观察树木的方法:要多年长期观察一棵树,要留意树皮、苞芽等细节,等等。全书主体部分是对一球悬铃木、黑胡桃、银杏、北美鹅掌楸等10种树木的细致观察,生动呈现了树木所能带给我们的惊奇与愉悦。


《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编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年6月第一版,90.00元

2013年8月,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启动“发明创造评选”活动,共有国内外百余专家贡献意见,最终形成书中呈现的这份清单,其中包括科学发现和创造30项,技术发明45项,工程成就13项,合计88项。书中对每项发明创造的解说都征引原始文献或者权威研究,专业性非类似科普读物可比。如此权威而简明的科技史读本,堪称难得。


《中国科学技术通史》(五卷本),江晓原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年12月第一版,1000.00元

这是一套既有学术性又有可读性的中国科技史读本。共5卷,凡300余万字。内容上不求面面俱到,而是选择一些专题,一个专题一篇文章,精雕细刻,务求深入;读者每读一篇文章,都能对中国科技史上的一个方面(如天文学、炼金术、地图测绘)有较深的进入。作者队伍则极一时之选,例如傅熹年写古代建筑、郭书春写《九章算术》、廖玉群写中医,都可谓不二人选。


点击阅读:

中华读书报2016年十大好书

2016,不可错过的历史好书

2016,不可错过的文学好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