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师父》评测|我只是喜欢那些被拦住的人[自掏腰包送电影票哦]

 简安CC 2017-01-02


十二月,院线上的国产电影又是一阵风生水起,谁都想搭上贺岁的早班机。very诚实地写在前面,除了《师父》以外,最近几部电影我都是看的点映场,吃人嘴软,拿人手短,所以我选择了沉默。
《师父》是我自己买票看的,和工作人员没一个是朋友,没有任何人要求我写过影评。看完之后冷风嗖嗖吹在脸上,迈出电影院,裹上围巾,看大街上车水马龙,还似江湖景象。像陈识巷战,打败了天津所有高手,包括最后的洋枪,走出巷子看到嘈杂的街道,看到的车水马龙,看到的芸芸众生。
这么多年,无论天津还是上海,人和人之间,就是这些破事儿,从没变过。
到了四点还没睡着,就是想写点什么。
大学毕业之后没写过影评,可能一点也不专业。有轻微剧透,不影响观影的。



我一直蛮喜欢徐浩峰,喜欢他不是他小说写得多惊为天人,并没有。喜欢他是因为他懂电影,也懂江湖。关于师父的宣传,太多围绕着你可以看到“真实的武术是怎么回事”。哎,我都要感慨自己营销天才了。如果是我,我的宣传策略绝对是,你可以看到“真实的江湖是怎么回事”。观众又不都是习武之人,技巧再好,观众看来也都是花把式。而电影真正要讲的就是江湖,无论是三十年代的江湖,还是此时此刻的江湖。不仅仅是武术的江湖,是我们每个人生存的这个“江湖”。

先说里面的各色人等——又精明又武痴的郑山傲


还有“江湖上总会有说场面话的人”邹馆长


识时务者当上军阀副官的林希文

以及剩下的,总觉得自己总能成大事,却都被那扇门挡下来的主角们。想把咏春拳发扬光大的陈识,觉得自己最好的命是找个巴西的旅人,嫁去种可可的师母,以及真的信了自己是一个门派的全部未来的耿良辰。


几个人相互牵连,最终未有一人能如愿。

看的时候,观众都会惋惜,为什么不能,为什么不能再狠心一点点,要被俗世的妇人之仁而拦下,让你一生还只是一个小人物。只要再狠一点,像所有功成名就的人那样,你们就可以成功的啊

看完电影,我想到小时候我们院儿里的小孩会玩一个白痴的抓人游戏,是有规则的,一是不能出大院儿的,而是无论经过哪一道门,必须女孩走右边那扇,男孩走左边那扇。

我这种运动白痴,当然每次不等开始数数就使劲跑,躲在筒子楼里,透过油腻的窗户看着下面,我从来没选择退路,就是单纯地耗着,最后抓到我就抓到,反正我也懒得跑。所以我常常在高处看这大家四处乱窜,伴着夕阳,六岁的我心想,啊!一群幼稚的小兔崽子啊!看了几次我发现有一个男生真是实足的蠢蛋,他们无论后面追得多凶猛,都坚持走左边的门,而且绝对不会跑出大院。

有时候我看着都干着急,走哪边门有那么重要吗?又不是你走一次右边门鸡鸡真的就会消失。右边的门那么肆无忌惮大敞开着,左边的门被下面锁卡住,眼看就被抓住了,他还从那里扒锁开门。蠢不蠢啊!这样的偏执,导致他跑再快,总是会被某一道门拦住的。

后来我问他,你是白痴吗,跑起来谁在乎到底怎么个跑法,大家都是拼了命往院儿外跑啊,你就是不想赢到最后吗?

他说,不是啊,我很想赢啊,只有遵守规则活到最后才能算真正的赢。

我翻了个白眼。于是他苦练逃跑技能,认为自己只要跑成全院儿最快,在规则之中也可以赢的堂堂正正吧。

事实证明,跑得再快,他也不可能赢过任何人。因为等他连出跑到天下无敌时,我们早就开始玩别的游戏了。捉迷藏啊,老鹰抓小鸡啊,后院放火烤玉米啊。他这个人逃不出的宿命就是,总比世界的变化慢半拍。慢半拍不是因为他不入比人,只是因为他比别人认真。

那个时候,我觉得男生太幼稚,女生成熟的早。我为他伤心难过,他还不自觉,我很想告诉他,你这样做什么都成不了第一名的。因为知道他好胜心强,始终没忍心说出口。

看《师父》时,就是这种感觉,很想对着荧幕里的廖凡喊,这样没用的,你坚持太久,世界变得太快,你这样赢不了的。

这样没用的,你对一个不该动心的女人动心了。

这样没用的,徒弟本来就是你的棋子,你怎么能对他还有于心不忍呢。

好似谈恋爱,看到心地温柔的男生,第一眼就会觉得,他输定了。人家姑娘说要逛街,他说好,我们住贫民窟的,要做符合身份的事,只能逛不能买。人家女生说要吃螃蟹,说天津九条河,螃蟹比大米还便宜。他就傻呵呵地说好。说好也就算了,每次真的拎着八十只螃蟹回家。女生吃五十只,他吃三十只。人家和他打架,说你等着,要叫几百号人揍死他,他问,二十个人你能叫来吗?人家想了想说能,他说,好那我就等着。

我坐在椅子上简直急死了。哎,你这家伙,怎么可能赢呢。

即便如此,却还是想看,不是想看他怎么输,是想说会不会有个奇迹呢?

