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银镯子的故事

 年年有大鱼 2017-01-02

   以故事做标题,在文学作品中很常见,但在古玩收藏界来说则很恐怖。

   其实每件老物件都有自己的故事,不说它经历的悠久岁月,就是它的每次更换主人,都有一个或美好或凄凉的故事。

   贩卖赝品的老乡拿着大假货告诉你,这是某某村收来的,这是哪个地方挖墓的挖出来的,甚至连自己的出身都成了故事,我就是挖墓的,偷偷告诉你千万别告诉别人。而行内对这种诈骗式售假的做法统称讲故事。

   但每件藏品稀奇的来路本身都是故事,假的故事通常都取材于真实发生的故事。因为一件东西真正的来路,或者是来路不正,或者是为进货渠道保密,所以大多数都秘而不宣。而售假者往往喜欢编造一个显示东西真的来路故事。所以讲故事成了贩卖赝品的专用名词了。

   真正有底蕴的藏家不会轻易相信故事,只会相信自己的眼力,即使看图片有疑,没上手的情况下也不会轻易下结论。只有在市场见过或知道假东西来路或熟悉这种赝品的风格才一锤定音发一个一眼假的回帖。而有些披着藏家外衣的喜欢讲故事售假骗人的则会酸溜溜的来一句,故事讲得真好。他们讲故事多了已经不相信任何故事。

   喜欢听故事断真假的都是新手。直到现在,还有新人看到别人的标明真实来路的极品相老银酸溜溜的来一句,故事好听,东西依然看新。所以直到现在,讲故事还是卖赝品的专利。

   我们这有几个下乡收货的年轻人,喜欢在农村赶集的时候收货。碰到农民伯伯家里有老物件出售,就会到别人家看货。收到老银饰都给我送来了,因为我们这个古玩城只有我一个人是专业搞老银饰的,相对好东西出价比较高。有次从乡下收货的老乡甲手里买了几个耳环,都是单只的,其工艺精美,保存完好。少量锈迹基本带原光,根本没经历自然磨损。这种就是全品没流通过的,属于收藏类的绝美品相,可惜单只的。隔了几天跟另一个来送货的老乡乙攀谈,说起耳环多好,可惜都不能成对。老乡乙说:甲收了个大户,赚了好多钱呢,家里藏得好几对镯子,跟你这耳环一块出的,镯子想留着不卖呢。

    等乙走后,我立即给甲打电话询问,确实有。所以以最快的速度看了东西。三对镯子一套三件剔牙挂件,几枚龙洋,都是很薄的一点点红斑绿锈带原光的。老乡甲对我说:井陉山区的一个农民家宅基地里挖出来的,一个小罐里放着,底下是银元,上面是银饰。第一次买了几十块银元,按照140元一块收的,普通大头600一块卖给玩银元的朋友了。龙洋的贵,想自己留下不卖了。银饰是第二次的时候买的,按照银元的重量平均每克5元的价格收了,还有部分簪子和银元,那家老头现在不缺钱不卖了。

    虽然老乡甲想自己留着,但最后还是卖给我了,毕竟我是买他货的最大的下家。一对錾刻牡丹花镯,一对空心龙头镯,加上这对剔地花卉镯,还有一套挂件,统共295克。一共付出3000元。当时在石家庄本地这是天价了。临别时让他盯住剩下的簪子,逮住机会一定买下来。

    几年前3000块对于自己还是笔大钱,所以发到收藏网站上,面对的是质疑声一片和私底下一群人问价。庆幸的是本地藏家很给力,当天就跑我家求转让。卖出本钱后楞给我赚出了这对最好的镯子。

    几年过去了,老乡甲依旧孜孜不倦的到农民家收剩下的,一直买不出来,哀叹,电视上天天鉴宝,网上信息透明,老乡们越来越不缺那俩钱,这点东西跟咱们无缘了。

    而这对镯子静静的躺在我的藏品中,闪烁着幽幽的银白。镯子在有了最终的归宿后它的故事也暂告完结。

       老银镯子的故事

老银镯子的故事

老银镯子的故事

老银镯子的故事

老银镯子的故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