然而,电影的江湖太真实,并没有奇迹发生。

也好在太真实,所以结尾也没故意刻画得惨烈。

比惨烈更伤感的是,他刀法无敌,却终究只能是一个不会赢的小人物。


《师父》的小说我看过,也推荐那本小说集《刀背藏身》,买这本书时都不知道徐浩峰是谁,只是很喜欢这个书名。

扉页写了一句话“武侠小说是一梭刀背,幸好,由此藏身之处。

我不知道作者怎么想的,我是觉得这句话是很戏谑的。哪个刀背真能挡住江湖里爱恨情仇的恩怨和藏住充满杀气的脸。刀背藏身,本来就是自我安慰的一个词。

看过电影之后,我喜欢电影超过小说的。小说的冷峻多,电影的人情多。

因为徐浩峰懂电影嘛,所以他知道电影观众更被什么所吸引的,爱情的部分放大了,可是不矫情,反而动人。有一段,廖凡和宋佳聊着天打小混混的,节奏台词都很恰当,打完背着小宋佳回家,她在他背上睡着。简直是武侠偶像剧啊,看得我想为廖凡一秒钟脱下裤子。

还有耿良辰最后插着两把刀,咬着牙跑回天津,看到卖茶小妹,无数次幻想死在爱人怀里的画面,对他的小人物的一生也称得上十足的壮烈。最后却只是躲在电线杆子后面,说了句,我还是不吓唬她了。

这种处理,简直是直男痞子最后的温柔啊!!!


电影里的BGM也特别棒,不是一打架就是烂俗的中国风,而是很酷的电吉他(现在网上还没BGM出来,我也不知道那段配乐是什么)就是有玩拳皇街霸的感觉,同时镜头的质感又很好。其中耿良辰去踢馆那几个卷帘,放茶,签字的镜头,太干净了利落了。这部电影的武侠感,是做在每一句台词,每一个镜头里的。

如果你看过小说,再看电影。会明白,里面演员的演技,绝对的上乘。金士杰蒋雯丽这种就不用说了。廖凡和宋佳特别惊喜,说实话,《白日焰火》之后我并没觉得廖凡有什么厉害的角色,终于让他等到《师父》。廖凡绝对演出了超越小说里那个角色一百倍的魅力值。他是会杀出血路的男演员,他演克制演的也特别好。本来我觉得这方面最好的是孙红雷在《潜伏》里演余泽诚,后来可能孙红雷性格不是这样的,很少再接这类角色了。廖凡的克制就很好,不是需要用夸张来哗众取宠的那种演员。

具体感受看了你们就知道。


电影的一个硬伤是没有把小说里的情节讲清楚,或者导演故意不讲清楚吧,所以人物的内心转变有点生硬的。小说里有一句很重要的内心活动是没表现出来。

看过这一段会比较好了解当时武官开幕那场是怎么回事。

这是小说里陈识的OS

理想失落后,施暴是一种补偿。壮举都有一个自惭形秽的来源,许久以来,在我心中,耿良辰只是扬名大业的一个牺牲品,和眼前这些人一样,我期待他早日毁灭——与一年前谋划北上扬名一样,谋划了一个月的开馆日复仇,事到临头,便显得可笑。封门大战,以寡敌众,力尽而亡——只属于临睡前的热血沸腾,难道真要砍死砍伤眼前这些人么?

个人觉得,这就是小说里最重要的内心活动。很可惜,没拍清楚。


电影能安利的我都安利了,说回到想写这篇文章的初衷吧。

这部电影,绝对是十二月国产电影里最好的一部,也绝对是票房最惨的一部,这是毫无悬念的,我为这种毫无悬念感到一点难过。票房的江湖也如此,这注定会是铁门拦住的一部。

正因如此,我更想卖力帮它吆喝一次。

二十年过去了,我根本不会记得每次游戏的结束,到底是谁抓人最多,到底是谁跑得最快,赢到最后。但是那个男孩子努力打开上锁左边门,被人幸灾乐祸抓住的样子,我总能清晰地想起来。或许,他才是赢过岁月的人呢?

是的,我们总是因为那些“成功人士”厉害的表象而动心,但是,我们更会因为那么努力做过,却被一道门拦下来的人而动情。


引用基友大小姐八胀安写过的一段微博

碍事的清高,愚蠢的舍己为人,不必要的悲伤,致命的柔软,隐隐作痛的羞耻心……它们是世俗眼光中成大事者注定要被舍弃的妇人之仁,是成功路上的拦路虎。可我喜欢被拦住的那些人。


嗯,你们跑得那么远,爬得那么高,挺好的。

但是我,只是喜欢被拦住的那些人。

送上预告片


好电影值得我们去支持,决定自掏腰包给队员们发福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